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六四三十二周年,我們仍然銘記
2021/06/04 00:21:36瀏覽104|回應0|推薦0

去年六四,因為疫情,集會被禁止。今年疫情稍為緩和,但集會仍不獲批,連紀念館都開不到。支聯會將被取締,維園再無燭光,標誌著香港變得不一樣,儘管這絕非剎那間的事,目睹箇中變遷,多少有點唏噓和感慨。不知司徒老先生泉下有知,對當下香港作何感想?

關於六四的詳情、細節,可以寫一部大書,《維基百科》也有不少資料,值得一提是兩年前由一位中學教師許偉恒所撰寫的《六四十問》,此書是筆者暫時發現最詳實研究六四真相的著作,值得一讀。特別是當權者有意令群眾淡忘,我們更應該守住這份歷史記憶。只有銘記歷史的教訓,一個國家、民族才會有進步,扭曲、篡改歷史都是掩耳盜鈴的表現。

看待六四,我們不必採取「仇必仇到底」的態度,亦無需像建制派般動輒搬出「國家發展一日千里」。中國大陸過去數十年的經濟發展成就,我們是承認的,問題是,這個國家也有做錯的地方,1959 – 61 年的大飢荒、十年文革乃至六四血腥鎮壓,凡此種種,俱涉及無數寶貴性命的犧牲,是因為中共領導人無知和冷血的決定,造成如斯結果。文明大國,該直面歷史的醜陋,加以改過、懺悔,重新出發,而非文過飾非,偏偏中共數十年如一日,始終不肯對當年傷害過的人命、拆散過的家庭予以懺悔、道歉,敢問一個國家有文明的路不走,專做無賴,教人如何愛?越愛只會越反感,這是道德層面的問題,有沒有尊重每個人獨一無二的生命的問題,非關經濟發展成就的事。

德國在二戰大規模殺害猶太人,戰後德國人對這段歷史採取什麼態度?不是篡改扭曲,而是用自己最真心的懺悔,最誠摯的行動,來懇求猶太人原諒。前法國總統奧朗德說得好:「只有承認歷史,才能建設一個更好的未來」,可惜中共不明白。

新一代年青人可能對六四再無痛感,但試想 721、831 有朝一日被淡化、遺忘,我們又可不可以接受?

嚴耕望是專技型史家,甚少談論政治,六四發生後,他也忍不住說:

「六四學運」本不應是嚴重問題,學運對政府的要求並不高,若政府能夠開明與溫和,這是很容易解決的。李鵬與學生領袖對話不歡而散,形勢轉壞。趙紫陽到天安門誠懇地勸學生結束絕食,形勢又轉好。但想不到當天晚上,政府態度大變宣佈採用大力鎮壓的方式,形勢變得不可收拾。

(鄧小平由救世主的形象轉變為萬人唾罵的屠夫……在歷史上,做皇帝做久了必出毛病,鄧小平也跳不出這框框……(官德祥<我印象中的嚴耕望教授>)

另一史家羅夢冊甚至表示,六四對他的病情帶來重大打擊 (官德祥<羅夢冊教授的生平及其歷史應然論>)。

兩位教授都來自新亞研究所,以弘揚中國文化為己任,卻不齒中共在六四的所作所為。

真正愛國者果真會叫人不談論、不悼念六四?這些不是愛國者,是賣國賊!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63484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