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母狼的啟示
2010/12/12 05:08:15瀏覽230|回應0|推薦1

http://tw.myblog.yahoo.com/jw!RG.c0vyGHxr4waTZIUYv4V6R/article?mid=5914&prev=-1&next=5908

狼的啟示

一個朋友的孩子大學畢業半年了,沒有去找事,窩在家

裡,白天睡覺,晚上上網。

 

最近跟他父母要錢,想去美國遊學,朋友來問我該不該

讓他去,我望著他蒼蒼的白髮說:「你如果真的要為孩

子好,讓他去,但是不要給他錢。」

 

我想到了我妹婿的故事。

 

我妹婿是美國人,從小就想作水手,嚮往外面的世界,

想先環遊世界再回學校念書。

 

雖然他父親是醫生,家庭經濟環境許可,但是父母並不

給他錢,他也沒向家裡要,高中一畢業就先去阿拉斯加

伐木存錢,因為阿拉斯加夏天日照很長,太陽到午夜才

落下,三點多又升上來了,他一天如果工作十六小時,

伐一季木的工資可以讓他環遊世界三季。

 

他在走遍世界兩年之後才回大學去念書。因為他是在自

己深思熟慮之下才決定念的科系,所以三年就把四年的

學分修完,出來就業。他工作得很順利,可以說平步青

雲,一直做到總工程師。

 

有一次,他告訴我一個小故事,說這件事影響了他一

生。

 

他在阿拉斯加打工時,曾與一個朋友在山上聽到狼的嗥

叫聲,他們很緊張的四處搜尋,結果發現是一隻母狼腳

被捕獸器夾住,正在號嚎。

 

他一看到那個奇特的捕獸器,就知道是一名老工人的,

他業餘捕獸,賣毛皮補貼家用,但是這名老人因心臟病

已被直升機送到安克瑞契醫院去急救了,這隻母狼會因

為沒有人處理而餓死。

 

他想釋放母狼,但母狼很凶,他無法靠近,他又發現母

狼在滴乳,表示狼穴中還有小狼,所以他與同伴費了九

牛二虎之力找到狼穴,將四隻小狼抱來母狼處吃奶,以

免餓死。

 

他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母狼吃,以維持母狼的生命,晚上

還得在母狼附近露營,保護這個狼家庭,因為母狼被夾

住了,無法自衛。

 

一直到第五天,他去餵食時,發現母狼的尾巴有稍微搖

一搖,他知道他已開始獲得母狼的信任了,又過了三

天,母狼才讓他靠近到可以把獸夾鬆開,把母狼釋放出

來。

 

母狼自由後,舐了他的手,讓他替牠的腳上藥後,才帶

著小狼走開,一路還頻頻回頭望他。

 

他坐在大石頭上想,如果人類可以讓凶猛的野狼來舐他

的手,成為朋友,難道人類不能讓另一個人放下武器成

為朋友嗎?

 

他決定以後先對別人表現誠意,因為從這件事中看到,

先釋放出誠意,對方一定會以誠相報。

(他開玩笑說,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禽獸不如。)

 

因此,他在公司中以誠待人,先假設別人都是善意,再

解釋他的行為,常常幫助別人,不計較小事,所以他每

年都升一級,爬得很快。

 

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過得很愉快,助人的人是比被助的

人快樂得多,雖然他並不知道中國有「施比受更有福」

這句話,但是他的生活證明了這一點。

 

他對我說,他一直很感謝阿拉斯加的經驗,因為這使他

一生受用不盡。

 

的確,只有自己想要的東西才會珍惜,下過霜的柿子才

會甜,人也是經過磨鍊了才會成熟。

 

如果一個人大學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那麼應該

要讓他去外面磨鍊一下,不要給他錢,讓他自食其力,

重要的是父母要捨得放下!

 

悟到『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不保護』。

 

給他一個機會去證明自己、體驗人生,相信他也能從中

得到一個對他一生受用不盡的經驗。

 

 

報長 笑遊人間的話:

「如果人類可以讓凶猛的野狼來舐他的手,成為朋

友,難道人類不能讓另一個人放下武器成為朋友嗎?」

 

這一句話真的是當頭棒喝,確實,人與各種動物在言語

上是無法溝通的,但卻可以成為朋友甚至親密如親人,

那為何身為人類,卻無法讓語言相通的人成為朋友…真

的是蠻可笑的。

 

這中間的差異或許就是心態及利益衝突等關係的影響

吧。

 

人在面對無法溝通的動物時,因為與牠並沒有任何的利

益衝突,所以在心態上會抱持著「好玩、好奇、善心」

等各種正面的心態去嘗試與牠接觸。

 

在接觸動物的過程中不小心受到傷害,心中也不會有太

大的傷害,但若順利讓動物對自己產生好感,那便會開

心的與牠相處遊玩。

 

而與人接觸時,在心態上反而會比較抱持警戒,當不小

心受到傷害時便會封閉自己的心,甚至因為彼此之間有

利益關係而產生衝突。

 

所以,若希望感受到善意的回應,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

先釋出善意。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olin168&aid=468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