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的警訊:老年人自殺行為
http://www.vghtpe.gov.tw/cnews_detail.jsp?newsid=2954
主講人:臺北榮總精神部老年精神科 劉慕恩醫師/蔡佳芬醫師/楊誠弘主任103/10/13
依據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進行的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以及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估算,台灣失智症與輕度認知障礙人口將近 22 萬人,佔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的 8%。其中失智症患者除了認知功能退化影響生活功能外,臨床上常見的精神心理行為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和造成家屬困擾;其中,失智症患者的自殺行為尤其容易受忽視。
臺北榮民總醫院老年精神科過去之一年期研究顯示﹕在60位老年失智住院患者,有7位(約11.7%)因出現自殺行為而住院治療,且患者皆為輕度到中度程度之失智症。另追蹤北部某安養中心自殺高危個案中,發現有5位為失智症患者。其中3位診斷失智症半年內即出現自殺意念﹔另2位是先出現自殺意念,不久即診斷患有失智症。國外研究亦發現失智症患者易有自殺行為,尤其在診斷失智症前後。故老年人出現認知功能退化或確診失智症前期需注意是否出現自殺行為﹔此外老年人出現自殺行為,亦須考量是否罹患失智症。
一名80多歲男性長者,今年四月起出現有人鬥毆或帶雞頭面具的視幻覺,並逐漸出現記憶力缺損,無法認得妻子及時間地點定向感錯亂至本院就診,僅回診一次即未再就診。八月間因出現拿剪刀自殺行為住院。原一度認為傷勢為跌倒所致,惟該病患並無腦傷或任何精神科病史,入院後亦無法說明行為緣由。經神經心理認知功能檢核結果,整體認知功能(含記憶力、定向感、執行功能等)及日常生活功能退化,需仰賴他人部分協助。電腦斷層顯示腦部萎縮,腦部磁振造影顯示雙側大腦部白質萎縮和海馬體萎縮,診斷為失智症。經給予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一周後,夜間躁動行為、視幻覺改善,亦無自傷行為,經一個月團隊治療後順利出院。
失智症早期症狀有:遺忘(常忘了東西放在哪裡、時常在找東西、不能記住最近發生的事情)、迷路、情緒起伏變大、個性改變(變得猶豫不決,對事情難以下決定、變得孤僻、暴躁、愛發脾氣)、漫遊、不恰當行為(如重複動作,不斷地把東西收進櫃子又拿出來、同樣問題重複問很多遍)、妄想(懷疑配偶不忠、憂心會被家屬遺棄)、日常生活功能障礙(先從複雜的生活功能發生障礙,如錢財管理出錯、烹調能力下降、器物使用能力下降)等。當長者出現上述症狀時,家人不應馬上質問這些症狀(如迷路、妄想),如此會使長者產生自卑感與退縮,進而導致病情更快速退化。因長者認知功能、判斷力、日常生活功能逐漸減退,且挫折忍受度變低及情緒控制能力變差,易出現自殺行為,出現類似的狀況應儘速至院就醫。
老年失智症患者的日常生活照護非常重要,照顧者要維護個案本身的自尊,讓日常生活功能免於退化,維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功能。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規律化、簡單化並避免過多的刺激。例如:環境噪音的減少或是訪客的限制,亦需避免過度單調的環境,若病患處於知覺剝削的情況,可能會退化的更厲害。
進食方面:因為失智症患者常忘記自己是進食,導致營養攝取不足或過多,因此要有規律的進食習慣,並紀錄用餐時間及份量,才不會攝取過多或不足。
如廁方面:家屬要先熟悉病人的如廁訊號、如:肢體扭動、坐立不安,才能知道個案是否想如廁。若不小心失禁、應避免責罵,否則病人不敢表達如廁的意願。 沐浴及穿衣方面:家屬必須與個案建立良好的關係,給予簡單又容易完成的指示、盡量讓病人參與。
生活作息方面﹕白天鼓勵病患多下床走動、避免躺床,可幫助病患睡眠品質、減少夜間混亂的機率。
2014諾貝爾生醫獎得獎者John O’Keefe、May?Britt Moser及Edvard I. Moser,發現大腦複雜的定位系統-腦內GPS。三人的研究有助於我們去理解空間記憶喪失的機制,為失智症治療帶來新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