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要只是忍著不說...
2012/08/16 13:39:44瀏覽179|回應0|推薦1

不要只是忍著不說...

 

『五塊錢的誤會』談人際關係,希望大家用心來體會文中的含意,想想自己是不是常遇見這種『想說,但礙於面子又不好意思說』的情形?

有一位影劇界的朋友告訴我一個生活小插曲...某次錄影她~~打電話叫了無線電計程車回家,下車時計費表上顯示的是一百八十元,她拿出兩百元給司機,司機默默的收了。以台北市的計費標準,表上加十五元等於車費,她稍微等了一下,以為司機會找五元給她,但司機一點動靜也沒有,她想,算了,才五元嘛,就拉開車門下車了。

   關上車門的那一剎那,她才恍然想起自己是叫無線電車的,按規矩需再加叫車費十元,是她還欠司機五元才對。於是她又敲敲前車窗,趕緊把五元再遞給司機。

   司機冷冷的搖下前車窗來,說:「哼,虧妳想到了,不然我還以為,連妳這樣一個名人,也想貪我五塊錢的~~小便宜!」

  雖然誤會是化解了,但我這個朋友心裡老大不舒服,她說:「他為什麼不直接告訴我,我少給了他五元呢?」

在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五元,在這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是不是有些時候,我們像那個司機一樣,無聲的在忍耐著某個人的作為,而事實上,我們的沈默反而誤解那個無辜的人,讓他根本不知道哪裡得罪了你?你心裡因為這樣不舒服,他的名譽也因而受損。為什麼你不說出口呢?很多類似這種「五塊錢」的問題,影響了我們的朋友情誼、愛情品質、人際關係,甚至人的情感......

   婆婆嫌媳婦洗的碗不乾淨,怕變成壞婆婆,隱忍不說,自行把媳婦洗過的碗再洗一遍──媳婦當然老大不高興。

   覺得媳婦的菜不順口,硬把每餐攬來自己弄,背地裡又感到自己好委屈。

   辦公室亦然,你雖然喜歡助人,但因別人搞不清楚你「助人」的尺度為何,常做出你認為過份的要求,你默默做了,卻咬牙切齒在心裡,在別的同事面前對他表示不屑,也是常有的辦公室情事。

忍,不一定都是美德。除非你忍了就忘了,但有幾人能夠呢?

我們想認虧了事,不願表達自己的看法,但在無意間,我們卻以成見,傷害了彼此的關係,或無辜者的名譽。

「不知者無罪」,如果對方並不知道他哪裡得罪你,你的忍耐,只會造成心理受損而已。

忍耐人的時候,臉色通常很難好看,如果你忍耐的對象是自己很親密的人,他的情緒和你們的關係,一定受損得更厲害!!

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天深夜,我沿著一條燈光昏暗的小徑走回家。經過一片厚厚的叢林,我突然聽到有人掙扎喘息聲。我慌亂地停下腳步,仔細的聆聽。果然沒有錯,那是兩個人悶著頭在扭打的聲音,間或夾雜著衣服撕裂聲。我立刻明白,就在這咫尺之遙,一個女人被襲擊了!

我開始想,到底我該不該介入這個事件當中?我一面擔心著自己的安危,一面詛咒著為什麼今天晚上要選這條小路回家。如果我也成為另一個犧牲者怎麼辦?是不是我該跑到附近的電話亭打電話給警察就算了?

  那個決定的過程好像永無止境,但實際上花不了幾秒鐘,而且我聽的出來那個女孩的呼吸掙扎聲越來越微弱了。我知道我一定要有所行動。我怎能袖手旁觀,就這樣溜之大吉?不行!

我終於下了決定。就算是冒著生命的危險,我也決不能讓那個不知名的弱女子受到歹徒侵犯。

我不是勇敢的人,我也不是身手矯健的人,我更不知打那兒來的道德勇氣與力量,我只知道當下我下了決定幫助這個弱女子時,我就變的孔武有力了。

我立刻衝到叢林後面,將歹徒從那個女人身邊拉開。我們兩人扭打成一團,倒在地上滾來滾去。

   最後,歹徒終於放棄,跳起來逃走了。我氣吁吁地爬起身來,那個蹲踞在黑暗之中的女孩仍然在啜泣,我看不清楚她的長相,只曉得她在不停的發抖。我不想再嚇壞她了,我跟她保持了一段距離,慢慢的說:「好了,那個人已經走了,你現在安全了。」

接著是一段長長的沉默,然後我才聽到她開口了,帶著不可思議的驚訝:「爸爸!是我呀!」然後,我最小的女兒凱薩琳在那片叢林之中站起身來。許多人懷疑做了好事不一定有好的回報。

    我們也常聽人說:「好心沒好報!」同時也似乎有許多案例在支持這個論點。在這個故事當中,男主角冒著生命危險去援助一個受侵襲的不知名的弱女子,結果他救回的是他自己的女兒。

    在這個父親下了救人的決心之時,他變成不可思議的孔武有力。按照常理來說,他決不可能打敗那個強暴犯,但是他勇敢的決心,使他獲得不知從何而來的力量,贏得了勝利。

   我們其實不需要去想做了好事是不是就會有回報,就像這個父親一樣,他為陌生人做了一些好事,結果回報的卻是他自己。

我不能用聖水洗淨人的罪業;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無法移植給別人;只能用真理進行教化使人們自脫。轉戴自網路值得推薦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bn235&aid=5967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