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排毒秘技
2013/01/10 20:56:14瀏覽173|回應0|推薦1

排毒秘技


1. 
膽固醇過高,沒有及時排出體外,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變窄,導致高血壓和動脈硬化等疾病。能降低膽固醇的食物有:洋蔥,木耳,香菇

2. 宿便是人體腸道毒素根源,會重新侵入身體,降低人體免疫力,甚至長期便秘的女性經常會長痘痘。有道是“一日不排便,勝抽三包煙”。含粗纖維的食品能促進腸蠕動,消除宿便,例如:全麥,燕麥,玉米,芹菜

3. 皮膚也是重要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比如我們感冒時,大人們常常講,多喝水,捂在被子裏多出出汗。多運動,多出汗就可以讓毒素快點排出去。

4. 運動過量或疲勞過度時,你會覺得腰酸腿痛,渾身乏力,這是由於長時間運動或勞動在體內產生的乳酸堆積造成的結果。運動後多做按摩,伸展運動,促進血液循環,可以防止乳酸堆積,緩解酸痛。而且喝一些醋或酸果汁也可以緩解酸痛。

5. 水是最好的排毒載體,可以稀釋毒素,並且隨著體液循環,把毒素帶走。每天一定要喝8杯水。而且最好早上起來就喝一杯水。

6. 即使是我們喜愛的食品中,往往也含有造成體內“毒素”的物質。許多美味食品,為了更漂亮,或更長的儲存期,或更獨特的味道,通常會加入一些人造色素,香精防腐劑等等。這些對於我們的嘴是享受,對於身體則是“毒素”。所以,最重要的排毒措施之一是預防。所以,平時要盡量選擇天然健康的食品

7. 淋巴系統是人體是人體重要的排毒的循環系統,充當毒素回收筒的角色。全身各處流動的淋巴液將體內的毒素回收到淋巴結,毒素在這裏被過濾,分解成無毒的物質,然後從淋巴過濾到血液,送往皮膚,肺臟,肝臟,腎臟等被排出體外。進行按摩,促進淋巴循環對於排毒極其有益

8. 肺是最容易積存毒素的器官之一。因為人每天的呼吸會將約1000空氣送入肺中,空氣中漂浮的許多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物質也隨之進入肺臟。當然,肺也能通過呼氣排出體內代謝的廢氣CO2和其它有害入侵者。所以處於粉塵多空氣汙染嚴重的地方,一定要有防護措施。另外在清新的地方經常練習深呼吸。或主動咳嗽幾聲說明肺臟排毒。

9.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它依靠解毒酶對食物進行加工處理,將食物轉換成對身體有用的物質。但食物中的毒素也可能留存下來。瑜伽是頂級的排毒運動,通過把壓力施加到肝臟等器官上,加快其血液循環,促進排毒。

10. 眼睛對於女人,尤其是愛哭的女人,眼睛的排毒作用被髮揮得淋漓盡致。醫學專家驗證,流出的眼淚卻是含有大量對健康不利的有害物質。很少流淚的人不妨每月借助感人的連續劇或切洋蔥來讓你的淚腺運動一次。

11. 腎臟是人體最重要的排毒器官之一.不僅能過濾血液中的毒素,通過尿液排出體外。還額外負擔保持人體水份和鉀鈉平衡的作用,控制著和排毒相關的體液循環。充分飲水可以稀釋毒素,促進腎臟新陳代謝。每天清晨空腹喝杯溫水。

12. 夏天我們常喝綠豆湯,可以清熱解毒。其實綠豆可以“解百毒例如重金屬中毒,藥物中毒,食物中毒等等。能加速有毒物質在體內的代謝轉化,促進體內毒物排出。

13. 黑木耳含有一種特殊的植物膠質,具有較強的吸附力,能吸附停留在人體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灰塵和雜質,使其排出體外。是長期從事教師,紡織,建築等工作的人,經常處於有灰塵環境的人們還有經常吸煙的人不可缺少的食物。

14. 大蒜,很多人都不喜歡它的味道,雖然知道它對健康有益。大蒜中的大蒜油是一種廣譜抗菌素。而且大蒜還能激發人體的免疫細胞的吞噬體內垃圾作用。是一個不起眼的排毒明星。

15. 南瓜有豐富的果膠,果膠進入人體後,可以中和多餘的膽固醇粘在一起,排出體外。鳳梨(菠蘿)有解酒毒的作用,能緩解酒後口乾,頭目昏沉。

16. 冬瓜低鈉,有明顯的利尿作用,能促進體內毒素通過尿液排出。

17. 汞是一種有毒的重金屬,在體內沉積,不易排出。但胡蘿卜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汞的含量,排出體內重金屬毒素。

18. 芹菜含有大量的纖維素,能促進腸胃蠕動,促進大便排出毒素。而且還可以降低膽固醇,有明顯的降壓降脂的作用。

19. 輕度缺氧的症狀有頭暈,頭昏,打呵欠,手腳冰涼。中毒缺氧會有胸悶氣短,腰酸背痛,喘氣急促,睡眠不好,抵抗力差。
嚴重缺氧的會心慌,精神疲倦,乏力,記憶力減退,耳鳴眼花。

20. 堅持有氧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周身血液循環,增強氧氣輸送和排出毒素的作用。

21. 瑜伽中的腹式呼吸,是一種深度呼吸,可以讓機體更有效的吸入氧氣和更徹底的排出廢氣。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排毒活氧方式,還可以放松精神。腹式呼吸,均勻的慢慢的深深吸氣,吸氣時,腹部鼓起。然後從嘴吐氣,均勻的慢慢的吐氣,吐氣時,腹部收縮,吐盡腹中濁氣

百達翡麗手錶
LOUISVUITTON
超像ps3
三角
panda防毒軟體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4p0d8vtbn202&aid=721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