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3 21:29:41瀏覽1321|回應4|推薦3 | |
年過四十,第一次到對岸一遊,看看傳說中正在迅速蛻變的北京城,體驗一下兩岸異同。 在北京機場入關時,隨著人潮往前,抬頭看到前方櫃檯,一邊寫著「中國公民」,一邊寫著「外國人」,突然猶豫了起來。 要排那一邊?後面人潮一直湧上,不容我佇足考慮太久,問了身邊友人,他簡單回說:「你手上拿的是台胞證哩!」原本只存在頭腦或言詞層面的「身分認同」,一下子變成了現實的「選邊站」。 「人在屋簷下!」不想掃了遊興,跟著多數人排到了「中國公民」隊伍,也迅速通關。但是,這只是往後更多「alternative」的第一關吧? 回台後,問了一些同事和朋友,意外的是,約九成竟然都說忘了當初排那一邊,莫非是我太敏感?也有朋友說,上海機場比較「體貼」,有註明「台港澳」通關。 也有朋友說,數年前到中國,大家在填入境單時,都填自己來時地是「Taiwan」,有一名同伴竟不識相填上「ROC」,結果被刁了快一小時才放行,全團被迫等著,遊興大失。 記得,當初台灣開放老榮民回大陸探親時,有人形容「第一次出國,竟是回國」,突顯大時代的無奈,而生於台灣的我,對急統急獨都覺得不是好選項,卻在人生首次北京行,面臨了不同的內心掙扎。(柯永輝) |
|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