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慶出23條措施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支持關鍵技術攻關、培育產業鏈“鍊主”
2021/04/22 17:51:38瀏覽16|回應0|推薦0

重慶客戶端4月20日23時26分訊(首席記者佘振芳)今(20)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於印發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稱,為持續優化我市製造業發展環境,提升製造業競爭力和根植性,特提出23條政策措施。

組建研究院支持關鍵技術攻關

組建一批產業研究院。鼓勵龍頭企業整合創新資源,對圍繞新能源汽車、輕合金材料、傳感器及儀器儀表等領域牽頭組建服務全行業的產業研究院的,給予重點支持。

支持製造業領域關鍵技術攻關。對參與國家“卡脖子”關鍵技術攻關和科技創新重大項目,引進或新建的重大創新鏈功能項目,自主立項、先行投入研發“硬核科技”重大創新產品並實現本地配套的項目,國家級和市級製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綜合性創新平台,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優秀產品和標杆應用,給予一定獎勵補助或優先支持市級科研項目立項。

支持製造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且申報研發費用達到1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市級按研發費用存量不高於3%、增量不高於10%的比例給予補助。

支持新產品推廣應用。全面落實首台(套)裝備、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應用政策,編制創新產品目錄,制定政府首採首訂實施辦法,加快新產品推廣應用。

豐富新應用場景。在智能製造、智慧出行、智慧醫療等領域,針對新技術、新產品,每年推出一批新應用場景,加快新技術、新產品商業化應用。

培育產業鏈“鍊主” 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培育製造業領軍企業和產業鏈“鍊主”企業。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現有支柱產業及重點產業鏈,建立領軍企業和“鍊主”企業培育庫,“一企一策”制定支持舉措。

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支持領軍企業、產業鏈“鍊主”企業發起建立產業鏈企業聯盟,根據大企業關鍵原材料、關鍵零部件、關鍵軟件需求形成“大企業產品需求清單”,全面摸排中小企業主導產品、產能規模、擬配套對像等信息,形成“中小企業產品供給清單”,建立對接機制,提升就近配套水平。

用活政府投資基金優化財政專項支持方式

做強用活政府投資基金,充分發揮重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撬動作用,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製造業戰略性、引領性重大項目落地建設。

優化市級財政專項資金支持方式。調整市級工業和信息化專項資金支持方式,圍繞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和重點企業給予連續穩定支持。

支持技術改造支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

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投資。支持企業圍繞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等重點領域,加快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新模式應用,對技術改造示範項目給予重點支持。

支持服務型製造發展。支持製造業企業依托產品延伸發展服務環節,對大規模個性化定制、設備健康管理等示範項目給予重點支持。

支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落實促進服務業發展的財稅政策,加大對第三方或第四方物流、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傾斜支持力度。強化對工業設計領域支持。

符合稅收優惠條件的“應享盡享”提升企業貸款可獲得性

落實國家減稅舉措。全面落實《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確保符合稅收優惠條件的製造業企業“應享盡享”。自2021年1月1日起,將製造業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

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落實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信貸支持政策,提升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在新增中長期貸款比重。探索建立企業信貸風險共擔機制。推動轉貸應急、商業價值信用貸款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予以重點傾斜。

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繼續執行高速公路國際標準集裝箱運輸車輛優惠政策及“高速公路套餐通行費”政策,實施空重交替行駛運輸特殊單一物品車輛85折優惠政策,實行高速公路通行費“量價聯動”機制。

降低企業用能成本。加大市外水電採購力度,合理安排市外水電使用,支持更多製造業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

保障重大項目、新型產業等用地

保障工業用地總量。新版《重慶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發布後,確定的工業用地原則上不得調整減少總量。

保障重大項目用地。對固定資產投資額5億元及以上的製造業投資項目,企業可申請在3-5年內就近預留一定空間的工業用地。

保障新型產業用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國家統計局令第23號)中的研發創新、科技孵化、工業設計、軟件信息、檢驗檢測認證等與製造業緊密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項目,按照新型產業用地(M0)實施管理。

保障中小企業用地。在工業園區規劃建設範圍內,按照原則上不低於工業用地總規模10%的比例,規劃一批特色明顯的中小企業集聚區。

優化工業用地管控舉措。新版《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出台後,容積率、建築係數、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佔比重等規範性指標均嚴格按國家標準執行。加快推進“標準地”改革,提高項目入駐效率。

支持中職高職院校與企業結對發展

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定期發布《重慶市製造業人才需求目錄》,研製職業教育產教對接譜系圖,支持中職高職院校與企業結對發展。

完善製造業領域人才支持舉措。強化企業用人主體地位,建立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和基準的人才評價標準,制定支持舉措。

相關詞:三峽隔熱紙, 高雄租車便宜, 角鋼, 第2型糖尿病,

( 興趣嗜好偶像追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md003&aid=16179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