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降低RFID技術成本 發揮好排頭兵作用
2013/08/20 15:55:39瀏覽272|回應0|推薦0

物聯網可以滲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一個國家物聯網的發達程度,可以直接反映該國的經濟實力。當前,物聯網的相關技術研究與推廣,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

物聯網主要涉及傳感器、電子標簽、芯片及智能卡等三大領域,在傳感網技術的開發和市場推廣中,RFID是非常關鍵的技術之一。RFID技術結合已有的網絡、數據庫等技術,構築了一個由大量聯網的閱讀器和電子標簽組成的龐大物聯網體係,其規模甚至超過了網際網路,從這種意義上來講,RFID技術無疑是物聯網發展的“排頭兵”。

在中國,RFID技術受政府的需求和推動,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本土化企業佔“天時地利人和”各項優勢,同時,近年來也吸引了大量國外企業在中國發展技術、開拓市場。盡管如此,將RFID技術普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成本問題,仍然是制約物聯網大規模發展的難題。

RFID成本對中小供貨商的影響最為明顯。對于供貨商來說,不論商品價值大小,都必須配備相應的電子標簽,譬如一臺電腦和一支牙刷,價格差距懸殊,但是附加的電子標簽都是一樣的,那麼對於數量龐大、價值低的商品,付出的將是與之價值不符的巨額費用。

隨著技術的進步,RFID標簽成本也在慢慢下滑,許多中國高頻RFID標簽價格已經降到一元以下,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成本高昂帶來的市場低迷現象。但是,RFID卡的成本並不是唯一的成本構成,普及RFID技術所需的無線基礎設施成本將比RFID標簽高很多。CMIC研究認為,未來幾年之內,RFID技術成本不會有大幅度的下滑。

對於如何降低成本,業內也有一些觀點,如“RFID的價值大小與其被使用的次數成正比”,這是根據RFID價值特性得出的結論。這一結論認為,如果在同一個RFID技術應用係統中,電子標簽被使用的環節越多,讀寫器被使用的功能越充分,其成本被分解、稀釋和認同度就越高。反之,價值鏈被設計得越短,或供價值表達的環節越少,成本問題就越突出。根據這一結論,增加電子標簽的使用頻率,或可成為降低RFID成本的捷徑。

資料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新華網 2013/8/19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8194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