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漫遊嘉義東石外海移動的國土外傘頂洲分享103.09.13
2014/10/10 18:28:46瀏覽805|回應0|推薦2

 今日新竹市東區前溪社區發展協會社區觀摩活動要前往嘉義東石港目睹體驗即將消失的國土~外傘頂洲。首先從搭乘東石港搭乘觀光遊艇出海。
外傘頂洲最早以前位於雲林縣口湖鄉的外海,目前已經漂流到嘉義縣東石鄉
沙洲愈來愈小~逐漸消失中, 所以趁著還沒消失之前~趕快來去看看吧

東石港海上交通觀光漁船

                     船上的設施很簡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東石港海上觀光漁船阿水船長解說導覽

海上觀光漁船遠眺東石港風光

從觀光遊艇近觀東石港景色

航行時間單程約50分,大家都要光著腳ㄚ下船

打赤腳在柔細的沙灘上散步是超浪漫的事...

只要拿那根扒子往淺沙裡一扒就能扒到文蛤!外傘頂洲合影

      在沙洲上走過必留下很深的腳印,光著腳ㄚ走路非常舒服,真的是天然腳底按摩

 

外傘頂洲,又稱外傘頂沙洲外傘頂汕,是台灣沿海最大的沙洲,現存面積約100公頃,因形狀似得名。行政劃分上屬雲林縣口湖鄉,不過如今絕大部份位於嘉義縣東石鄉外海約10公里處,主要由濁水溪的泥沙沖積而成,是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景點之一。[1] 近年來由於河川興建攔砂壩,導致沙源減少而逐漸縮小,嘉義沿海也因此逐漸失去屏障。洲上現已無常住人口[2],有一座燈塔塭港堆燈塔。

外傘頂洲原位於台灣雲林縣臺西鄉外海,在20世紀初才開始受地方政府注意。1914日治時代,日本人在此首次設立燈塔,惟沙洲地基不穩,六年後即倒塌。不論在日治、光復初期、1988年等時期,其管轄政府都曾實施植林固沙的計劃,但均告失敗,仍無法阻止漂沙移動。 在1984年資料中,退潮時外傘頂洲面積約1000公頃,漲潮時約200餘公頃,南北長10餘公里,此後不斷縮小。

民間趣談中,相傳清代外傘頂洲有幾十戶人家定居,且有一條大街,但到了國民政府戒嚴時代,則是幾無人居,甚至被地方政府視為包袱,雲林縣(口湖鄉)及嘉義縣(東石鄉)均不願接掌,最後兩地各派出鄉長被叫到省政府去,用猜拳來決定誰屬,結果雲林縣口湖鄉鄉長輸了,自此外傘頂洲劃歸雲林縣。

外傘頂洲移動的國土留影

外傘頂洲受到波浪沿岸流東北季風影響,平均每年往西南方向漂移6070公尺,被稱為「移動的國土」。

中山大學研究資料顯示,以20年為單位,在1962年至1982年、1982年至2002年間,外傘頂洲分別被侵蝕流失520公頃547公頃的沙洲,現存者僅100餘公頃;此外,1982年沙洲上2公尺以上的沙體還有5200萬立方公尺,但在強烈東北季風作用下,2000年以後幾乎刮除殆盡,只剩平坦沙洲。學者研判,如不設法保固,未來「移動的國土」可能將成為「消失的國土」。

在沙洲上停留約40分後,就準備搭船返回東石漁人碼頭。

搭船返回東石漁人碼頭

外傘頂洲與嘉義縣海岸之間的水域被稱為東石潟湖,因外傘頂洲的屏障形成平靜的廣大淺水海域,目前是台灣主要蚵仔(牡蠣)養殖區之一。據嘉義縣政府統計,嘉義沿海蚵仔年產量約7000公噸,約佔全臺灣產量50%,產值新臺幣91000多萬圓,且全臺灣90%的蚵又都在東石加工取肉,東石鄉民小至小學生、大至七、八十歲老人都會剖蚵,為地方重要經濟來源。

             航程中航道兩旁,有數不盡的漁民們搭蓋的養蚵架、蚵棚

船上的新鮮蚵海鮮品嘗體驗

觀光遊艇上卡拉OK歡唱

東石漁人碼頭景觀

東石漁人碼頭美麗的夕陽餘暉

夕陽西下金黃色的東石港

難忘的嘉義東石移動的國土外傘頂洲體驗圓滿成功平安完成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tai035321465&aid=1805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