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粒子治療開拓台灣癌症治療的新里程碑,療效如何?哪些癌症病人適合做?
2024/05/17 11:24:39瀏覽86|回應0|推薦1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康健

重粒子治療開拓台灣癌症治療的新里程碑,療效如何?哪些癌症病人適合做?

整理 / 陳俊辰 出處 / 癌症問康健  2024-05-14

重粒子治療是國內最新型態的放射線治療,利用粒子加速器產生高能量射束,消滅身體深處的癌細胞。這個新療法的效果有多好?哪些癌症適合用重粒子治療?療程怎麼進行、費用多少,有哪些副作用?一次為你解答。

 
圖片來源 / 吳欣樺製作


2023 年 5 月,台灣第一座、全球第 14 座的重粒子治療中心在台北榮民總醫院正式啟用,整體設備耗資超過 45 億元,有「核彈級治療武器」的稱號,意指它對惡性腫瘤能發揮宛如原子彈的破壞力。

台北榮總重粒子及放射腫瘤部部主任劉裕明回想,台北榮總在 1961 年左右已開始放射線治療,到了 1990 年代,醫院內部認為放療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商議想要更邁前一步,發展質子治療。

當時臺大醫院、林口長庚醫院皆已表態要做質子治療,台北榮總前院長林芳郁認為應該讓國內的治療選項更多元,而不是各醫院做同樣的治療。恰好長榮集團前董事長張榮發善意協助,讓北榮與全球發展重粒子放療歷史最悠久的日本搭上線,開啟了一連串合作。後續也因為院外各方的助力,以及院內以院長陳威明為首的許多主管及各單位支持,終於建成重粒子治療中心。劉裕明笑說:「我們覺得最近(治療)的成果還不錯,當時的辛苦是值得的。」


重粒子治療鎖定腫瘤,減少傷及無辜

重粒子療法和其他類型放療的差異在哪裡?劉裕明解釋,其實光子、質子和重粒子都是放射線治療,主要差別在於它們的能量差異。光子相對最低,重粒子最高。

【推薦閱讀:光子、質子、重粒子、體內放療、標靶放療, 5大類放射線治療一次比較】

光子治療是利用高能量 X 光照射腫瘤,使癌細胞死亡;質子和重粒子治療則是透過粒子加速器產生高能量的極細微粒子,瞄準並摧毀腫瘤。這兩者因為使用粒子射束,因此總稱為「粒子治療」。

X 光「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假如光線從左肩射入、右肩出去,中間的肌肉、胸腔組織都會照到,可是質子和重粒子治療的特性是具有「布拉格峰效應」,這是物理學上的一種特殊現象,進入人體內的粒子會到達一定的深度後才釋放出最大能量,不像光線是一路能量逐步耗散。

換言之,粒子治療可以把破壞力聚焦在腫瘤位置,對於前後左右的正常組織幾乎不會造成副作用。「所以粒子治療基本上是比較安全的,」他指出。

另一方面,質子和重粒子的差別是兩者的質量一小一大,如果一顆質子的質量是 1,一顆重粒子質量是 12,因此後者的生物效應(編按:可以簡單理解成對腫瘤的破壞力)相對來說更強,也就是說,病人的照射次數可以減少。


重粒子照射次數少、副作用低,也較昂貴

劉裕明以攝護腺癌為例,一般光子治療照射 40 次左右,質子大約 30 次,重粒子大約 12 次,甚至可以更少,就能達到大致相同的臨床效果。

雖然療效相仿,「可是粒子治療的副作用非常少,」他印象深刻的是病人治療結束後問他:「我是有(接受)治療嗎?」

劉裕明笑說:「我說有,你的治療結束了,恭喜。他說:『可是我沒感覺。』我說:『沒感覺最好啊。』」

另一方面,病人和家屬也會關心費用問題。他指出,攝護腺癌照射 12 次,目前約新台幣 112 萬元。胰臟癌也是照射 12 次,但價格較高,落在 150 萬元左右。

為什麼次數相同,價格卻有落差?劉裕明說明,因為胰臟會隨著呼吸移動,所以治療時要配合病人的呼吸來瞄準腫瘤照射,每次的治療時間較長,攝護腺則基本上不會隨呼吸位移,因此不同癌症的治療方式會因各自的性質而有所差異。其他的例子像是肝癌和肺癌,只要治療 4 次,一個療程大概是 80~90 萬元。


以日本為師,做出台灣的獨門強項

營運一座治療中心千頭萬緒,一定要有訓練有素的人員做後盾,劉裕明指出,全球 14 座重粒子中心有 7 座在日本,擁有最豐富的臨床經驗,因此台北榮總派了很多醫師和技術專家到日本受訓,一次為期一年。

送人出國前,「我們單位內先請老師來開日文課,」劉裕明對眾多同仁感念在心:「當時派出去的幾位醫師都很年輕,尤其當時正逢 COVID-19 疫情,去了就整整一年不能回來,家人也沒辦法去探親。」有一位女醫師剛新婚不久,為了照顧癌症病人,毅然遠赴日本受訓,「實在對同仁很抱歉,」他搖頭。

劉裕明也分享,日本的重粒子治療是獨立一科,鑽研得非常精細深入,不過,「病人在這裡照射重粒子,可是要到別的醫院去抽血,到別的醫院做化療、開刀,所以醫院和醫院間必須有很多聯繫。」


但是台灣不一樣,以台北榮總為例,是多專科一起聯手治療,「我們開會討論病情時,我左邊坐的是負責化療的醫師,右邊坐的是外科醫師,我們直接就交談了。」他指出,日本擁有職人精神,台灣則勝在多科合療,「我們是打團體仗。」

這種重粒子融合多科共同協作的靈活模式,也吸引多家國際知名的醫院專程來台參訪,有些已和台北榮總建立夥伴關係,例如美國名列前茅的梅約醫學中心,即已多次訪台並簽約合作。

 
圖片來源 / 吳欣樺製作

 
本文為「癌症問康健 Podcast EP.67」節目內容摘錄。想知道臺北榮總收治病人的癌種,成效?日本的治療經驗?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多國醫院來台參訪,現在跨院也可以做嗎?,完整內容請點此收聽:
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 ... 331?i=1000653504086


責任編輯: 張尹寧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ctor&aid=18062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