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聖誕
2010/12/26 17:25:19瀏覽81|回應0|推薦4

        十二月的最後一周抓住了聖誕節的尾巴,恰巧,有同學揪團當志工,閒閒沒事的我便汲汲響應。地點是某家育幼院,事項為協助慶祝聖誕活動,讓大人小孩同樂!

        下午抵達後,就和夥伴們一起包禮物,大大小小的二手玩具經過包裝紙的裝飾,以嶄新的樣貌重現,並且期待新主人的疼愛。幾位即將上台表演的志工抓緊彩排時間,只希望能帶給所有人歡樂的聖誕氣氛,大家似乎都在等待,就像小孩趴著窗口期待聖誕鈴聲響起,每個人都期待著什麼,我想,是一個奇蹟吧‧‧‧

        當孩子們陸陸續續就位,也預示活動的驗收。我的角色主要是協助─協助小朋友融入氣氛,因此大部分時候站在孩子區,同時也用他們的角度來看這場表演。其實很容易看得出來:年紀小的孩子很容易就被帶high,懂事一點的會自願舉手參與活動,再大一點的多冷眼靜默觀看,然而,卻有一個共同不變的部分,大家都喜歡聖誕老公公發的禮物!

       同時,我注意到一位小朋友,說她"小",她應該會不服氣,大大的眼睛,蒙著口罩更顯突兀,許是生病吧!整場表演不見她笑,只是淡淡的看著幾位大人在台上表演,即使有獎徵答也不屑舉手,但,就在一群人表演「寶貝,對不起!」這首歌時,她匆匆離開現場, 當下的直覺是挑錯歌了吧?

        表演結束後,是DIY工作坊的製作─帶小朋友做些簡單的手工藝,當時我問那位小女孩:你要不要玩玩看?她說:不要!我百般要求,得到的是她離開的背影。當我看到年紀大的孩子們寧願站到一旁自顧自聊天也不想加入勞作時,我靈機一動,拿出暑假學的魔術道具,教他們變魔術,沒想到他們竟然有興趣,甚至自己揣摩出方法,讓人驚呼他們的學習力!只不過,院長有點小小的在意,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對魔術抱持正面的態度。不一會兒工夫,我就和他們打成一片了,這時才感覺到自己不是一位旁觀者。

       後來,院方為答謝大家,準備許多蛋糕和甜點,其實,猶豫著應不應該接受,不過,如果是和小孩子一起分享的話,也許就不會有罪惡感了吧!我是這麼想的。

        離開前,我們幾位大學生和一位男孩有一段這樣的對話:A:「你知道你是從哪來的嗎?」「我是從喜馬拉雅山的石頭裡蹦出來的。」〈有人驚覺問錯問題了!〉B:「我是從阿里山的石頭蹦出來的」C:「我是從玉山來的ㄟ」我趕緊接口:「喔!我是從枕頭山來的!」好險!度過一場危機!

        當我們離去時,看到那個小女孩和男孩正開心玩著氣球時,我們只希望他們能一直快樂下去‧‧‧


番外篇

       其實活動過程中發生一件小小的事,也許外人根本看不出動靜,但是,對我而言卻是如小石子墮入水中般投射出大大的漣漪。

       這是一個故事,前言改天或有機會再打吧,簡單的說這個故事和那天下午擦出一點小火花。

       當你出現在門口張望著搜尋我們的約定,我的心思其實已經被小孩子占滿了,當四目相對時,我才急急忙忙的想起曾經的「說好囉!」於是,我抓了把昨晚才包好的禮物,迅速的交到你手中,然後,你拿起一張火車票和幸運符,說:「這個跟你交換,這是今年九月九號買的『永保安康』,祝福你!」於是我感激的收下,同時有點想趕快回到小朋友的身邊,但你接著說:「我以為是大型的園遊會活動ㄟ!沒想到‧‧‧」「其實是讓大人小孩一起同樂的活動啦!」〈老實說我原先也誤會活動的性質〉然後,就匆匆的揮手,目送你到門口。

        後來回想起來,感覺有點不好意思,好像沒盡到地主之誼,但已無法回首。於是順手將那張車票翻轉過來,心頭猛然一震!

         恩‧‧‧我只能說,這是很特別的禮物,在特別的日子裡。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anh1912&aid=47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