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術研討會果真像人文屠宰場? 文/敏慧
2007/11/18 11:56:11瀏覽784|回應0|推薦1

編輯者言﹕

我們去參加學術會議到底目的為何﹖去發表論文﹖去社交﹖去拉攏關係﹖去見識場面﹖去看熱鬧﹖

這回敏慧寫了篇中肯的觀察報告﹐理性不失感性﹐也融合個人的學習心得與歷程。希望有感觸的讀者也一起回應你個人的感受與想法。

+++++++

學術研討會果真像人文屠宰場?    /敏慧 

    日前參加2007年博物館觀眾研討會,親眼見識到學術殿堂上,活生生血淋淋的上演著弱肉強食、優勝劣敗的生存大戰。幾個上台發表論文的研究生因為本身的研究題目不夠適宜、研究方法不夠嚴謹、結果分析不夠合理。當場即遭受其他研究生與教授們的「圍剿」與「屠殺」,雖努力為自己辯白,但仍是倉皇失措,臉色鐵青,簡直遍體鱗傷、生不如死。

    強烈對比的是當在台上發表的研究者是外國學者或是本國教授時,則是備受禮遇、客氣尊重,此時學術殿堂的倫理與風度,則是充分展現。由於教授與學者的學問淵博、治學嚴謹,研究具有創見,自然較沒有缺點與瑕疵,且清楚明確的表達研究結果,自然受到尊敬與肯定。站在學術研討會的舞台上,究竟是誰是最受重視的男女主角?誰又是跑龍套的臨時演員抑或是跳樑小丑?結果是殘酷或是歡喜,往往只是一線之隔!

    我深深體會到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一定先要有強烈且清楚的研究動機與目的,明確獨特的問題意識、紮實豐厚的理論基礎、周延謹慎的研究方法、洞見先機的結果分析,再加上熱情、堅持與勇氣、一定可以獲得肯定。反之,只是為了混文憑,東抄西寫,拉拉雜雜,投機取巧,寫出來的論文一定會漏洞百出、不知所云,輕則被吐槽修理、重則飽受批判屠宰的悲慘命運。在這次研討會參與的過程中,正可以清楚印證我的看法。

    有人說「研究生不死,只是生不如死!」,而我想說:「縱使遍體鱗傷,仍要滿懷希望!」加油吧!同胞們!

*本文為原創﹐若欲引用﹐請標明出處﹐若想全文刊登﹐請告知版主。謝謝。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nuamuseum&aid=138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