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圖解世界資源真相:交易與爭奪,如何悄悄驅動國際局勢巨變
2012/09/03 10:12:06瀏覽362|回應0|推薦0

 國際局勢正在發生巨大轉變,驅動的力量就是資源。

  .你知道嗎?美國發現頁岩氣,嚴重威脅俄羅斯在歐亞的霸權。
  .中國積極「援助」非洲與南美,美國與西歐各國憂心忡忡,更危及台灣的生存空間。
  .釣魚台和南海爭議,最近台灣人終於開始注意了。中、日與東亞各國背後有什麼不明說的圖謀呢?

  這些事情影響台灣前途的事情,別以為它們正在悄悄發生,其實爭奪已經白熱化,只是台灣的媒體很少報導。對於個人而言,搞懂資源戰爭比搞懂貨幣戰爭還要意義重大,資源主導國運已經不在話下,個人的投資、乃至選擇職業,務必要搞懂資源趨勢,以免挑錯投資配置、或是選錯行業。

  全球人口在2050年即將突破九十億,資源卻日益稀少,加上新科技產品對於各種稀有金屬的需求,導致世界各地燃起資源的爭奪戰,哪些國家是舉足輕重的「參戰國」?誰將取得資源戰爭的優勢?這些都會改寫全球強國的排名,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

  中國就是這波能源戰爭最新崛起的大掠奪者,當今的強國都在擔心中國崛起導致更嚴峻的衝擊,因為中國這一兩年間已經積極在世界各地「參戰」,擴大資源戰爭的攻擊面,其中包括釣魚台和南海的主權爭議。

  而中國在非洲和中南美洲的外交戰,更不只是打擊台灣那麼簡單,還在於介入當地的資源,中國更在擁有豐富礦藏的澳洲收購礦場。像日本這種資源嚴重仰賴外國的國家,也在積極調整外交政策,要想盡辦法鞏固資源的取得,不得不開始在國際間與中國較勁。國際局勢正在發生巨大轉變,驅動的力量就是資源。

  ◎交戰點1.
  釣魚台主權爭議:日本要「國有化」釣魚台島,與中國衝突一觸即發,明的是爭面子,暗裡是爭稀土資源,因為日本稀土類元素進口對於中國的仰賴度高達87%!中國是舉世獨一無二完整掌握十七種稀土元素的國家,產量佔全球97%。鄧小平就說過:「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這樣的豪語。

  ***稀土類元素是17種元素(鑭、鈰、鐠、釹、□、釤、銪、釓、鋱、鏑、鈥、鉺、銩、鐿、□….等)的總稱,也稱作稀土金屬。共同特性就是都擁有熔點高、導熱性佳等類似的化學性質;而且也擁有磁力高、會放出波長較短的光等其他金屬所不具有的獨特性質,因此大多也都是其他物質所無法替代的。電動車用的永磁馬達、風力機用發電機、以及節能燈泡都用到稀土。台灣會進口少量的稀土,用於顯示器的拋光材料。

  ◎交戰點2.
  美國引爆頁岩氣革命!躍居天然氣世界第一大產國,往昔俄羅斯以天然氣供應的優勢宰制周邊國家的優勢大受打擊。

  ◎交戰點3.
  美國把農產品出口視為國家工作重點,發表「國家出口戰略」,要求包括台灣、中國等各國採購美國農產品,為的是振興美國國內的經濟頹勢,目標增加10億美元出口,創造八千個就業機會。

  ◎交戰點4.
  南海周邊的菲律賓、越南等國跟中國槓上,爭奪的其實是南沙群島海底的兩千億桶石油。

  ◎交戰點5.
  缺水問題已成全球化危機,為了自來水漲價,玻利維亞甚至爆發暴動。糧食自給率只有三成左右的日本和台灣,缺水問題並不是事不關己,因為透過糧食進口的進口水量,日本每年高達800億噸。順帶一提,一片麵包共利用了40公升的水,一杯咖啡共利用了210公升的水,一個漢堡利用了2400公升的水。這些「看不見的水」稱作「虛擬水(virtual water )」。

  ◎交戰點6.
  日本人為了鮪魚捕獲量遞減感到憂心忡忡,憂慮到去向ICCAT(國際大西洋鮪類資源保育委員會)控告台灣,你在享用鮪魚生魚片時,可知道你在跟誰搶奪口中的食物嗎?

  ◎交戰點7.
  中國的不鏽鋼產量已經佔掉全球三成六,重要成分鉻和鎳價格日益墊高

  本書特色以一目了然的地圖標示法,說明蘊藏量、消費量,目前哪些國家是主要供應國、哪些國家是主要買家,哪些國家壟斷了這些資源的供給與需求,從而主宰世界產業局勢、甚至影響地緣政治的勢力範圍,讓你立刻掌握世界資源的全局和投資視野。

作者簡介

日本資源問題研究會

  由一群新聞工作者以及專家所組成。他們對資源小國──日本所面臨的挑戰感到不安,預測到世界各國之間將會掀起一波資源爭奪戰,而在一九九○年代後半開始運作。針對日本與全球各國面對的資源問題,舉辦許多以一般大眾為目標的專題研討會以及其他啟蒙性活動。

譯者簡介

劉宗德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研究所畢業,曾任雜誌兼任翻譯、國科會研究計劃案兼任助理,譯有《台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讀論語,有什麼用?》、《那樣擺不會賣,這樣才對!》《3天讀懂哲學》、《3天讀懂德國》、合譯《世界,未來會是什麼樣子?》、《世界資源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樣》、《其實我們沒那麼了解美國》(以上皆大是文化出版)。

【推薦序】掌握資源者,將掌握未來 林俊旭
【推薦序】人們應有從資源看世界的認知 南方朔
【前言】資源爭奪戰關鍵報告

第一章 燃料資源篇
01 石油 中東政局加上中國、印度等大國消耗,油價很難回去
02 天然氣 美國頁岩氣產量激增,動搖俄羅斯對鄰國支配力
03 煤炭 中國需求高漲,價格難以壓抑
04 鈾 福島核災引爆廢核,但新興國家大推核電
05 甲烷水合物(methane hydrate) 日本可能將成第一大,只要……
06 生物燃料 美國和巴西佔七成,榖物價格上漲是隱憂
特寫 用元素週期表看稀有金屬

第二章 稀有金屬篇
01 稀土類元素(稀土金屬) 釣魚台主權爭議,中國宰制稀土資源是背後主因
02 鎳 中國是不鏽鋼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鎳是重要成份,價格看俏
03 鉻 第一大產地南非,中國生產不鏽鋼要鉻,導致價格飆漲
04 錳 特殊鋼重要成分,中國蒐購推動價格上漲
05 鈷 全球第一大消費國原本是日本,也被中國取而代之
06 鎢 工業用途廣,全球八成五產自中國,但中國官方抑制出口
07 鉬 不鏽鋼、超合金重要成分,受中國需求影響 
08 釩 特殊鋼重要成分,南非、中國、俄羅斯產量佔掉98%
09 銻 半導體重要材質,九成由中國提供
10 鋰 電動車動力來源,智利、澳洲、中國主要產國,日本則是最大進口國
11 鈦 質輕,航太、眼鏡架、植牙等高價用途廣,主產自南非、澳洲、加拿大
特寫 日本為了因應突發狀況而施行「稀有金屬儲備制度」

第三章 貴金屬篇
01 金 中國和印度人是世界大買家
02 銀 工業用途看俏,上漲幅度超過黃金
03 鉑(白金) 燃料電池派上用場,身價值逼黃金
04 鈀 車用觸媒和飾品都很受關注
05 鑽石 中國、香港和印度買了五分之一
特寫 龐大礦物資源沉睡在「都市礦山」中!

第四章 卑金屬篇
01 鐵礦(鐵)因為中國用量大,價格降不下來
02 鋁土礦 印尼限制出口,中國生產告急
03 銅 新興國家需求帶動漲價3倍
04 鉛 汽車產業需求大,礦藏可能耗盡,回收刻不容緩
05 鋅 中國建築和汽車產業消費日增,全球20年耗盡
06 錫 3C產品使用多,新興國家用量兇,同樣快速耗盡中
特寫 日本手中的能源王牌!?「海水溶解物質」

第五章 糧食資源篇
01 水 全球有八億人缺水
02 小麥 新興國家愛上吃麵包
03 玉米 飼料和生質燃料都要用,難怪缺
04 黃豆 油和飼料是大宗,健康意識帶動食用需求
05 稻米 飲食西化導致米供過於求
06 咖啡 新興國家愛喝,價格上漲回不去
07 食用肉品(牛、豬、雞) 印度和巴西牛肉增產,美國反而減少
08 鮪魚 日本人超愛,吃掉四分之一
09 木材 森林濫墾,殃及糧食短缺
特寫 「資源國家主義」正在蔓延

第六章 全球戰略資源篇
01 日本 能源過半仰賴進口,稀土被中國掐住咽喉
02 中國 過度仰賴煤炭,稀土產最多也有短缺問題
03 俄羅斯 石油和天然氣:經濟兩大命脈都由國家掌控
04 美國 經濟振興的指望:把農產品賣給全世界
05 歐盟(EU) 農業保護政策強硬,糧食自給率高
06 澳洲 中國企業覬覦當地礦場
07 中南美各國 靠黃金、鐵礦和石油賺外幣
08 非洲各國 中國對非洲石油動作越來越大
09 中東各國 「茉莉花」讓該地區經濟受到驚嚇
10 東南亞各國 為了南海石油劍拔弩張

推薦序1

掌握資源者,將掌握未來

  2009年在金融海嘯餘波未平之際,《世界資源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樣》這本書的中文版問世,其實私下為出版社捏了把冷汗,以為沒有太多人會關心這個議題,但後來陸續接到讀者來電詢問,甚至親自前來交換意見,見識到雖然這只是一本科普書籍,卻引起高度重視;也了解到這本書如果不是唯一,也是坊間少數全面性討論世界資源的著作。而今2012年的此時,作者們再度撰寫了<圖解世界資源真相>,雖然大致維持了前一本書架構,但內容已經完全改寫,原因是三年多以來,這些議題在世界各地持續發燒。而前一本書沒有談到的議題,如生質燃料(Bio-fuel)、都市礦山 (Urban Mining)等,也在這一本書內開始大幅討論,新出版的這本書令人有琳琅滿目的感覺。

  這本書所討論的資源包含燃料、稀有金屬、貴金屬、卑金屬與糧食資源等,正好涵蓋國際上各種爭取資源的事件,這些事件不斷重複上演,而且越演越烈,也與所有人類息息相關。2008年國際油價被重度哄抬後,因全球不景氣而戲劇性回跌,但長期而言油價仍然持續上漲。2011年3月日本東北海嘯與福島核災給全世界人重重的一擊,提醒人類在大自然中的微不足道,也讓全球各國紛紛修正能源政策。而美國、歐盟、日本於2012年3月正式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對中國的控訴,爭議點在於中國對銻、鎢及稀土等貨品,透過配額實施出口限制。此外,過去三年來國際金價也大概漲了一倍,美國因發展生質燃料而造成玉米價格高漲,遇上2012年夏天北美洲大乾旱,造成農作生產嚴重短缺,氣候變遷所引發的糧食問題一觸即發。還有許多遇資源相關的爭端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即使是長久以來的釣魚台與南海爭議,也都離不開掌握天然資源的目的,不只是單純的國土主權問題而已,因為未來能掌握資源者,才能掌握未來!

  2012年6月,聯合國重返巴西里約日內盧,召開全球永續發展高峰會議,並慶祝21世紀議程 (Agenda 21) 發表二十週年,過去二十年來各種永續發展策略下,暗藏的是國際政治角力。雖然台灣的自然資源少得可憐,但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在2011年及2012年世界競爭力評比中,台灣仍排名第六及第七,而立足台灣也必須要放眼世界,才能形成有效的能源與資源管理利用政策;面對全球競爭時,台灣也才不致原地踏步或被其他國家給遠遠拋在後頭,因此這本書其實提出了當代國家與企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課題。

  綜觀所有非小說類的出版作品,不管是論文還是書籍,圖表往往是一篇作品的資訊總結與彙整,也是該作品的精華所在;而一本科普書籍若要吸引讀者,圖文並茂更是不可少,透過圖表方式把重要觀念呈現出來才能深植人心。不容易的是這本書以豐富的圖表深刻勾勒出世界資源的概況,值得所有現代人在其中細細閱讀與思考。

中華經濟研究院 國際所.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副所長  林俊旭

推薦序2

人們應有從資源看世界的認知!

  近代的國家裡,最早體會到資源的重要,因而汲汲於資源壟斷的乃是工業革命發源地英國,及英國形成的大英帝國。這個重視資源壟斷的傳統,後來被大美帝國所繼承。演變到今,資源的重要已成了全球的常識。

  資源的控制攸關了一個帝國的興衰,近代戰爭史專家即指出,許多戰爭都是為了資源的控制。近代軍事史有一個「如果不是學派」(What Ifsism),它以虛擬的方式對歷史提出質疑。這個學派的重要觀點之一,就是在二戰時如果德國不是攻打俄國,而是跨過東地中海、進攻敘利亞和黎巴嫩,進而席捲中東的油源控制權,那麼二戰末期德國的飛機戰車無油可用的絕境就不會出現,那麼二戰的最後勝利者就會是德國,而非英美。由二戰經驗,證明了希特勒是個沒有資源戰概念的老式人物。

  資源的爭奪與控制,始於二次大戰。就以近年來全球地緣政治的變化而言,幾乎都和資源戰有關。1980年以前,中亞是個無人理會的次大陸,但1980年代初期的油氣大發現,卻使中亞成了兵家必爭,最後才有了阿富汗戰爭及美國要在中亞建立永久性的軍事基地:為了奪取油源,才有伊拉克戰爭及顛覆掉利比亞政權的行動,現在則是伺機顛覆伊朗。

  近年來,美國反對派經濟內幕作家柏金斯(John Perkins)已出版多本暢銷著作,多數內容都是美國如何在控制全球的資源。非常值得注意的乃是中南美洲的委內瑞拉,截至2010年,委內瑞拉的石油蘊藏量已確定超過沙烏地阿拉伯,為世界第一石油大國。因為石油籌碼大增,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遂能以石油為籌碼來整合拉丁美洲,與美國打對台。2011年底,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33國舉行高峰會,宣布成立區域自主組織CELAC,由此也可看出在國際社會上善用自己的資源,有助於區域的團結自立;如果國家不進步,有了資源反而足以造成外國的入侵,資源有時是賈禍的根源。看過電影《阿凡達》的就知道,那其實是講到另一個星球去掠奪稀土資源的故事。當今的大國會不惜工本的發展太空科技,除了有戰略考量外,像外太空殖民、開發可能的新資源,也是主因之一。

  近年來中國、印度興起,中國已加入資源這個戰場,印度則亦步亦趨的跟進,例如到非洲租地種糧食,積極與非洲合作開發油氣資源,發展海底深層探勘技術,開發可燃冰等。近來為甚麼會有南海風雲,就是南海可能是地球上最後也最大的油氣寶庫。為甚麼會有東海主權紛爭?乃是東海的天然氣存量極大,將供應中國東南所需,而且東海海底深處,也可能蘊藏大量的稀土金屬。稀土金屬為高科技時代極重要的工業維他命,近年來它已成了國際資源的焦點之一。由於中國為稀土金屬最大國,它有意減產及限制出口,美國還向世貿組織提出控訴並獲勝。而最近也發現,阿富汗可能有稀土礦,這也使佔領阿富汗增加了誘因。

  因此,今天世局紛擾不絕,幾乎沒有一件不是涉及資源的競爭,除了糧食、油氣、稀有金屬之等之外,水資源的競爭也告出現。因此,在當今的世上,除了用政治看世界、用軍事看世界之外,人們已必須要有一種更徹底、更本質的用資源看世界的視野。資源才是根本,政治和軍事只是表象。資源的問題決定了各國的戰略,政治和軍事只不過是再替戰略服務而已。

  日本乃是個對資源高度依賴的國家,正因資源匱乏,養成了日本對資源問題的極度敏銳,加上日本一向對各類新資訊的收集極為用功,遂有了這本《圖解世界資源真相》的問世。本書乃是最新版,也是一本極重要的資源情報書:

  1.它以極為認真的態度,將當今全世界各類資源的分布、最新的蘊藏和資源的開發,以扼要的數字及圖表,完全如實的呈現。更重要的,乃是它也將資源所形成的國際形勢做了探討。今天我們看世界,經常會被複雜的表象所惑,看不見世局的真相,但在讀了書後,就會茅塞頓開,對世局的變化恍然大悟。談國際政治一定要從資源的角度切入。本書已不是簡單的一本情報書,而是一本微型的國際情勢百科全書。

  2.今天的世界已進入新的資源戰時代,它造成了新的地緣政治。就以亞洲為例,南海及東海、中亞、裡海地區的紛爭幾乎沒有一個不是以資源問題為核心,這已顯示亞洲的動盪勢所難免。今天的世界有兩個悲劇地區,一個是中東,一個是非洲。它們都有資源,但卻因資源賈禍。中東支離破碎,今天的非洲則有血鑽石、血礦石(稀有金屬鈳鉭鐵礦coltan),甚至非洲的石油和咖啡都有血的味道。資源要有安定進步的環境始能確保,而這種環境並非每個地區都有。

  3.今天全球人口增加,到2050年將破90億,資源的消耗也將大增。舊資源如水及糧食油氣,新資源如各種珍稀金屬也將大量耗損。資源過度開發所造成的破壞,過度消耗所造成的汙染及地球暖化,都將是未來的危機。資源的分配、開發、利用,到最後一定有枯竭、遺害的問題會出現。這乃是在讀了本書後,人們應有的反省。

趨勢觀察家  南方朔

前言

資源爭奪戰關鍵報告

  資源爭奪戰已經不是檯面下的角力,戰火延燒到全世界!

  這場戰爭有些是看得到的行動,像是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日本和南韓爭獨島(日本稱竹島),中國和日本爭釣魚台(日本稱尖閣群島)。有些則是靜悄悄地發生,可是卻影響到我們每天的生活(或者是生存),像是糧食價格上漲,直接衝擊你我的三餐。
2011年夏天,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IFPRI)警告,美國鬧大旱,導致玉米價格暴衝,政府袖手旁觀之下,全球糧食危機「即將引爆」。

  IFPRI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所長樊勝根(出身中國北方農村的華裔糧食問題學者)指出,必需停止以玉米生產生質燃料,以確保糧食供應無虞。    因為玉米價漲將推高亞洲肉品價格,加劇全球糧食上漲。    印度與中國大陸等國必需釋出糧食儲備,以協助窮人因應糧食價漲。他表示,各國也必需避免祭出出口禁令。

  是的,出口禁令就是這場資源大戰的關鍵字之一,而且不管是在稀土元素,或是在稻米、玉米輸出,都不斷看到,像是一個緊箍咒,壓制住仰賴他國進口的國家。舉例來說,東南亞國家當中,菲律賓、馬來西亞進口稻米,如果泰國和越南等出口國以歉收之類的理由限制稻米出口,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人民就會飽受稻米漲價之苦。

  另外一個重要的關鍵字則是「自給率」,一個國家的經濟有多麼脆弱,就看本書中介紹的各項資源自幾率。日本對於稀土元素的高度重視,導致對釣魚台的寸土必爭。為了南海海底的兩千億桶石油,周邊國家劍拔弩張。

  還有一個名詞值得一提,就是「虛擬水」(virtual water),這個概念是在1990年代中期由倫敦大學亞非研究院教授安瀾教授(John Anthony Allan)提出,據以計算糧食和各種消費性商品在製造生產及運送過程中所消耗的水資源。虛擬水的概念逐漸進展為「水足跡」,和「碳足跡」一樣,都是數量越小越好。

  聯合國在每年的3月22日舉行世界食用水日,就是要提醒地球村的每一位,水資源非常缺乏,別的地方的水災和旱災並不是和我們無關,因為糧食貿易的緣故,會以各種方式衝擊你的生活面。像是你早上喝一杯210毫升的咖啡,其實你喝下去的是140公升的水,遠遠超過你所見的水量。

  還有一個關鍵字叫「回收」。別誤解我們已經把回收做到好了,以日本來說,礦產的自給率非常低,但是日本的「都市礦山」(把被丟棄的家電製品是為礦場,將其中包含的稀有金屬是為資源)卻像座寶山,有些礦物資源的蓄積量甚至可以和全球第一的蘊含量匹敵。像是藏在都市礦山的黃金總量達6800噸,相當於全世界總蘊藏量的13.36%,是世界第一。雖然都市礦山累積了大量資源,但是就如2009年日本稀土類元素回收率掛蛋的統計資料所顯示的,針對都市礦山回收的技術和制度化都有待努力。 

  在另一方面,台灣的台積電以回收水再利用,破解了非用純水生產晶圓的迷思,光是2010年就省下四億台幣,少用了3466萬公噸的水,約相當一座寶山水庫。

  此外,「資源國家主義」正在盛行,形式上和上一次的石油危機大大不同。有些經濟成長快速的資源國家有時為了供應本國旺盛的需求,便採取限制出口的動作,而以供應國內需求為優先。例如中國自2008年起開始對稀土類元素在內的稀有金屬實施出口管制,嚴重仰賴中國稀土的日本業者立刻感受威脅,甚至有媒體說,這是中國的陽謀,為的是強迫業者把這些稀土資源相關的技術引進中國。

§內文1

(燃料資源篇 )金 
兩大金消費國 中國、印度的需求高漲 

在金的交易市場中,中國和印度的存在令人無法忽視。這兩個超級人口大國的文化在傳統上十分重視「金」的價值,也因為近年來的經濟成長,使得消費量激增。 

2010年全球最大的消費國是印度。消費性需求(個人直接取得的量)也從2009年的579噸大幅成長至963噸,創下了歷史新高。 

然而,另一個超級人口大國—中國所呈現的增加幅度卻超過了印度的漲幅。 

在2011年第一季中,金幣、金條等投資用需求雨前年同期相比成長了兩倍以上,總數達到91噸,全球僅次於印度;此外,珠寶飾品需求也以超越印度的速度持續成長。即便中國在2010的消費性需求只有580噸,但是也可望在2011年超過印度。 

「避險美金」轉成「避險黃金」 金價呈現急速上升 
2000年的金價為1金衡盎司279.10美元(年平均),到了2011為止價格一直以來都是呈現上揚的趨勢。 

近年以來,印度與中國對於金的需求增加的腳步很有可能加快,使得看好金價的趨勢增強,買氣又再引發後續買氣,形成循環導致價格上揚。紐約的黃金期貨行情在2011年4月時1金衡盎司(約31.3公克)已經超過1500多美元,但僅僅在3個月後,也就是7月時的價格卻已經攀升至1600多美元。到了8月,即便受到美國公債降級等因素影響,金價依舊持續上升,突破了1900美元大關。 

金價急速上升的背後,其實隱含了「避險黃金」越來越受到眾人注目的情感。過去遇到緊急狀況時,購買黃金是理所當然的。不過到了90年代美蘇冷戰結束後,超大國美國的存在令人無法忽視,因此當危機發生時,便會購買美金以避險,甚至還有「避險黃金已死」的說法出現。 

若是實際觀察過去30年,上個世紀90年代的金價呈現下滑的趨勢,1999年的金價甚至跌到1金衡盎司252美元。 

然而,當2001年9月發生911恐怖攻擊事件之後,一直呈現下滑傾向的金價轉而上揚。 

2008年9月爆發雷曼兄弟連動債事件後,雖然一度大幅下滑,不過之後卻轉而上揚。其後中東情勢混亂、歐洲財政不穩等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導致大量購買黃金,2011年後金價上揚的腳步更加劇烈。如前所述,2011年8月1金衡盎司的價格首次突破1900美元,甚至可以說全球已經掀起一股黃金風潮,黃金價格行情也呈現活絡的景象。 

特別是在原本就很偏好黃金的中國、印度兩國,不僅是因為個人投資家為了預防通貨膨脹而採取的避險措施,也因為對於歐元貨幣的不安情緒與偏離美元的潮流,使得黃金被視為安全的投資對象,購買黃金的趨勢也逐漸增強。 

用途廣泛的金屬,景氣只要一惡化,需求量就會減少,因此價格通常都會下滑。但是金與其他的金屬不同,它的特徵在於景氣前景如果變得難以預料,眾人反而會將黃金視為安全資產而大量購買,價格反而會上揚。 

除了珠寶飾品與投資用途 也用於汽車和半導體零件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金大多是製成珠寶飾品或是投資用的金幣;不過因為價格高漲的影響,反而使得珠寶飾品方面的需求呈現小幅度的滑落。另一方面,利用黃金易延展、抗鏽、導電性佳等特性的電子產業用途,用量則是呈現大幅度的成長。 

舉例來說,延展後厚度僅有0.02毫米的金便會用於汽車與半導體零件上。此外,假牙——也就是所謂的金牙之所以會用到黃金,就是因為金有抗鏽蝕的特性。 

Copyrightc 2011 book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upow2002&aid=6806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