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大地恩情》歌詞
2019/12/11 00:27:26瀏覽957|回應0|推薦0
《大地恩情》是 1980 年麗的電視劇《大地恩情》主題曲,黎小田作曲,盧國沾填詞,關正傑主唱。盧 sir 的詞特別值得細味。

「河水彎又彎,冷然說憂患」,妙在「冷然」,河水彎彎曲曲地流,彷彿對人世間的憂患全不在意,態度超然、冷淡。

「別我鄉里時,眼淚一串濕衣衫」,這兩句跟上兩句作對比。河水無情,人卻有情。因為有情,所以會不捨,會痛苦傷心。佛家以人為有情眾生,此處也隱含這個觀念。

「人於天地中,似螻蟻千萬」,「螻蟻千萬」象徵卑賤,死了也不覺可惜。世間人類何其多,一個個體僅為茫茫人海的其中一分子,焉能不卑賤,不被忽視?

「獨我苦笑離群,當日抑憤鬱心間」,人雖卑賤低微,但能選擇,即顯珍貴。從茫茫人海裡逃離出去、撤離出去,便是選擇。因不從眾而卓然自立,「獨」在所難免,又需要自我開解,故有「苦笑」。至於人為何有那麼大動力「苦笑離群」?原來是為了一個情字,「抑憤鬱心間」,遂迫於無奈離開故鄉。

「若有輕舟強渡,有朝必定再返」,「強渡」才返,即是返還無期。

「水漲,水退,難免起落數番」,三句皆寫離鄉別井後的景況。「水漲」指遇順境、得意,「水退」指遇逆境、失意,順逆得失循環往復,故曰「起落數番」。

「大地倚在河畔」指故鄉永遠都在,等待自己歸去,有懷鄉之心。

「水聲輕說變幻」指時間一天天流逝,變化秒秒在進行。

「夢裡依稀滿地青翠,但我鬢上已斑斑」,如上所述,現實返還故鄉無期,只好透過夢境達成。夢裡故鄉依舊,我呢?「鬢上已斑斑」,我已被歲月磨蝕、摧殘,不再是當初離鄉的我了。這裡頗有賀之章<回鄉偶書>的味道:「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為了成就真正的自己,令自己過得有尊嚴,不惜忍痛離鄉往外闖,返還無期,竊以為是全首詞的主旨。

盧國沾表示,寫詞時一度把自身經歷融入其中:兒時被迫離開故鄉潮連,當時不知道將與母親分別數十載,一聲道別也沒說過。歸期難卜,多年來為此怨嘆不已。

朱耀偉評此詞「結合了人生變幻的唏噓和暮年懷鄉的悲嘆」,大體公允。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3121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