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4/15 00:36:37瀏覽574|回應0|推薦1 | |
中國國民黨 CC 系在臺灣的政治活動(1949-1991)林婉平 著 結論摘引
CC 系在台灣-1970 年代以後
而 1970 年代黨外勢力興起後,CC 系與黨外的關係,反而成為其得以夤緣倖 進、獲取,甚至確保權利的憑藉與資本。因此,就國民黨中央、黨外人士,及 CC 系三方面來說,可說部分是由於理想,部分是因緣際會而結合,而其中雖無 可避免地帶有現實的成分,但也在實際上在台灣的民主進程上扮演過重要角色。 然而,1970 年代以後,然而,CC 系顯然仍無法跳脫其擔任國民黨「忠實黨 員」的濃厚派系意識,若探究 CC 系於 1960 年代雷震所領導的新黨勢力及 1970 年代台籍黨外勢力中所扮演的角色,可發現其經常強調新黨組織後對促進國民黨 革新的好處,而對於反對勢力任何損及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法統的可能,皆為不為 其所樂見及支持。因此,在 1980 年代首屆中央民意代表逼退風潮中,CC 系梁肅 戎的形象,由早先開明、與黨外友好的溝通大臣,一變而為捍衛中華民國法統, 與黨外立場完全對立的「保守」一方。 另值得注意的是,CC 系自隨中央政府遷台後,其派系成員長期居於未能改 選、流動的中央民意機構內,亦因此無法有效的吸收派系新血。儘管齊世英曾以 其與台籍黨外人士的親善關係,欲吸收康寧祥等台籍黨外人士進入 CC 系,但由 於 CC 系成員在 1970 年代後期得以與國民黨中央的接軌,重返國民黨決策圈, 康寧祥等人最後仍投向黨外。職是之故,當 CC 系所寄身的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 於 1991 年全面退職的時候,CC 系成員亦失去政治舞台,在無繼承新血的情況之 下,CC 系政治勢力因此逐漸式微。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