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0/04/22 01:06:36瀏覽151|回應0|推薦0 | |
電視劇《打天下》在 ViuTV 熱播,主題曲《千億個或許》由 Anson Kong 江𤒹生作曲兼主唱。說起江𤒹生,大家或者不知是誰,但說他是男子組合 MIRROR 的副隊長,大家可能會有印象。 《打天下》以日本空手道為題材,Anson Kong 也是年青英俊,容易令人聯想到二十年前,即千禧年的《撻出愛火花》。《撻出愛火花》的題材是日本柔道,而當年的謝霆鋒亦英俊不凡。有趣是,《撻出愛火花》的主題曲也是謝霆鋒主唱,叫做《天空這麼大》。比較《天空這麼大》和《千億個或許》,雖然兩首歌的曲式都是正能量、賣青春熱血,但歌詞所表達對青春的理解就大不相同。如果《天空這麼大》是反映千禧年的年青人心態,《千億個或許》就是反映今時今日 2020 年年青人的心態。這是非常有意思。 我們先看《天空這麼大》的歌詞: 勿論勝或輸 我有一個理想世界 若到達 最高的境界 「但是我樂於,用自己的觸覺加構思」、「我有一個理想世界,我有一套自創見解」,簡單講,就是要自己話事,自己做老闆。 成敗得失,在自己作主宰之下,都變得微不足道。最緊要是「任何事情做到最好,感覺最佳」。 最後一句「能夠躍進自由地帶」清楚點出全首歌的核心,求不受約束、不受干預、「不要教我做事,我有自己一套」,正是千禧年年青人的心態,也是那個年代對青春的詮釋。這亦和叱吒 903 九十年代重視原創音樂、講究青年要別樹一格一脈相承。 可是,看看《千億個或許》的歌詞,隱然有種擇善固執的情懷: 跌傷摔倒百千次 這裡劃開成年人和年青人的分別。 成年人混世界久了,顧面子,講經驗。年青人剛好相反,不介意面子,也不懂世故,是,是會吃虧,但我就是「始終想試」。 這個「想試」不是任意去想、反叛式的我有我自己一套,而是針對成年人醜陋的一套予以衝破、打開。此是去惡揚善,讓光明重臨大地。 白與黑 積重難返,要擺脫成年人那一套,談何容易?最可悲是,跟從成年人那一套,擺出副假面,言必稱「work 唔 work」,似乎比較容易飛黃騰達,反之則窮困潦倒,落得個「廢青」的罵名。 但即使如此,「縱要空手去」,我仍要紥好馬步,不後退。此表現出堅定不移的決心。外境可轉得對自己極不利,但無礙我意志之堅固,這與孔子「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是相通的。 錢穆辦新亞書院,新亞校歌就有「手空空,無一物,路遙遙,無止境。亂離中,流浪裏,餓我體膚勞我精。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千斤擔子兩肩挑,趁青春,結隊向前行。」錢穆對青年人的期許、對青春的理解,竟與 Anson Kong 這首歌不謀而合。 無後顧的追 無懼會粉碎 因為有了堅定不移的決心,所以能夠「無後顧的追,無懼會粉碎」。外邊境物不能左右,所以可「堅守赤地」、「不必失據」。 浪再高 除了有堅定不移的決心,還要有修為,勿因遇到困難半途而廢,要「不急躁」,要「企好」。青春所為何事?就只是要人磨練出決心和迎難而上的修為而已。 有決心,能迎難而上,就會有好結果嗎?天曉得。既然不能確知,又何必多想?做好眼前事不是更重要嗎? 無後顧的追 無懼會粉碎 奧義還未學會吧 燃盡了雙腿 投入到粉碎 成年人不會說粗口,但會自怨自艾、會認命。年青人會說粗口,但粗口只是一時宣洩內心不甘,然後又會繼續「投入」、「握拳」、「撐起再面對」。兩者相比,後者明顯積極得多,亦頑強得多。 跟《天空這麼大》籠統講要有自己的主見、要由自己把事情做好迥異,《千億個或許》視青春為一場大修練,修練堅定不移的決心,也修練遇到困厄仍然立定自己重新出發的韌勁,從而開出世故、圓滑、重眼前利益的成年人所開不出的一片新天地。 有意無意,這首歌彷彿與過去六個月在前線齊上齊落的手足的精神相呼應,竊以為此乃今時今日 2020 年年青人的普遍心態。 兩代青年,很難說哪一代比較好,但從境界意態看,毫無疑問,現時這一代青年,是高一層。他們不是負面地反叛、標奇立異,而是正面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拼命去爭取,真是「燃盡了雙腿,投入到粉碎」。以前那一代做不到,至少香港變壞了,很多千禧年成長的,都選擇去外國,不願再構想、爭取一個美麗的香港。 純以歌論,《千億個或許》絕對是上乘之作,Anson Kong 唱得很好,很熱血。 再從流行文化的角度論,《打天下》也好,《千億個或許》也好,兩者都不約而同打破了大台的單一、乏味的造劇造歌模式。原來劇集是可以勵志的,歌還是原創的好。此為一大進步,比固步自封「食老本」好得多。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