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糖尿病 --- 南瓜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2010/10/04 08:33:53瀏覽200|回應0|推薦7

*糖尿病 --- 南瓜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南瓜可促進胰島素分泌 ::味噌湯的妙用 味噌 含有植物性乳酸菌 !!宵夜,吃辣,味噌,對人体的影響 把黃耆枸杞紅棗湯當茶喝!!!


糖尿病 ---  南瓜是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糖尿患者不宜多吃甜食,南瓜是甜的,偏偏卻對於防治糖尿大有幫助。箇中玄機值得仔細研究;
在各種食物之中,南瓜(即番瓜)對於糖尿病的療效可以真是數一數二的。
近年日本和中國內地醫學研究證實:糖尿病患者長期吃南瓜或南瓜粉,病情減輕機會特別高,尤其是輕型及中型的患者大多在服內之後症狀改善,精神轉佳,減少口渴。
糖尿病一般由於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至某種程度,導致葡萄糖的正常利用受到影響,使血糖上升,終於由尿中排出體外。
而胰島素這傢伙則必須有鉻和鎳這兩種微量元素才可發揮作用,倘若人體內吸收的鉻和鎳不足,胰島素的活動即減少。
南瓜正好含有豐富的鉻和鎳,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是天賜良藥。而且,南瓜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產生延緩小腸吸收糖份的效果,這樣患者不會在飽食之後血糖急劇上升,令胰島素更加重負擔,反而可以逐步恢復正常功能。 
此外,南瓜另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及多種維他命和胺基酸(胡盧巴鹼、腺嘌呤、精氨酸、瓜氨酸、天門冬素、多縮戍糖等)、多種礦物質(鉀、磷、鈣、鐵、鋅、硒等),含碳水化合物卻很少,因此健康有益。
據中國醫學的說法,南瓜性味甘、溫,入脾、胃經;功能補中益氣,化痰排膿,消炎殺蟲,止痛。若是脾胃濕熱、胸脘脹悶者,則不宜。 
南瓜原產非洲及南美洲,後來傳入印度、中國;有多個不同品種,所以形狀顏色往往不同。美洲南瓜特別巨型,圓筒形,瓜皮有黃、白、紫、綠等色。印度南瓜皮較柔滑,白色或奶白色,也很巨型,圓形或長圓形。中國南瓜扁圓形,先端下凹,皮外有稜,未成熟時呈綠色,成熟之後轉橙黃或金黃色,表面有一層赤褐色的霜。 
近年來,全球各地掀起了南瓜熱,因為它有減肥美容的功效,特別是日本各大城市出現了烹飪南瓜奉客的專門店,推出南瓜湯、南瓜沙律、南瓜雪糕等,中國各地流行南瓜粉,香港也買得到。
由於它有減肥及美容的效果,日本人近年掀起了南瓜狂熱,奉之為「蔬菜之王」。 
南瓜的藥用價值開始為各地醫學界認識,它的美味也受到大眾欣賞。 

除了防治糖尿功能之外,原來南瓜整棵植物還有很多神奇的效用,例如:  
 
防癌→→→→→→→→→→→→→  南瓜能消除亞硝酸胺的突變作用,                                制止癌細胞出現。
杜蟲→→→→→→→→→→→→→  南瓜籽具有很好的                                殺滅血吸蟲幼蟲作用,                                對於蟯蟲病、蟯蟲病等患者療效顯著                                (方法是空腹細嚼後吞服南瓜籽)。 
高血壓→→→→→→→→→→→→  多吃南瓜(尤其是生食或蒸至半熟)                                可降血壓。 
哮喘→→→→→→→→→→→→→  蒸熟南瓜混和蜜糖吃,                                早晚一次,長期服用。 
久咳→→→→→→→→→→→→→  南瓜藤煎去頭,插瓶中,                                令其汁液流入,                                廿四小時後取汁用開水沖服。 
浮腫、腹水、小便不暢→→→→→  南瓜蒂燒存性研末,溫開水送服,                                每日三次,每次 二克 。 
慣性流產→→→→→→→→→→→  南瓜蒂3只,薏米 120克 ,                                加水煎服,連服數日。 
燒傷、燙傷→→→→→→→→→→  南瓜搗爛取汁,塗敷傷口。                                也可以用南瓜藤汁塗傷口,                                每日三次。 
支氣管哮喘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鮮南瓜 500克 ,紅棗20粒,                                適量黃糖,加水煮湯服食,                                每日二次。 
痢疾→→→→→→→→→→→→→  用南瓜葉煎湯飲。 
止痛→→→→→→→→→→→→→  瓜肉煮熟敷貼患處,可消炎止痛。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90112&aid=446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