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火熱水深 請別叫我英雄
2015/03/25 14:30:00瀏覽259|回應0|推薦6

前言:當緊急災難發生,打火兄弟總是衝鋒陷陣,在英勇的光環背後,累積無數汗水、淚水,甚至犧牲生命,但鮮少有人關注他們的工作環境和安全。為喚起各界正視消防員面臨的困境,本報記者深入基層,探訪消防員的勤務、配備和工作內容,並剖析當前的制度缺失,也借鏡國外,希望為全台消防打造一個有希望的未來。

消防員:我們也害怕死亡,只求弟兄們每次出勤都平安回家...

殉職悲劇一再發生 喚起政府正視了嗎?

本報記者 牟玉珮、楊正海

2014年7月31日高雄氣爆,五名消防員及二名義消罹難,21名消防員輕重傷,震驚全國,消防人力長期不足、裝備老舊,加上專業分工不足,當時一片檢討聲浪;半年過去了,問題還沒獲解決,今年初又發生新屋大火,奪走六名年輕的生命,寫下台灣消防史上消防員死亡最慘重的一頁。為何多年來,消防工作權益不受重視,必須一再用人命來換取政府正視這些問題?

去年被免職處分的基層消防員徐國堯,2012年8月31日針對消防員工時、裝備等問題,在高雄首度發起遊行抗議活動,這也是國內首次有消防員走上街頭。此後兩年,他不斷為消防員權益發聲。但他感慨,雖然每次遊行活動都引起「一小撮人」的關心,整體而言,卻沒太大改變,這些改變只是要做不做而已,「沒死幾個消防員,(政府)是不會正視這些問題的。」

災害防救法雖有分工,但救災重擔幾乎都放在消防員身上,消防外勤員額不足,補充緩慢,除了執行打火勤務,還有緊急救護、為民服務等工作;執勤待命時間長,休息、訓練時間卻不夠,可以增加安全及提升效率的裝備添購及升級投入,又不及災難增加的速度。

鄰近的香港,緊急救護與消防救援採專業分工,消防員不會執行救護車上緊急救護勤務,緊急救護技術員也不會從事消防車輛駕駛與消防救援上的勤務。在工時方面,台灣消防員每周工作84到180小時,但香港從2014年已開始試辦每周54小時降到51小時,目標還要降到48小時。

香港去年底也曾發生自殺者引爆瓦斯,造成前往搶救的消防員1死8傷,引發消防員裝備是否足夠的關注。香港消防處在事發次月就添置化學物質檢測器,並於上月底起全面更換消防頭盔,提升防撞抗火焰性能,配備可安裝內置通訊器及投射燈面罩,提升消防員的搜救力。

律師呂秋遠曾在「這個國家怎麼對待消防員」一文中分析104年度中央和台北巿的消防預算編列情形,他下了結論:政府沒有預算買裝備、加人,卻為六名因公殉職隊員付出1億2000萬元撫卹金及後續家庭社會成本,「實在很會算。」

消防員的工作性質和警察類似,工作地點多為具危險性的災難現場。基隆巿消防局長唐鎮宇就指出,消防員以職業保險分類是第六類,比刑警的第五類付出的保費還高,薪資待遇卻不如警察,各縣巿政府可視勤務量增加警察的勤務加給,消防卻不在此列。

台北市政府曾爭取消防員加給,但即使市府有心,編好預算支付消防員危險職務加給,卻仍卡在行政院;理由是只要是公務員薪水,均需中央同意;最後造成北市警察有首都加給,消防員卻無的差別待遇。

至於超勤津貼,雖全國一致卻非人人平等,因超勤是用基本薪資來算,基本薪資又和年資有關,有人年資高,加班不到100小時,就達到上限1.7萬元;菜鳥基本薪資低,加班超過100小時也領不滿1.7萬元。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歷次上街頭,提出消防改革建議書,要求補足人力、建立災害現場搶救人力配置標準、全面改善消防裝備、檢討勤業務評比、落實勤務專責化等。

「我們也是人,我們一樣害怕死亡,可是我們沒有拒絕的權利。我們不喜歡英雄的稱號,我們只希望每次出勤我們的弟兄都能平安回來,我們可以回家好好地陪家人過日子。」 消防員吶喊了好多年,但在一次又一次的大火之後,這些心聲能被聽見嗎?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enblog&aid=2173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