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09.11.09最美麗的砂卡礑步道漫遊
2009/11/10 21:07:44瀏覽540|回應1|推薦18

砂卡礑步道是太魯閣國家公園鄰近太魯閣遊客中心的大眾化步道,從入口處到三間屋全長約4.4公里,倚傍著砂卡礑溪而行,砂卡礑溪則是立霧溪入海前最後的支流,短短16公里的流路中,形成峻秀的峽谷地形,儘管氣勢不如立霧溪的太魯閣峽谷壯闊,但清澈的溪水、美麗的岩石褶皺及鬱鬱的森林,讓砂卡礑步道兼具景觀與生態之美。


  砂卡礑溪切山成谷,形成陡峻的峽谷地形,溪床上盡是鋪滿大大小小的壘石,其中以大理石與片麻岩最多,碧藍湍急的溪水滑過溪床,與溪石合奏出清亮的自然樂音,而溪水也將岩石琢磨得圓滑柔美。岩石褶皺在兩岸山壁和溪中岩石上形成一幅幅抽象壁畫,任人欣賞想像。


  砂卡礑步道海拔約60公尺左右,屬於陰濕的河谷地形,植物生態上卻呈現出乾濕兩型的特色。在坡度較緩的地方,土壤堆積較深厚,溫暖潮濕,因此容易形成高大且層次豐富的森林,樟科楠屬及桑科榕屬的植物是優勢的樹種,常見的有樟樹、大葉楠、大葉釣樟、雀榕、稜果榕、幹花榕、澀葉榕、白肉榕、水同木等,此外還包括茄苳、江某、九芎、紅皮、青剛櫟、紅淡比等,在巨木下則是一些較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坡度較陡的岩壁上,土壤不易堆積,且較為乾旱,不容易長出高大的植物,在這種環境中,只見一些低矮的植物攀附在岩石表面,或有的則是緊抓著岩縫而生,這類植物一般比較耐乾旱,即是岩生植物。


  台灣蘆竹、沿階草都是砂卡礑步道中常見的岩生植物。由於森林茂密,溪水清澈,因此正好提供動物良好的棲息環境,魚類、蝦、蟹、水生昆蟲、蛙類等是溪中的主角,溪床上則常可見到鉛色水鶇、紫嘯鶇、河烏等溪流鳥類流連覓食;步道上昆蟲、蝶類、蛇類、山鳥,偶而還可見到台灣彌猴等哺乳動物,使砂卡礑步道處處展現生機。


  砂卡礑步道平緩易行,除了可沿途觀察自然之外,步道全線亦設置多座大小觀景平台,可以隨時停下腳步在平台上小憩賞景,一路上也有潺潺水流激盪溪石的美妙樂音相伴。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tai035321465&aid=3485351

 回應文章

Bled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豐富
2009/11/11 09:16

好豐富的生態環境

值得讓人一遊


淇松仔(ttai035321465) 於 2009-11-11 22:03 回覆:
是台灣最美麗的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