去澎湖真是一波三折.10年前在澎湖當兵後一直念念不忘澎湖美景.每次計畫要去澎湖都是因為有事都取消了.這次94/8/5原本三天二夜行程也因颱風關係改成二天一夜.開車快到機場的前40分鐘發現忘記帶錢包跟身份證又開車回去拿. 天呀..真是快瘋了!!
不過其實二天一夜也不錯玩對於週休二日想去的也是不錯的玩法.雖然短了點但也是不錯玩喔.. 二人行程二天一夜含機票.船票.一切開銷也才16000元左右.
我的行程如下:
一.攜帶東西:
相機.泳衣.機車駕照.身份證.機票.保險.
脫鞋.墨鏡. .正露丸「怕拉肚子」.充電器.
二. 旅遊資訊
*綠的民宿(一晚1400元)
馬公市中華路22號 06-927-8801~4
上飛機前先告知已出發
雅房含接送機.
這間民宿還不錯可直接在這租機車.釣小管.去北海的行程費用
*夜釣小管
登船地點:澎湖縣馬公市第一漁港(漁人碼頭)
報名專線:06-9263299 & 0939696431 & 0939696429洪小姐
專車接送:馬公市區內免費來回專車接送
第一航次18:30至22:00
第二航次22:00至02:00
時間3-4小時
票價700元.
內容:
1人成行;船上備有釣具人手一竿。集魚燈;下網誘捕,品嚐小管生魚片的美味。
*租車:
機車:每日租金約300~400元
汽車:每日租金約1300元以上
九人座箱型車:每日租金約1800元以上
*北海之旅 『單獨到吉貝250元/含浮淺900元』
白沙海上遊樂中心 電話:06-9932626
元貝號遊樂船 電話:06-9932757
夏威夷遊艇公司 電話:06-9932237
三.出發囉!!
第一天:本島
先放完行李然後租摩托車50CC(300元)
* 天后宮:(馬公市內)
為馬公市著名的國家一級古蹟,是廟齡冠居全國的媽祖廟,廟體為唐山名匠精心雕砌而成。
位於馬公市中央里的天后宮主祀媽祖,建於明萬曆二十(1592)年,典雅古樸,
至今已有四百年歷史,是澎湖居民的信仰中心。廟內雕樑畫棟、刻工精細,建築手法古樸雅緻。
廟體出自唐山名匠之手,有深具藝術造詣的各類雕塑,
寺中並典藏有現存台灣最早的碑跡—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碑。
*四眼井:(馬公市內)
「四眼井」位於馬公鎮中央街北端。四穴井的開鑿年代沒有確切資料可查考,
但是媽宮自唐宋以後就是「東洋」航線的中繼站,四孔井可能因位置低窪,
可匯集三方泉水而成為過往船舶之加水站,因而逐漸被整砌成大井。
後來在附近居民逐漸增加後,為維護汲水安全及秩序,乃以石板鋪蓋,
上鑿四個井口,據傳中央街舊名大井街,即因本井而得名。
四眼井深約5.6公尺,徑約2公尺,逢旱不涸,水質清涼,本是極為優良的飲水,
但自從有自來水設施以後,已變成了洗滌用的水井了。
*蒔里沙灘 (馬公市出發大約40分鐘..一定要去喔.海水非常清徹!!)
蒔裡沙灘位於馬公市南端之風櫃半島,西南方之沙灘長達一公里,
並有澎湖具規模的沙丘,是澎湖最美的海水浴場,風光媲美夏威夷的威基基海灘
白沙平軟,日光浴、戲水游泳、浮潛均為一大享受,未來將發展滑水、拖曳傘、水上摩托車等刺激的水上活動。
蒔裡聚落北邊有一座土丘,形似古代官員所戴的紗帽,稱為紗帽山,
蒔裡聚落正位於紗帽所延伸出來的冠耳(台語稱為「匙」)上,所以稱為「蒔內」或「蒔裡」。
*風櫃洞:(蒔裡出發約20分鐘)
風櫃里位於風櫃半島的尾端,所以以前被稱為「風櫃尾」。
聚落南岸的玄武岩柱狀節理十分發達,因為波浪侵蝕造成狹長的海蝕溝,海蝕溝的底端被侵蝕成海蝕洞,
再由海蝕洞順著節理縫隙形成一個通到地面的小孔,每遇漲潮時長浪順著海蝕溝灌入,海蝕洞內空氣受擠壓,
常連同海水由節理縫隙噴出,發出呼嘯聲,猶如鼓風爐(風櫃)的聲音一般。
然後直接騎摩拖車往鼎灣方向到跨海大橋.
*通樑古榕:(風櫃出發約1小時)
通樑大榕樹位於白沙島,緊鄰跨海大橋,已有二百多年歷史,是澎湖最老最大之一顆神木。
位於白沙鄉通樑村保安宮前,樹齡已逾三百年 。相傳清康熙年間有商船航經澎湖,於通樑吼門水道遇難沈沒,
僅餘一株榕苗漂至海岸,為鄉人拾植於廟前,歷三百餘年歲月風霜而蔚為今日覆蓋面積廣達六百六十餘平方公尺的奇觀 。
*鯨魚洞:
小門為一座玄武岩的方山型小島,原與西嶼相連,後因海蝕作用而分離,現在築有橋樑相通。
小門嶼面積雖僅約0.5平方公里,卻為澎湖群島地形、人文景觀的縮影。可觀賞玄武岩柱狀節理、白沙灘、石英砂、殼灰岩等。
「鯨魚洞」是小門嶼最特殊的海蝕地形,原為一玄武岩海崖,經海蝕作用後,貫穿成一海蝕拱門。
據傳大約前世紀初(二十世紀),有一條鯨魚擱淺於附近撞擊玄武岩貫穿成洞,故命名鯨魚洞。
*二崁古厝:
位於西嶼鄉中部的臨海村落,村內多是典型澎湖古厝,其中名列國家三級古蹟的陳家古厝,
建於民國元年,為具日式和西洋風格的五落式平房,其空間意象與裝飾,雕樑畫棟,兼具歷史文化傳承意義。
*牛心山:
牛心山距離內垵村不遠,孤零零地佇立在海灣旁,但其獨特的造型卻吸引著眾人的眼光。
山峰底下全被銀合歡圍繞,只露出峰頂的玄武岩柱,寸草不生,使得整座小山丘外型成黃、綠兩種不同的顏色,
在藍天地襯托之下,格外強眼。此外這裡也是眺望週遭景觀,漁港、內海、大倉嶼的理想地點。
*西嶼東臺:
西嶼東臺為清代劉銘傳所修之砲臺。座南朝北,其規模有內外二城廓,外廓士提東南角置觀測所,
與金龍頭共同扼視媽宮海口,內廓有營舍與砲座,規模略較西嶼西臺小,營防建築型式也有不同,但其配置上較西嶼西臺完整。
*西嶼西臺:
光緒十三年清廷為了防止台灣海峽賊寇的侵襲,由李鴻章主事興建,由劉銘傳所督修之砲台。
此座砲台佔地8.15公頃,四周高築牆垣,牆內則疊石成壇,壇上放置大砲,石壇拱頂縱橫貫通,
可與砲台互通消息,儼如一地下堡壘,固若金湯,而此堡壘也為清廷水師基地。
*漁翁島燈塔
當時臺、廈交通船均以此為航行指針,而島嶼平低,波濤高時無法看見島嶼,為圖船行安全計,
於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一七七八年)由澎湖邵伯蔣元樞與澎湖通判謝維棋募款興建七級石塔於此,
是台灣第一座燈塔,現經內政指定為二級古蹟。
*內垵遊憩區
後灣為內垵村西南與外垵村以北灣澳,由窟仔邊到鼻尾,因位於內垵村落之後(北),而稱後灣。
沿岸除玄武岩地質景觀之外,尚有一片廣大沙灘,沙色細白,地勢平坦,為兩村居民嬉水及從事潮間帶活動的場所,亦俗稱白沙灘。
依循地形變化興建的木棧道可濱海、可遠眺北端池西的鱟仔尾岬角,與此岬角所包圍的海洋牧場與海鱺養殖區,景色極富變化之趣味。
*塔公塔婆:(回馬公約1小時)
西嶼內垵村聚落地勢低漥,北東南有坡地圍繞,西方面向海洋,形成破缺,而內垵北港向西距離一海浬海中有暗礁與北陸地之間形成箭狀,
直射內垵聚落,故居民常受災難,因而興建塔公、塔婆予以鎮壓,以保聚落居民生命之安全。
為實心圓形錐狀。一大、一小,相對而立,其材質以海邊黑石堆砌而成。
塔公:寬、高各約十一公尺。城牆長一五○公尺、寬一公尺、高二公尺。
塔婆:寬約四公尺、高約六公尺。
時間算的準的話可以回馬公市的觀音亭看日落.
(從跨海大橋回馬公大約要30-40分鐘)
晚上可去馬公漁港吃海鮮.
還有體力的話晚上可以去夜釣小管.
(不過隔天要去吉貝玩海上活動所以不要太累)
第二天: 吉貝
建議做第一班8:00
綠的民宿有包吉貝行程含接送一人850元.
到赤崁坐遊艇大約20-30分鐘行程到吉貝
租摩托車50CC 250元
到吉貝海上活動中心遊玩
水上摩托車.香蕉船.浮淺.餵魚....等等.不限次數喔!!
*吃完午飯 騎摩拖車到吉貝北岸.
那裡真是漂亮一大片草原.還有湛藍的海水.
休息完坐下午3:00船回赤崁.坐車回馬公市.
買些名產吃個晚飯坐7:30飛機回家.
在機場有個小插曲. 原本坐7:55的復興航空飛機突然改7:25起飛.
因為7:25以後都沒復興航空飛機.
復興航空服務還不錯不用補差額就改搭遠東航空7:40飛機.
在劃位時候隔壁旅客說他的登機證跟錢包都不見了.沒身份證也無法確認本人.
我們坐上飛機後也不知那位旅客如何處理.
所以提醒大家什麼東西都可以丟.身份證.護照.千萬別丟掉..
各位若疑問可以問我.我會盡力回答的.... ︿︿
澎湖其他相片可以到我的個人像簿觀賞喔..
https://city.udn.com/v1/blog/photo/index.jsp?uid=vicmail
覺得文章不錯記得推薦一下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