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11 21:25:22瀏覽818|回應0|推薦10 | |
我一定會抽出時間仔細閱讀的一本書。常來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我兩個非常鮮明的立場:反共(大陸人沒資格自稱中國人)、反派遣工作(派遣工作是一種對人性的剝削)。 導讀 那揮之不去的「貧困感」 沈雲驄 我們未必貧困,卻有強烈的貧困感。 明明有工作,生活卻老是捉襟見肘;天天早出晚歸,照樣連間像樣的房子都買不起;每個月的收入扣掉開銷,就算有剩也少得可憐;不管怎樣努力拿學位考證照,還是沒有什麼生涯安全感;再怎麼儲蓄又理財,距離想像中的無憂無慮,還是有一大段距離。這是怎麼回事?
會的。照日本著名的「反貧困運動」發起人之一、本書作者湯淺誠的長期觀察,假如我們繼續對貧困現象不理解,選擇獨善其身地對社會上的貧困問題保持距離,我們
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今天的貧困感,也許就是明天真正的貧困。 湯淺誠目前是日本最權威的「反貧困運動」領袖之一,他長期投入社會運動,關心貧窮與失業。最早,他以協助遊民改善生活為主,後來才將服務擴及所有淪落貧困的人。 多年來,他一邊協助貧困者,一邊追蹤這些人陷入貧困的過程,並完成了這本震撼日本、獲得多項大獎的著作。在這本書中,湯淺誠揭露了一個讓所有中產階級家庭看了都會冷汗直流的事實:今天陷入貧困的人,並不是代代貧困的。相反的,都是來自「曾經不貧困」的家庭。
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湯淺誠信手拈來,卻怵目驚心。讀了難免心想,萬一我自己有個三長兩短,家人與孩子會怎樣?萬一公司被什麼金融風暴給拖垮,失了業的我,會有什麼下場? 湯淺誠所說的,不只是日本。全球經濟實力最強的美國,在他看來也是個「貧困大國」,有著數量龐大的「窮忙族」;更別談其他更窮的國家了。身在華人圈的我們捫心自問,又何嘗不正面臨同樣的恐懼? 正因為我們選擇保持距離,湯淺誠說,才會讓我們的社會,成了一個「溜滑梯社會」──當一個人不幸往下墜,過程中沒有任何阻礙,會一路滑到底。 仔細瞧瞧,我們這溜滑梯的社會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過程中沒有人能幫忙。人民對貧困不關心,政府也樂得袖手旁觀,把消滅貧困的責任撇得一乾二淨。日本如此,我們何嘗不是這樣?
當然,有些貧困者是不值得同情的懶惰鬼,但湯淺誠在本書第三章,用一個個的真實案例證明,有更多的貧困者就跟你我一樣,願意努力工作、承擔責任,以換取安定的收入與較好的生活。但實際生活中,他們就是無法獲得所需要的機會──有人因為健康惡化,無法工作;有人因為從小孤苦,不像一般人那樣有父母、親人能伸手扶持;
草率地批評他們自己不夠努力、不肯動腦筋、像草莓族似的承受不了壓力,所以才會陷入貧困,並不公允。而且也給了政府官員可乘之機,輕易地就把貧困的責任推給個人,而沒有好好建構一套能幫助貧困者脫離困境的機制。 說到政府,別說幫助貧困者了,眼前從經濟政策到勞工政策,幾乎全朝著惡化貧困的方向前進中。 舉例來說,政府的眾多政策中最讓人不安、讓湯淺誠嚴厲抨擊的,莫過於縱容「派遣業」的存在與坐大。所謂的派遣業,號稱能讓企業的雇用更「彈性」,經營能更「有效率」。政府與大企業口口聲聲說,有了這些彈性的政策,國家經濟才會好,企業獲利才會佳,才有人願意來投資,才會創造就業機會。
別向下競爭,攜手反貧困吧! 為了深入調查日本派遣業的真相,湯淺誠曾親自到派遣公司「臥底」,並把所見所聞透過本書公諸於世(詳見第五章)。 他發現,原來派遣業的算盤打得如此之精,除了要賺佣金,還會巧立各種名目,把勞工們的薪資扣下來。而在精準的算盤七扣八扣之下,派遣業者們賺得荷包飽飽,十幾年來迅速壯大;但派遣勞工們卻仍然一窮二白,不管過程中如何辛苦付出,最後都很難換來安穩的生活。 湯淺誠提醒讀者:不要以為你自己不是派遣員工,就能置身事外。有一天,當嘗到雇用有「彈性」、經營有「效率」甜頭的企業食髓知味,誰還會聘請正式勞工──既得背負一堆什麼勞保健保退休金,要辭退你時還得與你、與工會囉囉嗦嗦? 這就是為什麼,今天人們的「貧困感」如此揮之不去,而真正的貧困也在我們身旁虎視眈眈。 要避免你我在這個「溜滑梯社會」中掉落,湯淺誠說,我們必須為貧困的責任劃條界線。界線的一邊,是貧困者自己該負的責任──努力工作、用心服務社會;但在界線的另一邊,則是整個社會所該負起的使命──營造一個能對貧困者伸出援手的環境。
「因為假如不介入,」他說,企業將會更貪婪地得寸進尺。「就像拿著劍,刺向手無寸鐵、毫無招架能力的對手一樣。」 別再對貧困冷漠。除非你自認有招架之力,一起「反貧困」吧。 影片說明->三聚氰氨毒奶粉事件自組結石寶寶自救會的趙連海被共匪判刑兩年被確立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