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平溪」讓我有「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感嘆
2010/01/03 17:31:24瀏覽459|回應0|推薦15

上一次到平溪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算一算也有十來年囉!那時還是窮學生,跟同學兩人搭著沒有冷氣的平快車,從瑞芳站轉搭平溪支線,一路盪到菁桐站。到了某處覺得不錯或心血來潮,就步下月台到附近逛一逛,計算著下一班火車到達的時間,我們便悠哉晃回月台,讓火車再次緩緩帶我們上路。就這樣上上下下不同的列車與月台,一天的時光也悄悄溜走了。而平溪一帶的純樸,一直是我留在腦海裡的印象。

歷經十多年,菁桐老街入口多了礦工的塑像,一路上純樸的感覺少了,一家店鋪接著一家,印入眼簾的皆是濃厚的商業氣息。當初那些許願竹段是否存在,已不復記憶,不過只感到日本味相當濃厚,好像到了日本某處寺院的錯覺。

 

為了好的光線,一大早從台北出發,七點多到達菁桐車站,下車的旅客相當稀落,因為還早的緣故吧!不過對於愛拍照的我來說,這是最佳時機。

在菁桐老街上漫步,看到兩輛小孩的腳踏車擱在菁桐車站透明裝飾牌前,它們緊緊相依,一點也不寂寞,因為就如手足情深般互相扶持著,當下腦海中便出現:兄弟一起騎車出門吃早餐的情景,而它們便在斜陽中耐心等待著吃得飽飽的兄弟們再次騎上它們到處遊逛吧!

「菁桐」V.S.「青銅」──菁桐站牌上方銹跡斑斑的樑架,一排、兩排、三排,大大的圓望出去卻是什麼都沒有的空無。原始的木架替換成油漆斑剝的金屬樑架,純樸的味道盡失,只留下空洞的「只為追求堅固而忽略美學的建築語彙了」……

令人感到可喜的是,菁桐車站本身的木造結構還完好如初。左側只出現手與相機的片斷,鏡頭朝下準備要拍什麼呢?另一位攝影同好轉頭窺看陰暗的站內,不知在相什麼好的構圖?哈!正好被我一同攝入,變成現成的模特兒了。

櫥窗中掛著一個寫有「檢查課票單袋-大肚站-第807號」的布包,這是列車長用的布包嗎?我沒見過列車長提過,還是早年才有的?不追究!不過「大肚」與玻璃反射出的「菁桐」成一個有趣現象──正反與距離的對話!

一對夫妻(我的猜測啦!),牽手從「礦場博物館」走向「菁桐老街」的藤蔓走廊,似乎從過去的歷史走向熱鬧的市街,就如同走進了時光隧道般,恍如隔世。

隨著時間流逝,旅客也越來越多,菁桐老街上滿滿的人群,也是我們這群攝影同好該撤離的時候了。

菁桐車站對面的坡上,廢棄的「碳場咖啡」中出現了一根祈福竹段,竹上寫著密密麻麻的心願,又大費周章的掛進荒草凐漫的廢墟中,可見他的用心良苦,細讀了一下:「2009考上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2009新一代設計競賽-空想設計第一名+創意特別獎、成為名設計師、作品大賣、進無印良品工作……」顯然是位學設計的學生之傑作,希望他的願望成真!不過有個良心建議,既然從事設計,除了放置地點的獨一無二外,應該也給祈願竹段一點特別的設計感,也許對於願望就可以更接近一點了。加油囉!

這是在「碳場咖啡」偶遇的同人,雖然不知道她扮演哪一個角色,但從水手服到紅色的眼球造型,以及手上的人偶,一股詭異氣氛油然昇起,於是將白平衡調至日光燈模式,讓那種氣氛發揮到極致……你感到背脊發麻了嗎?

離開菁桐,過了平溪未作停留,到了嶺腳,車站與廢橋當然都是要拍攝的主題。

 

千辛萬苦來到久聞的嶺腳瀑布,但是水少的可憐,只好放棄走人。

接近中午,肚子也餓了,便來到十分寮的厝仔樓吃飯,這是一家中西合併、古樸與現代並陳的餐廳,所以也有不少可以入鏡的,在等餐點送上來時,又跑去拍了不少照片。

 

門開處,閒散的休閒桌椅隨意的擺放著,以及遠處綠草如茵的遼闊山坡,籐葉想要向陽的掙扎著,終於展露出一點點的希望了。

你拍我也拍,大家一起來互拍。我從門裡外望,她從外頭取景,並不相識的我們同時按下快門:「卡嚓!」形成這般有趣的畫面。

更多精采照片,請移至部落格相簿「重訪平溪」觀賞囉!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ppy101&aid=3650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