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四十四、風波再起:太平公主、李隆基之爭 (上)
2013/12/29 10:25:00瀏覽25|回應0|推薦0
「唐隆之變」後,睿宗繼位。正當朝政逐漸得到改善的時候,宮中卻已再度蘊釀另一場的風波。

原來太平公主以太子李隆基年少,加上為人英武,希望睿宗改立闇弱者為太子,好讓她得以繼續左右朝政。

太平公主以太子年少,意頗易之;既而憚其英武,欲更擇闇弱者立之以久其權。(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為達到改易太子的目的,太平公主到處散播流言,高呼「太子非長,不當立」。

數為流言,云「太子非長,不當立。」(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這些流言很快傳入睿宗耳邊,睿宗於是下令朝野內外一律禁止散播此類流言。

己亥,制戒諭中外,以息浮議。(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太平公主的第一步不得要領,其於是採用第二步:收買太子的左右以作為自己的耳目,時刻窺伺太子的一舉一動。太子稍有過失,立即向睿宗稟報,以促使睿宗改易太子。李隆基後來知悉此事,心中感到極為不安。

公主每覘伺太子所為,纖介必聞於上,太子左右,亦往往為公主耳目,太子深不自安。(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太平公主這一步明顯取資於當年武則天的做法。

景雲二年(辛亥,公元七一一年)春,正月,太平公主又和益州長史竇懷貞等結為朋黨,打算利用地方力量對太子造成不利(因太子李隆基熟悉羽林眾將士,太平公主不易爭取羽林軍的支持,其只好和地方實力聯合)。

太平公主與益州長史竇懷貞等結為朋黨,欲以危太子。(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太平公主更派其婿唐晙邀請韋安石至其府第,商談合作,惜被安石拒絕。

使其婿唐晙邀韋安石至其第,安石固辭不往。(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韋安石為人耿直,時人稱之為真宰相。他堅定不移地支持太子李隆基,惹得太平公主極為忿恨。太平公主借故陷害安石,幸得郭元振援救,安石才倖免於難。

上嘗密召安石,謂曰:「聞朝廷皆傾心東宮,卿宜察之。」對曰:「陛下安得亡國之言!此必太平之謀耳。太子有功於社稷,仁明孝友,天下所知,願陛下無惑讒言。」上瞿然曰:「朕知之矣,卿勿言。」時公主在簾下竊聽之,以飛語陷安石,欲收按之,賴郭元振救之,得免。(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除了韋安石,太平公主又打算拉攏宋璟等人與自己合作,宋璟亦不接受。

公主又嘗乘輦邀宰相於光范門內,諷以易置東宮,眾皆失色,宋璟抗言曰:「東宮有大功於天下,真宗廟社稷之主,公主奈何忽有此議!」(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為免日後皇位繼承出現紛爭,宋璟、姚元之於是暗中與睿宗相議對策。

璟與姚元之密言於上曰:「宋王陛下之元子,豳王高宗之長孫,太平公主交構其間,將使東宮不安。請出宋王及豳王皆為刺史,罷岐、薛二王左、右羽林,使為左、右率以事太子。太平公主請與武攸暨皆於東都安置。」(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細看姚元之等人的主意,其內容不外乎下列三點:

(一) 外調宋王李成器及豳王李守禮為地方刺史。

(二) 罷免岐、薛二王的左、右羽林軍,改組為左、右率,直接聽命於太子李隆基。

(三) 將太平公主及其丈夫武攸暨安置於東都,遠離關中權力核心。

對於(一)、(二),睿宗似無異議。可是,對於(三),由於睿宗先後已痛失多位親兄弟,加上人到中年,不免特別珍惜自己尚在人世的親人。其於是曰「朕更無兄弟,惟太平一妹,豈可遠置東都!」。

上曰:「朕更無兄弟,惟太平一妹,豈可遠置東都!諸王惟卿所處。」(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睿宗的強烈反對,使得太平公主尚不致被遠置於東都洛陽。然而,太子李隆基得以直接掌控禁軍,這無疑已為太子給予了最好的保障。

乃先下制云:「諸王、駙馬自今毋得典禁兵,見任者皆改它宮。」(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張說後來建議由太子監國,姚元之稱讚其主張乃「社稷之至計」。睿宗於是同意。

頃之,上謂侍臣曰:「術者言於五日當有急兵入宮,卿等為朕備之。」張說曰:「此必讒人欲離間東宮。願陛下使太子監國,則流言自息矣。」姚元之曰:「張說所言,社稷之至計也。」上悅。(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結果,自景雲二年(辛亥,公元七一一年)二月開始,宋王等人被外調為地方刺史。

二月,丙子朔,以宋王成器為同州刺史,豳王守禮為豳州刺史。(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岐王李隆範、薛王李隆業改任左、右衛率。

左羽林大將軍岐王隆範為左衛率,右羽林大將軍薛王隆業為右衛率。(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至於太平公主,則被安置於蒲州。

太平公主蒲州安置。(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太子李隆基於丁丑開始監國。

丁丑,命太子監國,六品以下除官及徒罪以下,並取太子處分。(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對於姚元之、宋璟之謀劃,太平公主終於知道。她大為憤怒,前往找太子李隆基理論。隆基恐懼,只好上奏姚元之、璟離間姑、兄。姚元之、宋璟後來被貶為申州刺史、楚州刺史。宋王、豳王亦得以重返宮中。

太平公主聞姚元之、宋璟之謀,大怒,以讓太子。太子懼,奏元之、璟離間姑、兄,請從極法。甲申,貶元之為申州刺史,璟為楚州刺史。丙戌,宋王、豳王亦寢刺史之命。(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適逢罷廢「斜封官」的政令被中止,太平公主因而得以保存在朝中的勢力(「斜封官」多由武則天、韋后、上官婉兒一手提拔,太平公主又和武則天、上官婉兒等人閞係密切,「斜封官」因此可被太平公主吸納成為其在朝中的勢力)。

殿中侍御史崔蒞、太子中允薛照素言於上曰:「斜封官皆先帝所除,恩命已布,姚元之等建議,一朝盡奪之,彰先帝之過,為陛下招怨。今眾口沸騰,遍於海內,恐生非常之變。」太平公主亦言之,上以為然。戊寅,制:「諸緣斜封別敕授官,先停任者,並量材敘用。」(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太平公主重拾主導權,其於是把太子陣營的劉幽求拉下馬。

中書舍人、參知機務劉幽求罷為戶部尚書。(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韋安石、李日知雖代掌姚元之、宋璟原來的職務,但在太平公主的左右下,朝政「自是綱紀紊亂,復如景龍之世矣」。

以太子少保韋安石為侍中。安石與李日知代姚、宋為政,自是綱紀紊亂,復如景龍之世矣。(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柳澤曾上疏要求廢除斜封官,但收效不大。

前右率府鎧曹參軍柳澤上疏,以為:「斜封官皆因僕妾汲引,豈出孝和之意!陛下一切黜之,天下莫不稱明。一旦忽盡收斜,善惡不安,反覆相攻,何陛下政令之不一也!議者咸稱太平公主令胡僧慧範曲引此曹,誑誤陛下。臣恐積小成大,為禍不細。」上弗聽。澤,亨之孫也。(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

朝政全為太平公主所影響,睿宗的措置失敗了。而太子李隆基的處境亦日趨險峻。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8803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