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5種好態度 創造好人脈
2012/05/11 16:27:57瀏覽156|回應0|推薦0

文/邱琤惠

5種好態度 創造好人脈

 

『籬笆要立,得靠樁,人要立,得靠幫』,一個廣結善緣的人,如果做事用心,身邊所有的人也都願意幫他,為其指點迷津,做事當然是無往不利!

回想一下,你所認識的朋友,是否跟自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興趣很像?穿著品味相同?對於事情的看法也很相近?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表示你的生活圈愈來愈窄,也表示你拓展人脈的機會也會愈來愈少。

哈佛大學曾針對一群頂尖科學人才的研究發現,其中被大家認同的傑出人才,本身的專業能力可能不是最好的,不過因為他們懂得花時間經營人際關係,所以在遇到棘手問題的最關鍵時刻,當別的研究人員,正苦惱的請教專家並等待回音時,那些頂尖的科學家、研究員,早已從他們的人脈情報網中得到了答案。

「哪一個有成就的人不是有貴人相助、上司提拔,又受到同事與客戶擁戴的?」三陞科技董事長與多家公司企業顧問張錦貴表示,仔細觀察企業成功人士,他們不一定是考試第一名,卻一定是「人氣」最旺的人。

「籬笆要立得靠樁,人要立得靠幫」,一個廣結善緣的人,如果做事用心,身邊所有的人也都願意幫他,為其指點迷津,做事怎會不成功呢?

5態度 創造好人脈

「與人初次是見面是『緣』,是機會;『份』是經營的果,有了互動來往,才是『緣份』」張錦貴說。那麼,要如何做才能有好人緣,打造自己的人脈網絡呢?

由擁有人氣王特質的人身上,可以歸納出5種態度,是廣結善緣的不二法門:

態度1 真心相待 人人都是貴人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對陌生人一見如故?那是因為心中沒有分別心,也就是佛家說的『慈悲』,」張錦貴分享,當心中沒有分別,與人就會同心,同心就可以交流,交流就可以交心,交心自然就有交情了。

所以,不論眼前那個人對自己是不是有實際的幫助,都必須用心對待。人人是貴人,以尊重且親切的態度對待人脈關係中的每一個人。快樂付出,才能樂在其中,而不是把人際關係的經營當成一項工作或負擔,才能創造雙贏的人際關係。

態度2 先提升在智慧

要有好人緣,要從內心開始,「先把不足的智慧找回來,智慧本來就有,透過修身養性、修心修身,以清除內心的障礙,」張錦貴說,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種藝術,如何在初見面,就與對方熟絡?「要有智慧」,他說明,有智慧就能擁有正確的決斷與實踐的能力。

擁有建立人脈的管道、手段與訣竅,卻缺乏維持人際關係的智慧,那麼依然無法建立真正創造人生的財富。

態度3 外在形象很重要

除了內在修持外,外在形象也很重要,「連菩薩都擁有華麗與莊嚴的外表,人也需要衣裝。外表行為也代表了教養,」張錦貴指出,許多人都有錯誤的觀念,認為自己只要有內涵,何必注重衣著,因此都穿得隨意,或者為自己的臭臉辯解:「我天生就這表情,」這些雖看似不重要,但是,其實不論表情、應對、造型、肢體語言等,都會影響給對方的第一印象。

由鄉下窮小孩變成TOP業務員,又再一年,卻搖身一變成為公司老闆的張錦貴分享自己的經驗,「當初開始當業務時,口才並不好,卻憑藉著憨厚的笑容、整齊以及充滿朝氣的外表,及熱誠態度,與人結好緣,將自己行銷給貴人,才有今天的成績。」

態度4 樂於助人 與人為善

張錦貴在25歲時,由一個小業務員,締造了一年內拜訪一萬家企業的記錄,並將老闆級客戶們加入他的「人脈智庫」;26歲開始創業當老闆,常有人問他是如何做到的?「並不是我多有過人的能耐,而是我懂得到處交朋友,讓其他比我更有能耐的貴人老闆們,在必要的時候,願意伸出援手,帶我一起攀上高峰。」

他回憶,在當業務員的日子,當別的業務員把客戶當客戶,把公司同事當敵人時,他卻時常帶著誠懇的笑容,不管到哪裡都認真的和所有人交朋友。

他說了一個例子,有次,他要去拜訪一個沒見過面的客戶,剛好遇到他們的辦公大樓新落成,所有人都忙著將東西搬到新辦公室,看到這樣的情形,他沒有離開,而是捲起袖子一起幫忙搬,後來那裡的員工才發現他的存在,他則一臉憨笑的解釋,並留下公司的資料,後來,因對他印象深刻,從此也就變成常客之一了。

態度5 要好人 先愛自己

如果自己都不喜歡自己的人,又怎能期待別人來愛你呢?所以魅力的養成,張錦貴說:「先從疼愛自己開始。」

他指出疼愛自己有三個層面,第一,心理上要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不以別人的標準來折磨自己的同時,亦不要用自己的尺度去要求別人;在保有自信之餘,更珍惜每分每秒的生命光陰,並積極樂觀的過每一天。

其次則是用心打扮自己的外在,而非整天不修邊幅,最後則是時時更新大腦的軟體,藉由不斷的吸收知識與智慧來自我成長,與人交談時,不會言語無味。

(全文詳見禪天下NO.76)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53188&aid=644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