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傅佩榮:何謂「學而時習之」?
2023/01/23 21:18:02瀏覽156|回應0|推薦0

傅佩榮:何謂「學而時習之」?

傳道書的有時

2018/02/07 來源:東人書院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並在適當的時候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感到快樂嗎?別人不了解你,而你並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度嗎?」

古代的「子」是對老師、長者的尊稱,就好像稱呼「您」一樣,譬如:孔子、老子、荀子等。《論語》中出現的「子曰」,專指孔子說的話,所以直接譯成「孔子說」。

全方位的學習與成長

何謂「學而時習之」?一般譯為「學了以後時常練習」,但是「時」字在古代不作「時常」解,而是指適當的時機,好比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樣。「不亦說乎」的「說」字,通「悅」字,指發自內心的高興。

「學」的內容總體而言是做人處事的道理。具體而言,包括五經(《詩》、《書》、《禮》、《樂》、《易》)以及「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五經」的「經」即指永恆的道理,《詩經》代表文學;《書經》代表歷史;《禮經》代表社會科學,有很多詳細的生活規範;《樂經》代表藝術;《易經》代表哲學。這些就是古代的人文學科。生活的基本規範就在「五經」里,所以說是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就學的方法而言,要配合思(主體的反省與理解),以求溫故知新,活學活用。就學的目的而言,是要增益德行,成為君子。

孔子的「學」有三點內涵:

一、學習古代的知識與技術。為什麼五經、六藝里都有「禮」、「樂」呢?因為禮、樂既有理論的部分,也有操作的部分。譬如,學禮的最終結果是要能真正執行禮儀,像宗教祭祀或喪禮,都有具體的操作過程,需要學習和實踐。樂也是一樣,學了音樂理論之後,還得學習演奏樂器。六藝就是六種技術,都是基本的技巧。在古代社會,只有貴族子弟可以受大學教育。春秋時代,平民子弟學了五經、六藝,就是人才,很多諸侯國或大夫之家會聘請他們擔任家臣。

二、「學」要配合思考。譬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表明學習的同時配合思考才能把知識徹底掌握。「溫故而知新」,重新再讀學過的知識,有了新的體會,才能擔任老師。為師者必須將個人的心得融入教學中,如此學生學習之後,才能對生活有所幫助。

三、學習與行為有關。學習可以改變人的行為,譬如,《論語》有幾處提到好學的人,其中以顏淵最得孔子的賞識,他說顏淵的好學是:「不遷怒,不貳過。」與人產生爭執,即使滿腔怒火,也不會把怒氣發泄到另一個人身上;並且不會重複犯同樣的錯誤。這說明學習有一種改造人的效果。顏淵好學的表現為「不遷怒,不貳過」,也就是表現在日常行為中。

所以,孔子的學有三點特色:一是老老實實學習古代的知識與技術;二是學與思配合,得到個人的體會;三是學習要能改變行為,這才是所謂做人處事的道理。

由此可知,孔子的「學」是全方位的學習與成長。

進德修業,追求至聖境界

「樂」是外在顯示出來的快樂。古代的交通不像今日這麼方便,朋友從遠方來拜訪,心意十分難得,因此分外覺得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南宋的哲學家陸象山說:「東海有聖人出焉,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絕不是黨同伐異,而是追求人生的理想,因此相聚就會快樂。總之,「學而時習之」較重視個人的自我要求,「有朋自遠方來」,就開始有朋友間的互動。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個人學問有成,在社會上擁有很高的聲望,不為人了解,卻不因此生氣。因為求人不如求己,時機尚未成熟,即使學問再好,也無法要求事事都依照自己的方式來做。

「君子」在古代是指君之子,也就是政治權貴的子弟,或指有官位者。有官位者又分為幾等:天子、諸侯、卿大夫、士。此外,庶人是人數最多的階級。天子只有一個,就是周天子。諸侯是指天子分封的七十一國,其中又分大國、次國、小國,大國方百里,次國方七十里,小國方五十里。第三個是卿大夫,在諸侯國當政的人。士就是讀書人,包括文士、武士。

孔子保留了這種用法,同時更強調以「君子」代表學行兼備的有德之人。因此,君子成為儒家的人格典型,泛指有理想、有原則,不斷進德修業,追求至聖境界的人。

本章強調,首先要自己努力學習,其次與朋友互相呼應,然後在學習有成而未受重視時,可以坦然自處。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jcpaul&aid=17813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