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春日大社的午間散策
2015/04/11 03:46:13瀏覽89|回應0|推薦4

這篇文章也有發表在"大熊旅遊銀鹽週記”喔。

夏秋交替之間的京阪神之旅#奈良篇
day2 Kyoto 2/4
秋季京都的中午時分,氣候宜人,在春日大社吸取許多芬多精,順便曬曬陽光補充補充維他命,享受這一片片綠色各種層次的視覺堆疊。
以下是這次的蘇爽宜人的春日大社的午間散策...

 



夏秋交替之間的京阪神之旅#奈良篇
date:October 19 2013
Nara 2/4
近鉄奈良-近鉄丹波橋-東大寺-奈良公園-春日大社-中谷堂-麵鬪庵,豆皮烏龍麵-近鉄奈良
還沒靠近春日大社就會被這一堆石燈籠正面迎擊。



夏秋交替之間的京阪神之旅#奈良篇
date:October 19 2013
Nara 2/4
近鉄奈良-近鉄丹波橋-東大寺-奈良公園-春日大社-中谷堂-麵鬪庵,豆皮烏龍麵-近鉄奈良
春日社裡面的色光好美。



夏秋交替之間的京阪神之旅#奈良篇
date:October 19 2013
Nara 2/4
近鉄奈良-近鉄丹波橋-東大寺-奈良公園-春日大社-中谷堂-麵鬪庵,豆皮烏龍麵-近鉄奈良
一整排石燈籠綠色和黑色的各種層次。



夏秋交替之間的京阪神之旅#奈良篇
date:October 19 2013
Nara 2/4
近鉄奈良-近鉄丹波橋-東大寺-奈良公園-春日大社-中谷堂-麵鬪庵,豆皮烏龍麵-近鉄奈良
好看的黃綠交替之間的顏色變化。



夏秋交替之間的京阪神之旅#奈良篇
date:October 19 2013
Nara 2/4
近鉄奈良-近鉄丹波橋-東大寺-奈良公園-春日大社-中谷堂-麵鬪庵,豆皮烏龍麵-近鉄奈良
一切都很美麗。



夏秋交替之間的京阪神之旅#奈良篇
date:October 19 2013
Nara 2/4
近鉄奈良-近鉄丹波橋-東大寺-奈良公園-春日大社-中谷堂-麵鬪庵,豆皮烏龍麵-近鉄奈良
然後長長的這條居然是春日大社的表參道。



夏秋交替之間的京阪神之旅#奈良篇
date:October 19 2013
Nara 2/4
近鉄奈良-近鉄丹波橋-東大寺-奈良公園-春日大社-中谷堂-麵鬪庵,豆皮烏龍麵-近鉄奈良
一瓶易開罐就可以當作供品,這也是一種隨意地率性。



夏秋交替之間的京阪神之旅#奈良篇
date:October 19 2013
Nara 2/4
近鉄奈良-近鉄丹波橋-東大寺-奈良公園-春日大社-中谷堂-麵鬪庵,豆皮烏龍麵-近鉄奈良
離開春日大社後晃到外面的商店街,店家營業的奚奚兩兩的。



夏秋交替之間的京阪神之旅#奈良篇
date:October 19 2013
Nara 2/4
近鉄奈良-近鉄丹波橋-東大寺-奈良公園-春日大社-中谷堂-麵鬪庵,豆皮烏龍麵-近鉄奈良
回到奈良市區後有一個店是這樣的,烏龍麵外頭是包著豆皮的湯麵,很酷,而且相當好吃來著。



夏秋交替之間的京阪神之旅#奈良篇
date:October 19 2013
Nara 2/4
近鉄奈良-近鉄丹波橋-東大寺-奈良公園-春日大社-中谷堂-麵鬪庵,豆皮烏龍麵-近鉄奈良
豆皮福袋裡面包裹的是烏龍麵,話說這豆皮不是普通的大,嘖嘖嘖。



夏秋交替之間的京阪神之旅#奈良篇
date:October 19 2013
Nara 2/4
近鉄奈良-近鉄丹波橋-東大寺-奈良公園-春日大社-中谷堂-麵鬪庵,豆皮烏龍麵-近鉄奈良
咱麼家夫人強健的手指很厲害的點的是那咖哩湯頭的,太過分了,這樣叫我那一碗醬油湯頭的怎麼下嚥。



夏秋交替之間的京阪神之旅#奈良篇
date:October 19 2013
Nara 2/4
近鉄奈良-近鉄丹波橋-東大寺-奈良公園-春日大社-中谷堂-麵鬪庵,豆皮烏龍麵-近鉄奈良
要準備一口咬破福袋的那一刻最爽快了。



夏秋交替之間的京阪神之旅#奈良篇
date:October 19 2013
Nara 2/4
近鉄奈良-近鉄丹波橋-東大寺-奈良公園-春日大社-中谷堂-麵鬪庵,豆皮烏龍麵-近鉄奈良
奈良街上另一個名產是中谷堂的麻糬。
如果你小時候有看過電視冠軍上看到兩個搗麻糬搗得很激勵然心的,就是這家沒錯。
他的麻糬很好吃,但是如果你問我除了這之外另外還有甚麼特別的話,恩.我想這...只是一般好吃的麻糬而已
(繼續閱讀...)



給大熊旅遊銀鹽週記一個讚吧

src="http://js1.bloggerads.net/bloggerads_w1.swf?blogid=20130328000002&fid=5" allowscriptaccess="never"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iestw&aid=2215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