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4語文學類(一)
2012/09/27 13:20:18瀏覽378|回應0|推薦2
404論文;講演錄


書名: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英文卷)
作者:趙元任
主編:吳宗濟、趙新那
出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本書收錄趙氏關於語言學的英文論文
50篇,略依發表時間排序。是國內外
語言教學和研究者重要的參考文獻。




書名:趙元任語言學論文集(中文卷)
作者:趙元任
主編:吳宗濟、趙新那
出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本書收錄趙氏關於語言學的中文論文50
篇,另外加收趙氏英文論文的中文翻譯
13篇,分別略依發表時間排序。是國內
外語言教學和研究者重要的參考文獻。




書名:《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六卷
作者:楊樹達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楊樹達治語言音韻之學,遠紹段、王,近綜民國
諸人金石之學,成一家之學。要點有三:形聲字
聲中有義,聲母通假、字義同緣於受名之故同。




書名:《積微居小學述林全編》九卷
作者:楊樹達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書解說文字,考證故書,明文字之本源,
糾許君之謬說。吸收西方語言學理論,故所
得有過於清儒者。




書名:問學集
作者:周祖謨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本書收錄關於漢語文字、音韻、訓詁三方面的論文
四十四篇,以論證考訂上古音、《切韻》及其衍生
物、《說文》及其衍生物為主。其中多有別解。




409語文學史


書名:漢語的本質和歷史
作者:瑞典 高本漢
中譯:聶鴻飛
出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本書是為歐洲大學生寫的漢語入門讀物。作者充分運用歷史語言
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解釋了漢語的本質,舉例精當、深入淺出。




410比較語文學



書名:中日韓常用漢字對比分析
主編:北京書同文數字化技術有限公司
出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本書以《現代漢語常用字表》(1988年1月26日3500字)為基礎,輔以《HSK字表
》(2001年6月漢蘇版2905字,2003年6月北語版2204字), 對照台灣《國小學童
常用字詞調查報告書》(2002年3月5021字)、香港《小學用字一覽表》(2007年
3460字)、日本《常用漢字表》(1981年1945字)、韓國《指定漢字》(2000年12
月1800-1字),採用ISO習用的漢字認同規則加以對比,提供CJK漢字統一編碼的
應用和補充,為漢字對外教學提供參考。附Unicode標注7種常用漢字原字表。




書名:多國語對等成語詞典
作者:錢承欣
出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本書收錄成語1060條,漢、英、法、俄、德、日六國語言對照。
譯文採用對等翻譯法,反應各國人民人文史觀的豐富多樣性。




413字典


正題名:新魔鬼辭典
副題名:憤世嫉俗者詞匯手冊
作者:Ambrose Bierce
中譯:莫雅平
出版: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mbrose Bierce的《魔鬼辭典》收錄流行於十九世紀末、
二十世紀初的詞匯共924條,按照英文字母次序編排,每
條詞匯均給予不同於一般正經辭書的、偏離世人思維定式
的、幽默諷刺的定義。
《魔鬼辭典》有許多仿作,譯者選譯了Carey Brodsky《
當代魔鬼辭典》的144條詞匯作為附錄。





417碑文;古文字學


書名:《古籀彙編》二十八卷,《檢字》一卷,《補遺》一卷
編纂:民國 徐文鏡
出版:臺灣商務印書館


本書係編者萃集甲骨刻辭、鐘鼎款識、周宣石鼓、秦漢吉金,及古匋、古
幣、古兵器之文字,以說文繫甲骨、大小篆,並依諸家解釋彙編而成。




書名:魏三體石經古文輯證
作者:趙立偉
出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本書就現今所見關於《三體石經》中的所有古文材料,得
1977字,汰除重複後得單字542個。通過與篆、隸、出土古
文字材料、今本《尚書》、《春秋》異文的比較,研究《
三體石經》古文構形與用字,總結其形體演變六個特點。




書名:《隸定古文疏證》十四卷
作者:徐在國
出版:安徽大學出版社


隸定「古文」是相對於篆體「古文」而言,指用隸書或楷書
的筆法來寫「古文」字型,大體包括隸定籀文、隸定古文等
。本書對摘自十三種古籍中的隸古定字,作了較全面的梳理
,大量地利用出土古文字考察隸古定字的來源及其演變。




書名:汗簡‧古文四聲韻
版次:2010年7月第2版
印行:北京中華書局


《汗簡》七卷,北宋 郭忠恕 撰
《古文四聲韻》五卷,北宋 夏竦 撰


《汗簡》是按《說文》部首次序,收集當時所見經傳古籍中的古
體漢字近三千字的傳抄古文字書。《古文四聲韻》則是在《汗簡
》基礎上增廣為九千古文字體,依照《切韻》,按平上去入四聲
排列,以韻歸字的古文韻書。一千年間,二書毀多譽少,總以二
書所錄,與三代款識不合,乃偽古文,混亂許學已甚。近年戰國
文字陸續出土,二書古文往往足以對證,學者乃知寶愛。




書名:《積微居金文說》七卷,《餘說》二卷并《附錄》四種
作者:楊樹達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全書共三百八十一篇,說解了三百一十四器的
的銘文,也闡述了作者治金文的方法與理論。




書名:《讀金日札‧讀子日札》六卷
作者:陳直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讀金日札》五卷
《讀子日札》一卷


《讀金日札》分為文字通義、傳世銅器、發掘銅器、
璽陶簡石、墨迻遺札五類,總二百二十八篇,時限上
自殷商,下迄嬴秦。所論不僅對古銅器銘文的字義、
句意多有創見,而且還闡發先秦各種制度的內涵。
《讀子日札》是作者研讀《墨子》、《荀子》、《韓
非子》、《呂氏春秋》、《淮南子》、《列子》六種
子書的札記,對前人舊說多所糾謬,發人所未發。




書名:金石大字典
編纂:民國 汪仁壽
出版:天津古籍出版社


本書以《說文解字》所收篆文為正體,全書共收篆書
正體三千六百十四字(按:本書《檢字表》漏收“鈇”
“隙”“瓊”三字),依《康熙字典》楷書部首“分別
部居”。每字依次羅列籀文(大篆)、古文、鐘鼎文(金
文)及戰國時六國異文等,並一一註明出處。各體重文
字數約逾十萬。本書收錄之字,悉照原跡精心鉤摹。




書名:《金文常用字典》十四卷
版次:2004年1月增訂版
編纂:陳初生
出版:陜西人民出版社


本書收錄金文常用字一千個,按《說文》次序排列
,《說文》所無者附于有關部目之後。注音採用三
段標記。先引《說文》說解,次選金文字形,再加
以析形、釋義,並收錄部分常用複音詞及詞條。




書名:《甲骨學 文字編》十四卷 ,《附錄》二卷,《補遺》一卷
作者:民國 朱芳圃
出版:臺灣商務印書館


《甲骨學 文字編》取材以出於殷墟之文字、器物,並經諸家著錄考釋
者為限,反映了早期甲骨學的發展和研究成果,以及作者的學術理念。




書名:積微居甲文說.耐林廎甲文說.卜辭瑣記.卜辭求義
作者:楊樹達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四書皆楊氏考釋甲骨卜辭之成果,
其中所述,至今多仍為不刊之論。




書名:甲骨文考釋
講授:民國 魯實先
編輯:王永誠
出版:里仁書局


本書為西元1964~68年魯氏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甲骨文所錄的筆記。
總共講解244字,10辭。無論於解字釋辭,頗能博徵旁引,多具創見。




書名:甲骨文字學綱要
作者:趙誠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本書先介紹甲骨文字(學)和(古)文字(學)之間的關
聯,接著說明漢字的起源,認為「漢字主要由記號
和圖畫綜合發展而來」。甲骨文字的性質有七種說
法,採用的是詞符.音節文字說。甲骨文字的基本
情況、構成類型以及形符、聲符、詞義等系統也都
有所討論。最後講述甲骨文字的發展和變化。




書名:甲骨文詞義論稿
作者:陳年福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經全面系統整理,甲骨文單字字目目前確定為3654個,詞
目數為3596個;其中可知其用義的已釋詞目為2462個。本
書上編考釋甲骨文詞義,祇根據已確定的普通詞,其中單
義詞747個,多義詞273個;專名詞(人名、地名等)1442個
不予討論。歸納主題義與詞性義為七類,分析整理字形義
與本義、事物類專詞詞義與詞義變化、多義詞與詞義引申
。下編收錄45篇詞義疏證文章,考釋60多甲骨文疑難詞。




書名︰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
版次︰2009年05月第2版
作者:趙誠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本書按照卜辭所反映的內容以及商代語言的現實,將選錄的單字
、詞及複字詞分為二十六類,逐一解釋其形音義。字形相同而詞
義、語法功能不同者,則做為不同的幾個詞,分別給予解釋。




書名:甲骨文字形表
主編:沈建華、曹錦炎
出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本書收錄字頭4024+2字,異體字2187字,分部
首為148部。是目前最完備的甲骨文單字表。




書名:古漢字結構變化研究
作者:張素鳳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作者經過窮盡性分析,得出與小篆對應的甲骨文1025個,金
文524個。在此基礎上考察古漢字結構變化規律,得出影響古
漢字結構的三項要素──書寫、記錄職能、社會歷史文化。




書名: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
作者:張富海
出版:線裝書局


作者窮盡考察《說文解字》古文885+5字、《儀禮
》古文171字、《周禮》故書123字及古文8字、《
禮記》古文3字、《毛詩》古文1字;《汗簡》及《
古文四聲韻》所引九種經書古文,全面分析字形和
用字後,得出漢人所謂古文可以分成兩部分,其大
部分是六國文字,小部分是非六國文字此一結論。
不論哪一部分,字形和用字都是駁雜不純的。




++421字音學;注音字母


書名:《說文解字》字音注釋研究
作者:蔡夢麒
出版:齊魯書社


本書以陳昌治刻徐鉉校訂本《說文解字》為依據。上編
通說,簡述《說文》注音史、字音注釋研究的意義及目
標,說明徐鉉與大徐本《說文》的關係,校訂徐鉉注音
用字,考證徐鉉注音與《唐韻》的關係,研究徐鉉異讀
,舉例分析徐鉉注音失誤原因。討論《說文》注音辨證
的對象、材料及方法,對《漢語大字典》及三種現代版
《說文》今音標注之間的歧異做了細緻的比較,並提出
今音標注的標準與原則。下編辨證,考辨《說文》字音
注釋問題共785字,依《說文》原次排列。




書名:說文無聲字考
作者:陳飛龍
出版:文史哲出版社


本書分析《說文》無聲字1650字,證明黃侃「無
聲字往往多音」說,而其故有四。並歸納無聲字
象形條例有五,指事條例有四,會意條例有六。




書名:釋名聲訓研究
作者:吳錘
出版:民族出版社


本書以鄭張—潘的上古音系構擬為主要參照,對《
釋名》的語音系統作了比較全面的研究。站在語言
學而不是語文學的立場上審視《釋名》,深入發掘
和充分認識它在語言學研究方面的獨特價值。




書名:字林音注研究
作者:簡啟賢
出版:巴蜀書社


作者輯錄劉宋至元代三十八種古籍所引西晉呂忱《
字林》音讀佚文,除去重複,得直音一百十六個,
反切六百二十九個。根據這些音讀,對比《切韻》
音系,作者考訂出《字林》為三十七聲母、三十七
韻部、一百二十四韻母。作者並比較《字林》與《
廣韻》的四聲差異、《字林》切語用字的問題。




書名:東晉劉昌宗音研究
作者:范新斡
出版:崇文書局


本書輯錄現存劉氏音切約七百餘條,討論其聲母系統三
十三母、韻母系統一百三十母五十八部、聲調系統平上
去入四聲,再從上古音及六朝音討論劉氏音切的地位。




書名:《經典釋文》音切類目研究
作者:万獻初
出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作者對《經典釋文》全書的材料進行考察,從清理
術語、貫通條例入手,把全書的類目分成音、反切
、如字、某某之某、讀、假借和協韻幾大類。




書名:《經典釋文》音切研究
作者:沈建民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本書主要探討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釋文》首
音的音系、異讀體系及異讀所反映的形態現象。




書名:《切韻考》六卷,《外篇》三卷,《附錄》三種
作者:清 陳澧
印行: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氏取《廣韻》切語而系聯之,切語上下字各定
系聯三條例,得聲類四十、韻類三百十一。欲以
此考見陸氏《切韻》切語舊法。其系聯六條例為
學者所推重,考定聲類、韻類之數多有異同。




書名:《聲類新編》五卷,附〈部首索引〉
主編:陳新雄
出版:臺灣學生書局


本書依據黃侃四十一聲類說,以喉牙舌齒唇五音
為次,重新編排《廣韻》。目的在於幫助初學者
熟習《廣韻》切語下字之類別。




書名:廣韻反切今音手冊
作者:李葆嘉
出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本書分為三編:
上編〈反切今音標注〉,將《廣韻》所有小韻反切以漢語拼音
次序排列,詳舉韻目、韻攝、等第、開合、聲調、聲紐。
中編〈《廣韻》反切音節表〉,按韻攝次序,以韻為經,以聲
為緯,依黃侃四十一聲類說,標明等第、開合、音值。
下編〈《廣韻四聲韻字今音表》校讀記〉,記錄周祖謨《廣韻
四聲韻字今音表》關於切語、標音、等呼和聲紐、小韻、文字
等有所疑誤的部分。




書名:『新唐書釋音』聲類研究
作者:何占濤
出版:學林出版社


本書通過對《新唐書釋音》反切上字的研究,結合漢語語
音史中聲母演變的大勢,對該書音切所表現的一些宋代語
音現象進行分析。附錄《新唐書釋音》涵芬樓影印本等。




書名:《毛詩古音考‧屈宋古音義》九卷并〈索引〉三種
版次:2011年10月第2版
作者:明 陳第
印行:北京中華書局


《毛詩古音考》四卷,《讀詩拙言附》一卷,《附錄》一卷
《屈宋古音義》三卷


「口十」韻之說,盛於唐宋時期。蓋學者讀《詩》,韻腳有
與當時讀音不合者,輒改讀以求押韻,而不知反與古音不合
。及有為「口十」韻而改字之事,於是先秦兩漢之書幾不可
讀矣。南宋吳棫、明楊慎雖嘗疑之,未敢斷然否定。陳氏撰
《毛詩古音考》,始言「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
音有轉移,亦勢所必至」。採錄周漢詩文,下及唐代,以證
《毛詩》韻讀,與古相合,與今頗異。書初成,唯焦竑能通
其說,故復撰《屈宋古音義》,以與《毛詩古音考》互證,
欲使天下後世篤信古音。參考古音,因及訓詁,遂舉屈宋賦
三十八篇各為箋註。顧炎武以下治古音之清儒均受其影響。




書名:《音學五書》三十八卷
作者:明 顧炎武
印行:北京中華書局


《音論》三卷
《詩本音》十卷
《易音》三卷
《唐韻正》二十卷
《古音表》二卷


顧氏探求《詩》、《易》本音,旁及經傳子
史以考《廣韻》讀音。定古韻為十部,發明
入聲之理,信陸德明古人韻緩之說,倡四聲
一貫之論。其考溣雖多粗疏謬誤,然三十載
草創之功,始開清代以來古音分部之研究。




書名:漢字古音手冊
版次:2010年8月增訂本
作者:郭錫良
出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本書收入11000餘字,範圍為秦漢以前古籍中所用漢字,
包括《說文解字》所有字頭,《王力古漢語字典》、《漢
語大字典》中有東漢以前用例的字。擬音採用國際音標,
古音系統採用王力《漢語史稿》的意見而略有調整。




書名:古漢語誤讀字字典
版次:2008年9月修訂版
作者:曹聰孫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本書收錄古籍中容易誤讀的多音多義字,亦即讀破字或異讀字,
約八百餘字,依現代漢語拼音排序。容易誤讀的字形易混字、有
規律可循的異讀、古籍難字、少數人發生的誤讀一律不收。本書
只注字音,不講音韻;只解字義,不及訓詁。對假借字與通假字
也不作嚴格區分。只收信而有徵的材料,未收絕源無證的條目。




書名:古書中詞語的特殊讀音研究
作者:陳會兵
出版:巴蜀書社


本書以歷代主要的字典辭書以及歷代經籍注疏作為語
料來源,分析其所載特殊讀音與非特殊讀音之間的語
音關係,探討漢語特殊詞語及其讀音的來源和流變。




++422字源學;字學


書名:《爾雅音圖》四卷
注解:東晉 郭璞
重繪:清 姚之麟
印行:廣文書局


按郭璞注《爾雅》,其序末有言曰:「別為《音圖》,用祛未
寤」,是《音圖》原與《注》別行。《隋志》稱《音圖》已佚
,今本《音圖》為與郭《注》合鈔之影宋本。清曾燠以為音乃
五代時蜀國母昭裔《音略》,圖「頗精致,疑必有所本」。
向讀《爾雅》《說文》,往往苦於不知實物形像。今《爾雅》
有圖傳世,乃能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實,非僅識其名也。




書名:《爾雅注疏》十卷
注:東晉 郭璞
釋文:陳 陸德明(宋刻宋元遞修本)
疏:北宋 邢昺
整理:王世偉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阮元《爾雅注疏》以明吳元恭仿宋刻《爾雅經注》與宋槧《爾
雅疏》相配,世稱善本。然阮氏所見版本未廣,校勘頗多錯漏
。《爾雅疏》有明人修補者,輒詆毀不用,尤非多聞廣蒐之義
。王氏校點,以南宋刻十行單注本為底本,取宋刻宋元明遞修
單疏本相配,旁參眾本,徵引清代以來學者論說,自當優於阮
刻。十行單注本有《爾雅音釋》,為阮元所未見,亦附刊焉。




書名:《爾雅集解》十九卷
作者:清 王闓運
印行:岳麓書社


本書集《爾雅》漢《注》四家,加以闡釋辯難,晉郭璞《注》駁議尤多
,要以昌明《爾雅》古義為宗旨。創獲雖眾,物名釋義稱引絕少,後學
難以徵信;又王氏雖精於經義而疏於字學,析形每有牽合強解之處。




書名:小爾雅匯校集釋
集釋:黃懷信
出版:三秦出版社


《爾雅》者,「九流之津涉,六藝之鈐鍵」。仿效其體者代
不乏人,《小爾雅》為其先河。凡十三篇,收詞條三百七十
餘,釋字詞六百餘。補《爾雅》之闕遺,訓釋簡明確當,與
《爾雅》並為先秦前漢詁訓專書。
《小爾雅》原本單行,東晉李軌為之《略解》,亡佚不傳;
東漢時別有編入《孔叢子》抄本,北宋宋咸為之《注》,簡
謬過甚。後又自《孔叢子》裁出單行,版本以是繁雜。
《小爾雅》為先秦前漢舊籍,自古無有異議。清初戴震始發
為奇論,以為今傳《小爾雅》非《漢志》遺書。清世學者紛
然討論,欲駁戴氏謬說,箋注校證,乃至十家,亦云盛矣。
及民國初年,疑古之風大盛,學者多信從戴氏謬說,《小爾
雅》遂研治乏人。




書名:小爾雅集釋
集釋:遲鐸
出版:北京中華書局


本書輯錄清代八家疏義,刪同存異。與黃
懷信《小爾雅匯校集釋》取材互有異同。




書名:《釋名疏證補》八卷,《附錄》三卷并《索引》
作者:後漢 劉熙
疏證:清 畢沅
疏證補:清 王先謙
印行:北京中華書局


本書自古無注,畢氏始撰《疏證》,自是討論寖眾
。王氏參考時賢考訂成果,續注補校,以成本書。




書名:《釋名匯校》八卷附四種
作者:後漢 劉熙
匯校:任繼昉
出版:齊魯書社


劉氏取當時名物典禮千五百餘事,析為二十七
篇。論敘得名之故,詳說聲義相通之理。雖間
有牽合謬誤,古制古音,賴以考見。四庫館臣
著錄於《薈要》,黃侃視為訓詁根柢。
自韋昭辨劉熙之失後,千五百餘年無有注疏。
唐卷宋刻,傳本未見,有則自嘉靖諸本始。清
汪道謙嘗有校訂,自是批校寖眾,東瀛學者亦
嘗留心。任氏匯錄五十餘家校語,偶加評論。




書名:《《釋名》語源疏證》八卷
作者:後漢 劉熙
疏證:王國珍
出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本書針對《釋名》聲訓特點,從語源學的角度對《釋名》作了全面的疏證。
盡量利用考古成果考釋名物詞;運用音轉、義衍的規律驗證同族詞;運用詞
義引申系統證明同源詞;在衍音聯綿詞分析中引入詞義分析以確定主音節。




書名:《埤雅》二十卷
作者:北宋 陸佃
印行:浙江大學出版社


本書解釋諸物,大抵略於形狀而詳於名義。尋究偏
旁,比附形聲,務求其得名之所以然。通貫諸經,
曲證旁稽,頗為博奧,四庫館臣著錄於《薈要》。




書名:《駢雅訓纂》十六卷
作者:明 朱謀「土韋」
訓纂:清 魏茂林
印行:鼎文書局


本書大體以解釋雙音詞為主。凡兩字成為一義的,以及字異義同的都類
聚而加以解釋。所采詞語出於周秦兩漢以迄六朝的經史文集和唐宋類書
,四庫館臣許其「徵引詳博,頗具條理」,「奇文僻字,搜輯良多」。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uvw987&aid=6896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