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債時代:第一本看懂全球債務危機的書
2011/09/18 10:39:35瀏覽261|回應0|推薦0

全球陷入大債時代!你不能忽視的大趨勢!

  從現在到未來,債務問題將成為全人類關注的焦點。你自己、你上班的公司、你選出來的政府,全收陷入債務中!然後,就像我們在金融危機中所看到的,這些債務會被包裝、組合成各種「商品」,再賣回給我們!有一天,不但將拖垮欠債的國家,你我都將遭受波及!

  “一本絕佳的入門書,揭開金融危機與國家債務的真相!”

  作者約翰.蘭徹斯特和你我一樣,很想知道這場危機的來龍去脈,於是他跑去和各種人物打交道,包括不顧一切後果的銀行匪類、打瞌睡的主管機關、自滿的政治人物、吃人的放款者、借錢揮霍毫無節制的人、和無辜的旁觀者。

  結果,竟揭開了一個恐怖的事實:
  原來,當國家破產,你的帳戶裡有再多存款都沒用,都沒法從ATM領到錢!

  他用最白話的方式寫下這本書,為你全面解讀這場全球金融危機!
  深入而真誠地,寫給每一個想要瞭解怎麼一回事的人。
  不管你是投資者或納稅人,手上最好有這本書!

作者簡介

約翰.蘭徹斯特 John Lanchaster

  小說家、新聞記者、及惠特布萊德新作獎(Whitbread First Novel Award)和佛斯特獎(E. M. Forster Award)等的得主。生於漢堡,在東南亞長大;現居倫敦。

  他的書已經翻譯成20種以上的語言。他是《倫敦書摘》(London Review of Books)和《紐約克》(New Yorker)的固定作家,在《君子雜誌》(Esquire)上有個每月專欄。他定期為《紐約克》和《倫敦書摘》寫金融方面的文章。2008年1月,他的一篇文章「倫敦金融圈的子民」(Cityphilia)反省我們對倫敦金融圈的愛,發表在《倫敦書摘》上,文中根據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錯誤使用情形,預測將有全球性的崩盤發生,文章發表後,引發極大的論戰。

譯者簡介

林茂昌

  台大經濟系學士、美國西北大學管理科學碩士,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譯有《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敗部經濟學》《師父》《《黑天鵝效應》等作品。


  《商業周刊》7月搶先轉載!《中國時報》書評推薦!

  3大百萬超人氣部落客綠角外匯最前線林洸興《美元圈套》王伯達強力推薦!

  「銀行與金融業者在社會期待下,戴起鋼盔,衝向風險的槍林彈雨。當它們真的中彈倒下時,我們才會去想:或許,它們真不該向前衝。」

─知名財經部落客綠角推薦

  「衍生性金融商品與資本主義瘋狂造成光怪陸離的金融怪象,不再是華爾街富豪們專屬的遊戲。每個人都必須要徹底地了解現代金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才能在未來不安定的年代中趨吉避凶。」

─知名財經部落客林洸興推薦

  「比湯瑪士.哈里斯(Thomas Harris)的小說還恐怖!」

─知名驚悚小說作家妮基.法蘭齊(Nicci French)

  「用精準的眼光、清楚的表達、和新鮮的幽默來解釋現代資本主義的瘋狂。很棒的書。」

─約翰.歐法洛(著名電視主持人John O’Farrell)

  「這是當代金融瘋狂世界的路線圖,我們一直期待這麼一本書。約翰.蘭徹斯特這本好書的特性,剛好和本書的主題——《大債時代》——相反:簡單明白、策畫精美、沒有專業知識的讀者也看得懂——最重要的是,非常有趣。我鼓勵你們讀這本書。」

─威爾.塞爾夫(暢銷小說家Will Self)

  「無限機智,不過這機智是建立在堂堂正正的大憤怒和清清白白的道德上。這是一本很棒的導引書,讓讀者變成專家。」

─強納森.柯伊(暢銷作家 Jonathan Coe)

  「德文裡有個字,意思是當有人向你解釋時,你聽得懂,但解釋完,你就又搞不清楚了。很多關於全球債務的報導,都有這種效果:在閱讀這些文章時,你讀得懂,但讀完之後,馬上就不記得CDO、CDS、MBS、和烤起司三明治有什麼不同。《大債時代》不一樣。本書讓我們每個人都能瞭解,如何在這場困局中,知道自己的處境。」

─本書英文版推薦文

推薦序 歡迎來到債多不愁的世界  林洸興
推薦序 戴起鋼盔,衝向風險的槍林彈雨之後  綠角
前言  一個人人都在欠錢的時代 借來借去,結果會怎樣? 
第一章 那天,我的國家破產了  從提款機領不出錢的那一刻講起
第二章 這樣搞金融,太神了!借錢給別人,再也不怕被倒債了
第三章  房地產還能熱多久?  是誰讓我們都背上沉重房貸
第四章 忍者也能借錢   明明是糟糕的債務,卻成了誘人的投資
第五章 真的沒風險,快來借錢吧  埋藏於金融市場裡的地雷
第六章 政府呢?休眠中  我們如何走到無法無天的地步
第七章  夠了,我們不要買單!  大債連連,該怎麼辦?
謝詞/參考資料/附注




推薦序1

歡迎來到債多不愁的世界

  「如果你欠銀行一百萬,你的命運掌握在銀行手中;如果你欠銀行一百億,銀行的命運掌握在你手中。」

  這句話,原本是一則古老的笑話,很不幸的,這則笑話今天變成了全世界所有人的夢魘!

  衍生性金融商品,與資本主義的瘋狂,造成各種光怪陸離的金融怪象。這怪象如今已經不再是華爾街富豪們專屬的遊戲,就算你這輩子不碰投資,它還是會透過通貨膨脹,威脅你的存款安全,傷害你的工作機會,影響你的人生。每個人都必須要徹底地了解現代金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才能在未來不安定的年代中趨吉避凶。

  作者Lanchester是一名小說家、記者。在這本書中,用幽默的比喻與故事,精確地描述了今天這些艱深的金融把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對於毫無金融知識基礎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是絕佳的入門。

  這本書出版的時候,全球債市危機不但沒有被金融專家解除,相反的,還像難纏的癌症一般,轉移到過去被視為最安全的富裕國家公債上。要徹底解決這場債市災難,恐怕還需要熬上非常、非常久的歲月。

  債市問題會如此難解,原因就在於:債務與財富,是完全一體兩面的事。銀行有多少的存款,就會發放出接近等量的債務。當人們致力消除債務時,就表示世界上另一處存款,也會同時消失。如果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擁有大量存款,沒有債務,那只會導致兩件事發生:第一,銀行倒閉,第二,存款變廢紙,擁有糧食的,才是真正富人。

  正因為如此,全球債務在人類滅亡前,都很難消失,也不會因人們努力而大幅減少。它會透過通膨,金融危機的形式,偷偷消滅財富,達到新的均衡。當人們自以為創造神奇的高經濟成長,獲取財富時,實際上大多是扭曲風險,濫用信用餵養出新的債務怪獸。

  你我都不可能像本書最後一章的總結──喊一聲「夠了」就心滿意足。如何判別手中的財富,是否會突然變成有毒資產,提防自己遇到下一個金融騙子,已經是現代人生存的必備知識。這本書讀完之後,你將會對全球金融現況,有全新的認知!

林洸興

推薦序2

戴起鋼盔,衝向風險的槍林彈雨之後

  《大債時代》是一本討論全球債市危機的專書,讓讀者瞭解危機發生的原委。但這本書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於作者對這次事件的精闢分析。

  許多分析債市危機的書,大多將矛頭指向不負責任的金融業者,或是管制失當的金融體系。但本書作者在最後一章直接點出了關鍵:「信用與資產泡沫,沒有大家的加入,不會無端發生。」換言之,我們,正是禍首。

  為什麼?

  銀行與金融機構為什麼要無止盡的追求獲利?就算它們很清楚,自己在現代經濟體系位居樞紐位置,應小心維持營運上的順暢。但在金融海嘯前,歐美銀行卻不斷擴增槓桿比率,研發出各種艱深難懂的衍生金融工具,以迎接更大的風險,做為更多獲利的基礎。它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有壓力。這些銀行與金融業者,大多是股東持有的上市公司。有哪位股東不要求公司營運成長、擴增獲利?想像一下,當別的銀行全都在這樣賺錢時,你是一位保守的銀行CEO,跟股東說,「這樣賺錢,恐怕不太好」,你認為自己能否保住職位?

  不論何種產業,我們都在追求不斷的獲利,不斷的成長。銀行與金融業者在這樣的社會期待下,戴起鋼盔,衝向風險的槍林彈雨。當它們真的中彈倒下時,我們才會去想:或許,它們真不該向前衝。

  在這本書裡,作者用非常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了這場危機究竟是如何發生的。譬如,作者透過一份假想的資產負債表,向外行的讀者解釋,為什麼今天的銀行在本質上是一門高槓桿的生意。從這裡,再接著導引讀者看到,我們的銀行愈來愈會賺錢,不是因為他們有任何進步,而只是因為他們賭很大──下了更大的賭注,將槓桿比一路向上拉。作者也讓我們看見,金融業者如何藉由複雜的財務工程,將本質是「次級」貸款者的房貸,變成AAA 級的債券工具。
心中「不知足」的這把火

  更重要的是,作者指出,我們不僅如此要求企業,也這樣要求自己。我們希望自己的收入不斷成長,不斷的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追求下一份更高的薪水、更好的享受。快樂永遠是下一次加薪,下一次旅行,下一次購物。我們從不滿足於自己已經所有的。

  我們的整個社會,都全神灌注在「金錢至上」的唯一理念中。有了錢,還要更有錢。賺了錢,還要賺更多。這,就是引起全球債市危機的背景心態。這不是金融業才有的心態,這是受到這次債市危機波及的國家,其社會與國民的共同心態。

  馬克吐溫曾說過,「缺錢是萬惡淵藪(The lack of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現代已開發國家的多數人民,已經享有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的富足。但幾乎每一個人都仍在追求更多的收入,與更好的物質享受。我們其實並不缺錢,我們只是認為自己錢不夠多。

  想像一下,有一個人在四、五十歲的年紀,有一天突然心臟病發作。雖然事後幸運地復原了,但發作那一霎那心痛如刀剮,讓他以為自己就要離開人世的瞬間,卻讓他看清了人生的目的。從此以後,他過著更健康的生活,更珍惜與家人與朋友相處的時光,更知道拿一些時間來做自己覺得真正重要的事。一次健康上的小打擊,卻讓他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快樂踏實。

  作者將這次的債市危機,比擬為人生中的這麼一次心臟病。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追求,已經讓許多人忘記經濟的目的是要帶給人們更快樂的生活,而不是永無止盡的壓力。

  這次,是一個反思的機會。日後人類經濟會如何發展,有很大一部份,將取決於我們在這次「心臟病發作」後,做了那些改變。不知足,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不知足,卻也可以是貪婪的委婉說法。就像一把火,能照亮大千世界,也可以焚燬廣廈高樓。我們如何處理心中不知足的這把火,將決定它究竟是好用的工具,或是兇猛的禍害。

綠角

§內文1

那天,我的國家破產了 
從提款機領不出錢的那一刻講起
 

芮可.史黛芬德(Rakel Stefansdottir)是一名年輕的冰島女孩,在英國布萊頓(Brighton)的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攻讀藝術與文化管理碩士。二○○八年十月初,她把金融卡插進提款機,想要領錢。 

但螢幕顯示,裡頭沒錢了。芮可搞不懂為什麼會沒錢。到英國讀碩士之前,她已經在劇場工作了好幾年,銀行裡有足夠的存款。前一天,她才刷卡付了第一學期的學費。「我知道提款機的連線要透過跨大西洋的電話線路,有時候線路會有問題,所以當時我以為,應該是這個原因,」她說。 

我們都有過從提款機領不到錢的經驗,因為我們的戶頭裡沒錢了。但是那一天,芮可和數以千計的冰島人的遭遇卻很詭異,而且令人不安。因為她之所以領不到錢,並不是因為她「戶頭」裡沒錢,而是因為「銀行」沒錢了。 

事實上,不光是銀行沒錢,她的卡之所以不能用──簡直是《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裡才會有的情節──是因為冰島政府把錢花光了!十月六日,瀕臨破產的冰島政府,宣布把銀行關閉並凍結任何資金外流。芮可用她的信用卡付清學費的隔天,冰島克朗(krona)就崩盤了,於是她所要支付的金額,一口氣暴增了40%。 

芮可直到三個星期之後,才能再度動用她的銀行戶口。但就算可動用,那時候她帳戶裡的存款已經無法支應她的學費了。現在的她,被迫放棄原先的求學計劃,回到雷克雅未克的家裡,也沒有工作。「我們那個前政府最讓我生氣的是,」她說:「他們毫無羞恥心。」 

他們把金融商品包裝成一種天然資源 
當一個國家的銀行搞砸時,就會發生這種事。冰島案裡的某些細節非常奇怪:基本上,一小撮非常有錢有勢的人,互相把資產買來買去,創造出一個假財富的怪泡沫。「三、四十個人所幹的好事,由全國人民買單,」一名雷克雅未克的計程車司機對我這麼說——而我還沒碰到不同意這個說法的冰島人。 

但儘管只有一小撮的人要為這場泡沫負最後的責任,整個國家卻已經被拖下水了,因為,便宜信用的巨浪把冰島吹捧成經濟仙境;銀行,則是這個過程的核心。冰島的銀行部門在過去一直是國營,直到二○○一年主張經濟自由化的獨立黨(Independent Party)才把它民營化。而在民營化之後,出現了爆炸性成長——假的成長,但具爆炸性。一個人口三十萬的國家,除了地熱和漁獲之外毫無天然資源,卻突然發展出一個龐大的銀行部門,其資產是整個經濟體的十二倍之多。該國的硬幣以魚於圖案,應該就是一個警訊:五毛錢的是一隻螃蟹,一克朗的是鲑魚,十克朗是一群柳葉魚,一百克朗是一條鰈魚。數一數硬幣,你會覺得:冰島人對魚還真是內行;但對於銀行業,恐怕就不行了。 

但沒人注意到這點。信用是如此便宜,幾乎等於免費。我和華格羅.布拉格森(Valgareur Bragason)談過,他是一名泥水匠,買了二棟房子和一塊地,只和銀行談不到十五分鐘,就貸到三筆款子,總計約六十萬英鎊(約三千六百萬台幣)。其中一筆貸款並不是用冰島克朗計價,因為克朗的利率很高,而是用五種不同的外國貨幣做成一籃貨幣來計算利率的。 

這麼做聽起來似乎很瘋狂,但這個新世紀之初的冰島和其他地方,個人金融的傳統規則已經被束之高閣了。是的,這裡和其他地方一樣,許多消費者和貸款人缺乏責任感;而這種缺乏責任感的行為,還會受到鼓勵。在整個自由經濟的世界裡,銀行把不負責任金融視為有價值的商品,幾乎等於一種天然資源,要加以呵護和培育。 
Copyrightc 2011 book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詳細介紹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vip--af000015806/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0768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upow2002&aid=5650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