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05 04:17:52瀏覽345|回應0|推薦0 | |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 副教授 劉孟奇 (原載於「看雜誌」32期) 俗諺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這句話雖然明顯是在揶揄 (而且我顯然就是該被這句話消遣的對象) 但是它也揭露一個職場真理, 那就是:絕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被別人請教, 而且喜歡自己的意見受到別人重視。 對於職場新鮮人而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而比起「不停向別人吹噓自己的豐功偉業」,可能一個善於請教別人, 並讓別人覺得「孺子可教」的年輕人,更能讓別人留下深刻的正面印象。 請教別人前,先做好功課 雖然說「請教別人」是個好習慣, 但是對於年輕人而言,要特別注意的是, 不要把「請教別人」跟「把責任推給別人」混為一談。 否則一旦別人發現「給你意見」變成「被你依賴」的同義詞, 很快大家就會紛紛以「沒時間」、「有事情」為藉口,來迴避你的提問。 舉例而言,如果你是為了一件正在推動中的工作, 而想請教你的上司或前輩, 最好的請教時機是在你已經做過準備功課, 有了一些草案構想,但是還沒有明確定見的時候。 這時候你可以請教別人,請他們針對已經成形的草案構想, 給你一些建議、經驗、或其它可能方向。 不要在一開始沒有想法,也沒有研究過資料的時候,就去請教別人。 這不只造成別人必須「從頭教起」的負擔, 也等於是「無償要別人替自己做事」— 把自己原先應當承擔的蒐集資料、研究、構想及規劃等責任都推給別人。 如果對方是你的上司,這更是完全搞錯對方跟你的上下指揮關係。 也不要在你已經有了定見以後,才為了「做做樣子」而去請教別人。 如果你請教了上司或前輩, 事後卻讓別人覺得自己的意見絲毫不受重視,這只會造成反效果。 相 反地,如果你能夠在最後的定案當中, 讓別人清楚看到自己的意見受到重視與產生影響, 這不只有利於你的人際關係,更有助你在繼續推動工作時得到充分支持。 一言以蔽之,在請教別人時,要盡量減少別人提供意見的成本, 而盡量提高別人提供意見的效益。 責任仍在自己 要特別注意的是:不管別人給了自己怎樣的意見, 以及自己採納了哪些意見,事情最後的成敗責任仍然在於自己。 如果事情最後進行得不順利, 絕對不要抱怨:「我所以這樣做,都是因為某某人跟我說可以這樣做。」 只有一個人該負責任,那就是自己—別人提供意見,不是為了讓我們卸責。 反過來,如果事情做得好, 絕對不要忘記向那些提供建議的人好好地道謝。 「適時感謝別人」雖然經常只是「舉手之勞,惠而不費」, 長期下來,保證是個非常值得的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