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05/01 10:45:15瀏覽327|回應0|推薦0 | |
9月起 新移民文化列國中小課程【聯合報╱記者郭安家/台北報導】 移民署最近發想「火炬計畫」,提供資源作為國中小新移民課程,預計6年後,國中小學將瀰漫濃濃的東南亞或大陸各省的鄉土文化。各校不僅要舉辦異國文化周,大批新移民婦女也將進駐學校促進文化融合。 移民署發現,全台有1974所高中及國中小,新移民學生數超過百人或比例達1/10,因此擬定「火炬計畫」,提供新移民多元文化課程;9月起至民國107年,將全面補助這些重點學校。 移民署已擬出10多項新移民選修及必修課程,供全校學生選讀,諸如新移民親子共讀,多元文化課程等,將與現行課程並行。此外,「火炬計畫」的課程包括新住民故事媽媽培訓及東南亞母語教學。 移民署長謝立功說,「火炬計畫」逐年編列預算,依學校新移民人數,區分3項補助資格,每年分別提供60萬元、40萬元、20萬元,今年會先透過各地方政府教育局來補助330所學校。 市議員楊實秋,台北市東北扶輪社及台北榮耀堂牧師朱台深日前募集30萬元,打算在內港、南湖地區推動新移民服務,日前經本報披露後,引起謝立功注意,謝昨天會同移民署官員至市議會拜訪楊實秋交換意見。 楊實秋說,台灣社會對新移民婦女仍有偏見,會稱她們為大陸妹,同學互相競爭學業,也會嘲笑同學的膚色。他認為,社會不能只以學業成績看待新移民學童表現,也應提供德育獎學金,支持多元發展。 市府民政局長黃呂錦茹觀察,北市有58所國小新移民比例超過1/4,偏偏這些學區都是都市邊陲或經濟弱勢社區。據統計,北市每年約有6%的兒童為新移民後代,但他們的父母中竟然有4成5離婚。 朱台深指出,新北市狀況更為嚴重,離婚率恐怕高達7成;為避免孩童成為社會負擔,教會早在14年前就進入社區服務,但新移民後代上大學比例不到1/10。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