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四極大怖畏
2017/11/13 21:07:38瀏覽2051|回應0|推薦4

人生;四極大怖畏, 謂:老病死衰.

 

:有人不會老, 那是他已走完了其它三極, 

反之人(老)了,要三好,老伴牽好,老身顧好,老本理好.

夫妻是緣,孽緣善緣無緣不聚,惜緣當下 了緣三世,思惟人生無常,故非我執 老伴牽好.

那自己所能及的,不為境界奴隸,子女是債,討債還債無債不來,果報不造業,兒孫自有兒孫福,老身顧好是為要,也要 老本管理好,知足就好,死主自斷一切道,人在天堂 錢在銀行,所受何安樂,若能聞思修,速修唸死無常,如是現法一切圓滿,此生離苦得樂,生生增上生,故能棄;四極大怖畏,唯法是依是怙!共勉之.     

此棄怖畏故,唯法是依是怙.  聽聽 日常老和尚如何說:

根本一:思決定死。首先,思惟的第一個根本是死亡的必然性,原因有三:

1-1不論何種身分、住何空間、處於何時、運用外力,從各種角度觀察,無有任何因緣能逃過死主的必定到來。

1-2因為業報所感的壽量,自入胎以來正晝夜無停止的消逝,每一刻必定朝著死亡靠近。

1-3捫心想想,人的一生再長,扣除睡眠、老病和無義銷耗的時間,真正能修法的餘暇所剩無幾。

決斷一:必須修行正法。思惟上列的三因之後,由於肯定自己死亡的必然性,而生起決心在死亡來臨前修行正法的誓願。

 

根本二:思惟死無定期。雖知意外不知何時會來,故要生起修行的決斷,然自心念大多執持今日不死,相應於籌備現法的安樂。爲對治此的第二個修持根本,就是去思惟死期的無法確定,依據下列三個因相:

2-1無論老少,皆不能預知自己的死期。

2-2不論有情無情的外境或四大假合的自體,違害意外的死緣眾多,而助益生命的活緣極少,甚至會轉變成死緣。

2-3身體並非想像中的堅實,其實非常微劣脆弱,無須大損即能壞命。

決斷二:從現在而修正法。在壽量的不確定、死緣眾多和身命脆弱三個因相的交織逼迫下,死亡隨時會來而且絕無定期可言。論中說這是三根本思惟中最重要的根本想法,由對死無定期的定解而能扭轉不願意修的心意,不再執常戀俗或恣意推託,定發日日必死之心,激勵現刻及時修行的決心。

 

根本三:思惟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最後,慎防死期隨時來到,發起即刻修行的定解與決心,還要以佛法為正修依歸,避免臨死戀著錯誤對象,反致盲修瞎鍊白忙一場。是故,第三個念死的根本法則,要去思惟死時除法而外,餘皆無益。下面說明如何思惟因相:

3-1臨命終時,與親友間縱有再多的不捨,也無人能陪伴或替死。

3-2窮盡一生追求的財物受用,死的時候絲毫都帶不走。

3-3就連畢生珍愛呵護的骨肉身軀,到頭來死時也得棄捨。

 

決斷三:死時唯法是依是怙現世擁有的親情、財富和身體,縱使圓滿美好,然死的時候卻與自己相互背離,是何等令人悲傷與害怕。因此除非對佛法生起深心定解,確認在孤寂的死路上真正可以幫助自己、究竟解決痛苦的,唯有依怙佛陀的正法。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 38B (p191)

 http://www.theqi.com/buddhism/GL1/s38b.html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nwhay&aid=10902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