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14 06:52:21瀏覽143|回應0|推薦1 | |
900一般歷史
書名:張聞天手稿:西洋史大綱 原作:美利堅 范龍 中譯:民國 張聞天 出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本書譯稿具有獨特的視角與觀點,同時由於譯者在文學創作方面的 非凡才華,譯筆精到流暢,是現存張聞天研究資料中歷史最為久遠 的真跡手稿,中國共產黨重要領導人中難得見存的早期手稿遺珍。 書名:THE OUTLINE OF HISTORY(歷史的概要) 作者:英吉利 Herbert George Wells 出版:世界圖書(上海)出版公司 本書論述了從地球的形成直到現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橫 跨五大洲的世界歷史。關注的是人類文化的遺產,比同時期的 許多著作都要早地擺脫了民族主義乃至歐洲中心論的褊狹。 正題名:A Global History(全球通史) 副題名: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 版次:December,1998,7th Edition 作者:Leften Stavrianos 出版:Prentice Hall 北京大學出版社 本書是以全球觀點寫成的通史,融入最新研究成果。 書名:A World History(世界史) 版次:1998年第四版 作者:美利堅 William H. McNeill 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本書把人類歷史視為一個整體,強調中東、印度、中國與歐洲 這四個舊世界文明,書中尤其著重文明在歷史中的互動關係, 而且網羅了近代許多考古的發現。 書名:Traditions & Encounters: A Brief Global History(簡明新全球史) 版次:2008年第1版 作者:美利堅 Jerry Bentley, Herbert Ziegler, and Heather Streets 出版:McGraw-Hill 北京大學出版社 《新全球史》完全超越西方中心論,將一部人類共同的世界史解析為七 個發展階段;抓住了“傳統”與“交流”兩大主題,在縱向梳理各種人 類社會文化傳統的演進變化的同時,揭示了不同社會之間的碰撞和交流 。本書是它的簡寫本,以更為濃縮的篇幅,呈現了全球歷史的進程。 901哲學;原理;文化史 書名:中國歷史研究法 作者:民國 錢穆 出版:九州出版社 本書彙集錢氏八次演講及八篇錢氏早年相關論文而成。提倡治史需有 “大局觀”,並申明不能照搬西方歷史研究法,犯削足適履的錯誤。 書名:史學方法論 版次:1999年增訂新版 作者:杜維運 出版:三民書局 本書簡述史學方法的重要性、中西史學比較、 史學寫作方法、史學理論、史學思想及史學家 應該具備的條件等。要言不煩,議論精當。 書名:中西古代史學比較 版次:2006年11月修訂二版 作者:杜維運 出版:東大圖書公司 本書就中西古代的史學起源、原理、著述成績做 各種比較後,論證中國古代史學的世界地位。 書名:中國文化史導論 作者:民國 錢穆 出版:九州出版社 本書專就中國文化史中十項主題分別作導論,兼談中西 文化異同問題。錢氏自言此書當與《國史大綱》合讀。 書名:《中國文化史》三冊 作者:民國 柳詒徵 出版:正中書局 本書因五四運動妄加攻訐傳統文化,有所激而撰 也。柳氏確定中國文化內涵,辨析中國文化與印 歐文化相異之處。始自中國人種起源,迄於民國 初年,政治、文教、社經之類,無不包羅綜理, 綱舉目張。確立後來「中國文化史」寫作框架。 書名:國史要義 作者:柳詒徵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書歷溯二千年史書源流,遍收諸子百家名論,獨 創以經證史,以史證經。於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 法》頗有微詞。闡釋中國史學精義,弘揚中國人本 主義,蘇淵雷以為其書在《史通》、《文史通義》 之上;同時梁漱溟撰《中國文化要義》互為奧援。 書名:商族起源與先商社會變遷 作者:王震中 出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本書說明商族的起源、早期遷徙、商湯滅夏前 的亳邑、先傷的文化與年代及社會形態等。 書名:《中國史學史》三冊 作者:杜維運 出版:三民書局 本書敘述先秦至清朝乾嘉時期史學發展。特別針 對西方史學家所流行的「中國缺乏史學」的錯誤 論調,做出細密的反駁。在坊間幾本簡略的《中 國史學史》中,內容比較豐富,註釋也算詳細。 書名:《中國史學史》三卷 主編:謝保成 出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本書從史學起源寫至清末“新史學”興起。不以社會形態 作為劃分史學演變的標準,而是將按時段考察中國史學與 按系列考察中國史學相結合,勾畫中國史學主流與支流交 錯發展的實際。在注重史學理論和史學思想的同時,將基 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史料三者盡可能融匯一起。 書名:民國史學述論稿(1912-1949) 作者:謝保成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書是謝氏所撰《中國史學史》第四卷的未定稿。就塵封的史學書刊 和紛爭的史學問題進行清理和條貫,試圖反映民國史學的基本面貌。 書名:《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二卷 作者:法蘭西 安田朴 中譯:耿昇 出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本書論述了從唐代到18世紀(清代中期)期 間中、歐文化的交流、中國文化在歐洲的 傳播及其反響等。取材翔實、論述客觀。 書名:《西方的沒落》二卷 作者:德意志 Oswald Spengler 中譯:吳瓊 出版:上海三聯書店 Oswald Spengler(1880~1936A.D.),一位究通天人古今,備受爭議的 德國歷史哲學家;《西方的沒落》,產生於二十世紀初,反思歐美文 明弊病的憂患之書。本書的許多論點,啟發了許多文化哲學家如Arnold Toynbee等人。 Spengler不僅反對以西歐歷史為世界史中心,也非議「古代──中古 ──現代」的線性歷史架構。他主張文化有著誕生、茁壯、衰老、死 亡的四個階段,而文化終結、文明興起的象徵之一,即是帝國主義。 西歐文化的沒落並非一朝一夕,是不可避免的命運。文化變遷為文明 後,不再向內在發展,而往外在擴張,而帝國主義的擴張最後導致世 界大戰。 為了分析西歐文化的沒落,Spengler提出了「貯蓄──提取原則」, 採用比較形態學方法,論述每一個別的文化。 書名:歷史研究 作者:Arnold Toynbee 中譯:陳曉林 出版:遠流出版公司 Arnold Toynbee(1889~1975A.D.),二十世紀英國最偉大的歷史學者之 一;《歷史研究》,歷經半世紀,體大而思精的歷史哲學傑構。 《歷史研究》可以說是為了解決Oswald Spengler在《西方的沒落》裡 ,文化發展四階段的不足之處。Spengler並沒有為四階段提出任何詳 細的解釋,這不免有定命主義之嫌。Toynbee為了解釋四大階段的歷程 ,摒棄了以「民族」或「國家」做為研究歷史的單位,針對明確而完 整的二十一個「文明」或「社會」,為「可理解的單元」全面研究人 類事務。為了達成此一目的,Toynbee建構了「希臘──中國」的通用 複合模式,又詳細敘述了此一通用模式的例外「猶太模式」。 關於文明的誕生,Toynbee反對以種族或環境等單一答案來解釋文明社 會的進步與否,另外提出了「挑戰與回應」理論,以新的看法處理種 族與環境,歸納出五項環境的挑戰,並且舉出了許多實證支持他的理 論。 關於文明的成長,Toynbee先列舉五個被遏抑的文明,然後指出:政治 軍事的擴張或科學技術的改良,並非文明成長的途徑。文明成長的途 徑應該是「退離與復返」。 關於文明的衰落,Toynbee否定了四種歷史定命論以及自然環境與人文 環境的解釋,而以「自決的失敗」做為根本原因。 關於文明解體的本質,Toynbee認為是「分裂與再生」。社會體分裂為 三,個人的行為、感情與生活特性亦相對分裂。「轉型」是惟一可行 的生活途徑,社會「轉型」後方能「再生」。在文明解體的階段,有 四類英雄豪傑以救世主姿態出現,不過大多歸於失敗。 關於社會體分裂後的三個部分:大一統國家、大一統教會、蠻族戰鬥 群的理由、過程及影響,Toynbee分別有極詳細的論證。 關於同期文明相遇情況的探索,Toynbee列舉了三項代表,不同文明之 間如何對抗及回應,其後果如何也有精密的敘述。 不僅同代文明可以接觸,不同時期的文明也可以接觸,這就是「文藝 復興」。 人類歷史有否所謂不可改變的「定律」?Toynbee反對此一唯信仰論, 認為歷史中「自然的定律」是可以控制駕馭的,此即「挑戰與回應」 。「自然的定律」之外,另有一「上帝的定律──自由」,與人類生 活息息相關。 對於其他文明逐漸趨於消亡的現象,西方文明將何去何從?能因此說 西方也必然隨之「沒落」嗎?文明史裡有哪些經驗可供探討學習?未 來的世界秩序將會如何發展?現代科技勝利的代價又是什麼? 最後,Toynbee探討歷史思想的本質:使「真實」能為人理解;追求歷 史的好奇心,同時是知識的活動與感情的經驗。 書名:Western Civilization a Brief History(西方文明簡史) 版次:2004年第三版 作者:Jackson J. Spielvogel 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本書最核心的主旨:“以古觀今”。盡可能地運用豐富多樣的 第一手史料,讓歷史的當事人親自講述他們所經歷的一切。還 選取了幾個當今社會的重要主題,有意識地在各個重大歷史時 段專門討論這些主題。 書名:A Brief History of Weatern Civilization(西方文明史(英文影印第五版)) 作者:美利堅 Mark Kishlansky、Patrick Geary、Patricia OBrien 注釋:葛曉華 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本書既緊緊把握了政治發展的線索,同時又兼顧了經濟、文化 等諸多領域,并運用“新史學”的方法,將底層大眾的日常社 會生活也囊括其中,力求多層次、多角度地揭示西方文明起源 、發展、演進、更新的漫長歷程和整體圖景。在敘述和闡釋西 方文明歷史的過程中,作者將大多數精力“一直聚焦在拓展出 一種對西方文明的可靠的和易讀的敘述上”,而并非要將之寫 成“一部百科全書”。因此,凡是與這一學術主旨不相關的龐 雜內容一概不予敘述,而那些被長期忽略了的“普通男女的歷 史”則被納入到敘事之中。此外,作者還從文明的“親緣”關 係出發,將斯拉夫文明作為西方文明的組成部分而不是邊緣地 帶來加以敘述。正是基於這樣的新理念,該書囊括了歷史地理 、政治制度、經濟樣式、地區衝突與戰爭、宗教、思想觀念、 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等諸多的內容,讓讀者對西方文明史的整 體輪廓與豐厚積淀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書名:文明史綱 作者:法蘭西 Fernand Braudel 中譯:蕭昶、馮棠、張文英、王明毅 出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本書是為法國16到18歲的中學生提供一部用全新的史學方法(即 年鑑學派方法)編寫的教材,從文明的角度,總覽人類社會的歷 史發展,從伊斯蘭世界、撒哈拉以南非洲到遠東,從西歐、美 洲再到另一個歐洲(東歐和俄國),在大量汲取各學科研究成 果的基礎上,按照作者的長時段、中時段、短時段及總體史學 觀念寫成。尤其注重對歷史的洞察,對趨勢的把握,由此探求 整體的人類歷史的深層意義。 書名:地中海考古:史前史和古代史 作者:法蘭西 Fernand Braudel 注釋:法蘭西 Jean Guilaine、Pierre Rouillard、F.G.、J-L. Huot 譯注:蔣明煒 出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本書展示了人類文明的早期發展。在蔚藍色的光線映襯下,通 過對巨石建築、金字塔、希腊神廟或羅馬長方形大會堂的精彩 描述過去的一幕幕活劇似歷歷在目。 正題名:Heritag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西方文明遺產) 副題名:Ancient Civiliz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West 主編:John L. Beatty, Oliver A. Johnson, John Reisbord 版次:June 24, 2003, 9 edition 出版:Prentice Hall 北京大學出版社 本書收錄自上古至1991年的96篇歐美經典文獻,依時 代分為8個段落。文獻前附有作者簡介及作品導讀。 正題名:Sources of World Civilization(世界文明的源泉) 副題名:A Diversity of Traditiobs 主編:Oliver A. Johnson, James Halverson 版次:June 25, 2003, 3 edition 出版:Prentice Hall 北京大學出版社 本書收錄自上古至2002年的85篇世界 經典文獻,依時代分為6個段落。 書名:日本文化概觀 作者:苑崇利 出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本書介紹日本文化的起源、大陸文化的傳播、西洋文 化的影響、日本文化的四項特徵。分別就文學與藝術 、生活與文化、傳統文化與民俗,重點加以敘述。 書名:越南文化概論 作者:孫衍峰 等 出版:世界圖書(廣東)出版公司 本教材用越南語編寫,共分16課。內容包括:普通文化學的 基本概念、越南文化區的劃分、越南文化發展簡史、越南的 民間信仰與主要宗教、越南傳統社會組織結構、越南傳統風 俗、越南民旅藝術、越南物質文化、越南文化特質分析等。 902概論;年代學;年表 正題名:殖民者的世界模式 副題名:地理傳播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史觀 作者:美利堅 J. M. Blaut 中譯:譚榮根 出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本書為批判地理傳播主義和歐洲中心主義的力作 。以1492年所謂「美洲的發現」為分界點,概述 之前的世界景況,之後歐洲由殖民現象而發展的 「歐洲奇跡」神話,並揭發此一神話之荒謬性。 書名:《自西徂東》五卷 作者:德意志 花之安 印行:上海書店出版社 本書所述內容與中國道德信條“三綱五常” 中的“五常”緊密聯系,主要通過中西方文 明的對比,指出中國社會、道德、文化現狀 與西方相比落後的地方,並提出改良方法。 正題名:世襲與禪讓 副題名:古代中國的王朝更替傳說 作者:美利堅 艾蘭 中譯:孫心菲、周言 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本書在“古史辨”運動的基礎上,借鑒Claude Levi-Strauss 的結構主義理論與方法,把中國古典文獻中有關堯、舜、禹、 啟直至商、周王朝的建立的歷史傳說,當作一種觀念運動所產 生出來的歷史來作全新的考察。 正題名:當諾亞方舟遭遇伏羲神農 副題名:啟蒙時代歐洲的上古史論爭 作者:吳莉葦 出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由於《舊約聖經》幾乎都不提及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歷來歐 洲學者對創世及大洪水的時間均無共識。直到1650年以後,才 有了一個比較普遍為人接受的觀點,即世界創始於公元前4004 年,大洪水發生於公元前2348年。 1658年,為了替中國的傳統祭祀禮儀辯護,耶穌會士衛匡國《 中國上古史》出版,上起盤古,下迄西漢末年。書中以伏羲時 代為中國信史的開端,并推算出伏羲元年為公元前2952年。這 與當時歐洲人所接受的大洪水時間要早了超過600年。怎樣調和 二者之間發生的矛盾,便成為當時歐洲人的重大課題。 本書以1735年杜赫德《中華帝國全志》為個案,細述耶穌會士 如何塑造“中國上古史”形象,歐洲學者如何接受“中國上古 史”,當時歐洲對於“中國上古史”的論戰情況及最後結果。 以歐洲思想史變遷為視角,探尋西方人認知中國文化的方式。 書名:明代中國人的歐洲觀 作者:龐乃明 出版: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書討論明代中國人的歐邏巴洲地理觀、宗教 觀、社會政治觀、科學技術觀、火器觀。歐洲 觀的形成、特點、局限、影響與啟示等。 書名:中國歷史大事年表(三卷本) 出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古代卷》,沈起煒 編著,2001年1月修訂版 《近代卷》,沈渭濱 主編,1999年2月初版 《現代卷》,唐培吉 主編,1997年8月初版 本書為一以編年為主,輔以紀事本末,反映政治、軍事、經濟 、文化等各方面簡要而全面的大事匯編。附有人名索引。 《古代卷》分為三編:〈原始社會考古發現〉(約八百萬年前至 約公元前2000年)介紹人類遠祖的蹤跡、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 代、銅石並用時代;傳說時代介紹有巢氏至舜等十七位古代帝 王。〈奴隸社會〉(前2070年至前476年)介紹夏、商、西周、春 秋等朝代,夏、商、西周年代依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 研究成果。〈封建社會〉(前475年至1839年)介紹戰國時期至清 朝鴉片戰爭前一年。大致按年編排,可以確定發生日月的事件 才注明日月。一般襲用舊史原文,必要時加以注釋或改寫。 《近代卷》自1840年1月3日至1919年5月3日,按日編排。體例 仿照郭廷以《近代中國史事日誌》而有所增補改寫。 《現代卷》自1919年5月4日至1994年12月31日,按日編排。 書名:帝王紀年考錄 作者:曾秉炎 出版:岳麓書社 本書上限為漢武帝,太陰曆(漢曆)日折合公曆日則從公 元後開始。帝王紀年的時間考錄上盡力確定到月、日。 書名:中朝日越四國歷史紀年表 作者:陳久金 出版:群言出版社 本書內容豐富、資料詳盡,編排細緻,尤其 包羅中、日、朝、越四國及少數民族政權的 歷史紀年,是一部既新穎又實用的工具書。 書名:中國歷代年號考(修訂本) 版次:2001年1月第二版 作者:李崇智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本書彙錄二千一百年間歷代朝野所用全部年號,合計八 百多個,列為一千二百餘條。基本按朝代國號分為十七 章,各年號分條注明公元(前)起訖年份、元年干支和使 用年數。年中改元者注明月份。部分年號附加按語,稍 作考訂說明。附索引三種及〈六十干支順序表〉。 書名:先秦年代探略 作者:白光琦 出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本書從曆法、文獻及出土文物方面綜合歸納,重新排定先 秦年代。其中,晚殷年份是從文王元年的確定入手,用周 祭祀譜排列,屬試探性質。西周年代是通過對紀年銅器的 斷代排出來的,並對不能納入曆譜者做出規律性的解釋, 可以自圓其說。戰國紀年則證據確切,足供使用。 書名: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 編撰:葉榮鐘 補述:葉芸芸 出版: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葉榮鐘(1900~1978),日據時反日作家,與吳濁流、賴和等同為文 友。漢文、日文素養皆極精深,林獻堂諸人辦報,葉氏多代為執 筆。晚年主編《林獻堂先生紀念集》,並潛心著述,嘗出版《彰 化銀行六十年史》、《台灣民族運動史》等書。 葉氏民族意識甚濃烈,以中國人自許,雖倭人之皇民化,未能感 召其心;蔣氏政權之恐怖統治,亦未能令之絕望。其視近日軟骨 ,厚彼薄此之徒,復何如哉! 《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葉氏晚年遺稿也。分台灣、中國(大陸 )、日本、國際四部分,自1895年1月20日始,至1945年8月15日迄 。凡三千餘則,十餘萬言。1935~1945年台灣部分稿件遺失,乃由 其女葉芸芸補述。歐陽玄〈進《金史》表〉有曰:「國可滅,史 不可滅。」葉氏《年表》,不屑為媚日之舉,存史之功至大。 書名:中外歷史年表 版次:2008年4月校訂本 主編:翦伯贊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本書上起4500B.C.,下迄1918A.D。運用歷 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把頭緒紛紜的歷史 事件,提綱摘要,編次年月以備檢閱。 書名:世界文明史年表 主編:沈堅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書為反映世界歷史變遷脈絡的簡要紀年圖表,包含 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法律、文化、科技等各層 面。設中國、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非洲、歐 洲、美洲大洋洲、文化科技七欄,從左至右,次第排 列。公元1801年後,美洲與大洋洲各闢一欄。前編考 古文化卷,起250萬年前,迄公元500年。正編文明史 卷,起公元前4300年,迄公元1950年。正編自公元前 800年起,每年均有欄目。近現代史事酌注月日。 903字典;詞典 書名:哈金森歷史辭典 版次:1998年第2版 作者:不列顛 Ian Derbyshire 中譯:朱淵 蔡虹 出版:江蘇人民出版社 本書收錄約5000條目,以文字發明以後的世界主要文 明、事件、人物及國家為骨幹。書中并設有32項專題 及65張年表,在一些人物小傳下還選錄其警語格言。 904論文;講演錄 書名:《海國四說》十四卷 作者:梁廷? 印行:北京中華書局 《耶穌教難入中國說》一卷 《合省國說》三卷 《蘭崙偶說》四卷 《粵道貢國說》六卷 本書歷述英、法、荷、葡、意、西等 西方各資本主義國家的情況,揭露他 們利用耶穌教侵略中國的強烈慾望。 書名:劉師培史學論著選集 編校:鄔國義、吳修藝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書共選編了劉師培的史學論著五十二通 ,基本上反映了劉師培的史學研究成果。 書名:心史叢刊 作者:民國 孟森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本書收孟氏論著十八篇,皆考訂清 代野史軼事。論據詳密,自成一家 之言,至今治清史者不能廢其說。 書名:明清史論著集刊 作者:民國 孟森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本書收孟氏論著七十一篇。論據詳 密,自成一家之言,至今治清史者 不能廢其說。 書名:史學方法導論‧民族與古代中國史 作者:民國 傅斯年 出版:時代文藝出版社 《史學方法導論》雖僅寫出第一章,卻與在此書名之下的十二篇史學論 文,一起代表了傅斯年提出的“史學即是史料學”的命題,是這種治史 原則的完整體現,當年影響巨大,人稱傅斯年開創了“史料學派”。 《民族與古代中國史》收錄五篇史學論文,是未完成的作品,但學術地 位及學術影響巨大。 附錄《戰國子家敘論》,雖已見於《史學方法導論》一書,然文字頗有 異同;《性命古訓辨證》,糾舉阮元《性命古訓》之謬誤。 書名:《楊寬古史論文選集》九卷 作者:楊寬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楊氏從自己兩百多篇長短文章中,選取較有學術 價值的48篇合為一書。內容主要為商周秦漢各朝 都城、列國、農業生產、政治等制度及戰國史實 考訂,古史傳說叢考,古器物叢考,〈月令〉考 ,有關先秦諸子(主要是《墨經》)的問題。 書名:朱希祖文存 選編:周文玖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書有60篇選文,基本上反映了朱希祖的學 術思想、學術特點及其治學規模和旨趣。 書名:唐長孺文存 選編:朱雷、唐剛卯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書選入42篇論文,基本收入了唐氏代 表作,其中很多具重要意義的開創性的 論述,對史學研究有重大參考價值。 書名:(山昔)華山館叢稿及續編 作者:王仲犖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山昔)華山館叢稿》收論文32篇,《 (山昔)華山館叢稿續編》收論文10篇并 詩詞錄存。二書反映王氏治史成果。 書名:魏晉玄學論稿及其他 作者:湯用彤 出版:北京大學出版社 本書是作者論文的匯編,包括“魏晉玄學論稿”、“往 日雜稿”、“康復札記”三部分。前者涵蓋魏晉玄學的 主要方面,是該領域的經典之作。後二部分有很多關於 佛教、道教的論文,並涉及亞里斯多德、叔本華哲學。 書名: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 選編:宋師德熹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本書收錄嚴氏論文共二十篇,集中體現嚴氏 的學術成果。上編以中國歷史地理的研究為 主,下編則側重中國中古制度史的研究。 書名: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 作者:勞榦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書中所收為勞氏自1951年至1988年所著 46篇論文。內容包括︰歷史與政治、制 度思想史、社會史、地理與邊疆史、曆 法、考研學及文字學、文學、典籍。 書名:古史異觀 作者:美利堅 夏含夷 出版:上海書店出版社 本書包括論文29篇,討論商周古史,以甲、 金文字及《周易》和《竹書紀年》為主。 書名:張以仁先秦史論集 作者:張以仁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書收錄張氏十篇論文。除論證《左傳》與《國語》的關係、晉文公 年壽、鄭桓公與周厲王的關係外,又輯錄《國語》舊注,得七百七十 三條;撰《國語集證》,然僅得《周語》上、中二卷;札記《戰國策 》七十五條;駁正《中華五千年史‧春秋史》前四章謬誤十七條。 書名:晚翠園論學雜著 作者:陳奇猷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書分為6編,收論文70篇,附詩詞26首。涉及諸子考 辨、考古、古典文學、古代歷史學、古文字學,乃至古 代科技、古代音樂等諸多方面。觀點獨特,見解精到。 書名:認識台灣教科書評析 主編:許南村 出版:人間出版社 書中所收11位學者共15篇文章,,主要是將《認識台灣(歷史篇)》教科書中 史實錯誤,並刻意迴避,忽略,扭曲,甚而改寫史實的地方,糾舉出來,用以導正視聽的書. 部分文章還涉及了(社會篇)(地理篇)的錯誤論述,值得一讀 許先生另有《史明台灣史論的虛構》一書,人間出版社出版 書名:古史地理論叢 作者:民國 錢穆 出版:九州出版社 本書收錄二十五篇論文,主要考證先秦漢初的古史地理。 書名:古地甄微 作者:蒙文通 出版:巴蜀書社 本書探討上古地理問題,以水道交通為主。 909近世世界通史 書名:《諾查丹瑪斯詩歌中的歷史》九卷 作者:韋恩 出版:中國電影出版社 本書選錄諾氏所謂神秘預言詩173首,藉 以講述近五百年的世界歷史事件173則。 910地理及游記 書名:《諸蕃志校釋‧職方外紀校釋》七卷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諸蕃志校釋》二卷,南宋 趙汝适 撰,民國 楊博文 校釋 《職方外紀校釋》五卷,意大利 艾儒略 增譯,明 楊廷筠 彙記,民國 謝方 校釋 趙氏志國五十有八,志物五十有四,皆得諸傳聞,參 考蕃圖。或譏其多鈔《嶺外代答》,編次凌亂,然亦 有不見前人記載之文,以是學者推重,流布歐美。 初,龐迪我、熊三拔「述所聞見,附及土風物產」, 「未成條貫」而卒。艾氏據其底本,「更竊取西來所 攜手輯方域梗概」,合以同志見聞,增補為《職方外 紀》。十七世紀初期世界地理大要略存於是。當時以 與中土傳統觀念衝突,二百年間不為世重。 書名:《西洋朝貢典錄校注‧東西洋考》十五卷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西洋朝貢典錄校注》三卷,明 黃省曾 撰,民國 謝方 校注 《東西洋考》十二卷,明 張燮 撰 黃氏拾取明代前期敘述西洋各國撰述,記鄭和所歷二十三國遠近 、風俗、物產器用、言語衣服諸事。四庫館臣以「無他異聞」而 列於存目,然其記載頗可校訂他書誤謬。 張氏取材歷代史籍、當時官方檔案及航海實際見聞,記東南亞地 區、日本、和蘭與海澄、漳洲貿易情況。事具辭賅,可補史闕。 書名:《殊域周咨錄》二十四卷 作者:明 嚴從簡 印行:北京中華書局 本書為嚴氏根據當時檔案文獻所記四裔 情勢,加以選錄而成。萬曆以前中外關 係,嘉靖時期邊防,得以略為窺知矣。 書名:《瀛寰志略校注》十卷 作者:清 徐繼畬 校注:宋大川 出版:文物出版社 鴉片戰爭,清廷戰敗,朝野震驚。有識之士深切反 思,以為域外形勢未明,則不足師夷以制夷,遑論 自強,何來維新。於是魏源始編《海國圖志》,系 統介紹西方史地文物,而或以為其中大半臆說。徐 氏繼撰《瀛寰志略》,繪圖精細,考據詳密,論斷 確當。其書初出,淺見之人謂為妖言惑眾;十餘年 後其書流傳日本,影響明治維新;太平天國覆亡, 徐氏始得重用,其書亦得為中土士子重視并研習。 910.4環遊世界;大洋航行;沉船;海盜 書名:《島夷誌略校釋》一卷并《附錄》三種 作者:元 汪大淵 校釋:蘇繼廎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此汪氏述其浮海之聞見,所錄區域總二百二十 餘。上承周去非、趙汝适之撰著,周、趙未嘗 遠游也。下接馬歡、費信,馬、費之書所記區 域甚寡矣。諸書互有詳略,而親歷其地者較為 可信。元代交通賴以考見。 書名:《西洋番國志.鄭和航海圖.兩種海道針經》四卷 校注:向達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西洋番國志》,明 鞏珍 撰 《鄭和航海圖》,明 茅元儀《武備志》錄本 《順風相送》 《指南正法》 《西洋番國志》所記西洋二十國事蹟,乃鞏氏據通事轉 譯。錢曾稱其「敘事詳核,行文瞻雅」。 《鄭和航海圖》原為《武備志》之末卷,繪西洋道里國 土。所述大致與鄭和第七次下西洋航程相合。繪制大體 詳密,當時泰西無此書也。 《順風相送》、《指南正法》二書記氣象觀察法、沿海 各州府形勢、羅經定向等。為明代東西洋交通要籍。 書名:《真臘風土記校注.西游錄.異域志》五卷并《附錄》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真臘風土記校注》一卷,元 周達觀 撰,夏鼐 校注 《西游錄》二卷,元 耶律楚材 撰,向達 校注 《異域志》二卷,元 周致中 撰,陸峻嶺 校注 周氏奉使真臘,歸國後記所聞見,以成《真臘風土記》 。四庫館臣許其文義該贍,足補史闕。 《西游錄》為耶律氏隨成吉思汗西征中亞,述所聞見之 書也。頗攻丘處機之謬。 周氏採摭史傳,或據所聞見,雜論異國風俗物產。雖失 之簡略,又於地理頗有舛訛,中亞史地亦得藉資參證。 正題名:古地圖密碼 副題名:1418中國發現世界的玄機 作者:劉鋼 出版: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在偶然機會下購得了《天下諸番識貢圖》摹本。圖中 顯示,早在哥倫布出生前,鄭和即在前人地圖的引導下, 完成全球遠航。而後東學西漸,古中國人繪制的世界地圖 輾轉傳到歐洲,為歐洲航海家“發現”新大陸指明方向。 正題名:坤輿萬國全圖解密 副題名:明代測繪世界 作者:李兆良 出版:聯經出版公司 本書論證利瑪竇進獻給明神宗的《坤輿萬國全圖》,實 際上是明代中國人繪製的世界地圖,是一份非常重要的 中國文獻,它說明了世界地理大發現始於鄭和時代。 書名:航海日記 原作:意大利 Cristoforo Colombo 摘錄:西班牙 Bartolomé de las Casas 中譯:孫家堃 出版:譯林出版社 本書并非Colombo的原稿,而是兩次參加Colombo航行的 las Casas神父對日記所做的摘錄。經眾多學者考證,這 些摘錄嚴肅并忠實于原文。這是歐洲第一部記述新大陸 以及歐洲人在新大陸活動的作品,充滿了探險精神。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