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達爾文的天演論
2009/01/26 22:26:47瀏覽394|回應0|推薦0

今天從書中看到關於達爾文的天擇說發現到一些有意思的觀點,

首先,「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句名言是存有迷思的,

在生物界裡,真正的贏家為繁殖最多子代者,

舉個例子來說,兩隻在草原上打鬥的獅子,

在勢均力敵下,勉強產生勝利者,

但因為負傷累累,使贏家無力繁衍下一代,

那麼他在這場生存競爭的適應度等於零,即使打遍天下無敵手,

因此,在動物的世界裡,

雄性之間的競爭多為「識時務者為俊傑」,

而非戰得你死我活,因為生存是為了讓自己的基因得以延續。

接著,這本書又說「天擇不能創造完美的生物」,

原因如下:

1.演化受到歷史的束縛

2.適應往往是一種妥協

3.不是所有的演化都是適應的

4.天擇僅能編輯既存的變異

如果換成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角度,

則又是另一番視野。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anh1912&aid=259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