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斷簡殘篇或錯簡.....可能造成....從東漢趙岐的《孟子章句》以來,對於孔子這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解釋就沒有對過.....
2009/01/08 20:47:26瀏覽1735|回應0|推薦0

始作俑者 其無後乎



  • 2009-01-08
  • 中國時報
  • 【梁文傑】


     教育部長鄭瑞城用「始作俑者」贊美創立蔣經國基金會的創辦人毛高文。批評者認為,「始作俑者」是用來罵先創惡例的人,絕無贊美之意。但究其實,鄭瑞城的用法是對錯參半。


     說鄭瑞城的用法算對,是因為從東漢趙岐的《孟子章句》以來,對於孔子這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解釋就沒有對過。趙岐的解釋是,「俑,
偶人也,用之送死。仲尼重人類,謂秦穆公時以三良殉葬本由有作俑者,惡其始造,故曰此人其無後嗣乎」,簡單說就是孔子認為「以人殉葬」是從「以俑殉葬」發
展出來的,所以罵當初先發明俑殉的人應該絕子絕孫。但這明顯違背考古學的常識。在中國史上,以人殉葬在先,以俑殉葬在後,這是西周以後人道主義發展的表現,以仁為本的孔子怎麼可能譴責發明俑殉的人呢?


     既然不通,我們就不得不認為孔子原話其實是贊美之詞。「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反問的口氣,正如當我們問「難道那些革命家都沒有家庭嗎?」我們並不是在責難革命家不顧家庭,而是在贊美他們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情操。所以孔子其實是在說,「最初以俑殉葬的人,難道他們不也和同時代那些以人殉葬的人一樣,也有後代要祭祖嗎?但他們還是用俑不用人」。


     如此一來,則〈孟子梁惠王上〉的原文「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像人而用之
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就應該解作「為民父母的官員,如果在行政上是率獸食人的苛待百姓,怎配為民父母?孔子說:當初剛開始用俑殉葬的人,難道他
們沒有後代嗎?但還是因為俑像人所以不用人而用俑。那麼現在的官員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餓死呢?」


     但話說回來,就算這番考據是正確的,依然不可能改變兩千年來「始作俑者」這個詞在漢語中的負面用法。按教育部的《成語典》是說:「始作俑者乃是指最初那個發明以俑陪葬的人,後來始作俑者則被用來比喻首創惡例的人」。中國大陸的《中華成語大辭典》的也解釋:「最初製作俑來殉葬的人,比喻惡劣風氣的創始者」。


     語言的功能是與人溝通,當然要按約定俗成,不能強要人接受自己獨特的用法。例如立委洪秀柱指游錫?為「狗」,既然一般人都理解此為汙辱性
言詞,法院自然得判決有罪,不能硬拗說「因為狗很可愛,所以反而是一種贊美」。就像雖然「罄竹難書」在《孫臏兵法》等某些古籍中也並沒有負面的意義,但時
至今日,也就不能硬說「罄竹難書」也可以用來讚美某人的仁行義舉。


     身為政治人物最惡硬拗,鄭瑞城立刻對用錯成語表示不好意思,還算是比較誠懇的。


...................

始作俑者



維基詞典,自由的多語言詞典

為始作俑者含義正名者,做相反的理解,認爲「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真正含義,是指「開始作俑來殉葬的人,難道就絕後了嗎」,孔子的本意是讚揚始作俑者,而不是責駡始作俑者。依據有:


  • 一、從句式上講,「其無後乎」為反問,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之類一樣。
  • 二、從事實邏輯上講,孔子時代,已經普遍採用俑人代替活人殉葬,推責用俑替人殉葬的人絕後,和事實邏輯不符。如果以俑代人殉葬是惡劣的風氣,第一個採用以俑殉葬的人應當被責駡唾棄,難道後來以俑殉葬的人就不應當被責駡唾棄嗎?
  • 三、從孔子思想的整體邏輯上講,「仁」是孔子學説的根本,一個提倡仁慈的人,對用陶俑代替活人行殉葬之禮的人,自然應當是讚賞的態度而不是責駡的
    態度,況且孔子認爲人類「性相近」,如果換作你是將被用來殉葬的人,對你是否很殘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以對發明用俑代人來殉葬免除人死之災的
    人,應當是持肯定的態度。
  • 四、理解一句話的含義,應當放在其語境中。《孟子·梁惠王·作俑〉章中,孟子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換句話說,用棍棒打死人,用
    刀殺死人,(或者以政治的方式害死人,或者以殉葬的名義亡人,)有區別嗎?「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
    也?」,孔子說,開始作俑的人,難道沒有後人了嗎?不忍活人去死,以像人的俑代替活人來殉葬。同樣,你忍心讓人民飢餓而死嗎?

綜上,《孟子》中孔子應當認爲「始作俑者」是值得褒揚的創造引領良好新風氣的人。


另外,有人把「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理解為連用俑、用像人的偶殉葬都不行,都受到孔子的責駡,這其實也不符合當時的社會情況。商朝用奴隸俘虜等殉葬的風氣很盛,周朝末期則逐漸由人殉改爲俑殉,這已經是一種進步,邏輯上講不應當受到責駡,而應當受到褒揚。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l2366&aid=254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