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捷克發明展 我奪13金11銀15銅
2013/06/11 10:08:17瀏覽60|回應0|推薦0

「會說故事」燈籠 獲特別獎

台灣代表團參加首屆捷克國際發明展暨發明競賽摘下十三金、十一銀、十五銅,以團體總冠軍稱霸全場。其中建國科技大學發明的「走馬燈」打破傳統靜態燈籠,以LED燈投影到燈籠上,變成「會說故事」的燈籠,得到大會特別獎的最高榮譽。

台灣代表團團長、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秘書長吳智堯指出,這次共有十五國、三百餘件作品共襄盛舉,台灣有六十八件作品參展,獲得十三金、十一銀與十五銅、共三十九面獎牌,得獎率五十七%,是最大贏家。

建國科大以「走馬燈」摘下大會特別獎,建國科大副校長黃清和表示,鹿港燈會時,看見的都是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靜態展示,因此學生發想:「何不試試看動態燈籠?」學生在燈籠中裝一個高散熱效率的LED燈做為照明,同時在燈籠內部安裝一小馬達,投影循環旋轉、故事繪圖的剪紙,就像是皮影戲。

高苑科技大學電機系副教授吳上立與宋仁羣、李瑞銘組成的團隊,研發「可上下階梯之電動輪椅」,輪椅的四個爬階輪有四支伸縮桿,在平地運轉時,伸縮桿碰到地面自動縮入,但遇到階梯時,凸出的伸縮桿會卡住階梯並成為支點,給予繼續轉動的輪子動力、以使其爬上階梯。另外,搭配可同時調整角度與重心的座椅,讓使用者安穩上下樓梯,在會場詢問度高,並獲得金牌。

這次發明展最年輕的金頭腦是九歲、靜心小學三年級的王雪敏,與他十歲的哥哥王志傑等五位學生共同研發的「行動3C產品桌」,收起來是收納筆電的提箱,展開是桌子,還有電源與充電器,獲得金牌。

資料來源: 自由時報/記者湯佳玲 2013/6/10

捷克發明展 我奪13金 世界第二

台灣首次參加捷克發明展,拿下十三金、十一銀、十五銅,團體成績排名世界第二。建國科技大學設計的「走馬燈」,結合傳統大紅燈籠、剪紙藝術,以及現代的LED照明技術,讓燈籠內的紙片人上演動態皮影戲,讓捷克評審想起兒時的懸絲偶戲,同時獲得金牌、大會特別獎。

帶團的中華創新發明學會秘書長吳智堯表示,今年捷克發明展共有美英德法中台等十五國、約三百件作品參展,台灣有六十八件,其中卅九件獲獎。

建國科大機械系、電機系研發團隊設計的「走馬燈」,在燈籠內安裝小馬達,讓剪紙人物可在燈籠之中旋轉,並採用高散熱效率的LED燈照明,把紙片人影投射在燈籠表面,有如皮影戲一般,充滿童趣。

參與設計的林東震說,團隊成員是在逛街時看到店家掛著燈籠,認為傳統產業須不斷創新,因此,合力製作「走馬燈」,今年初已得到專利,且首次參加發明展就得大獎,很開心。

此外,金牌作品「防盜踏板」是由樹德科大生活產品設計系副教授陳文亮等人研發。陳文亮指出,台灣是自行車王國,但失竊的夢饜讓很多人困擾,他的發明可將自行車腳踏板鎖在靠近後輪車架上,讓自行車無法轉動,達到防盜目的,目前已取得美中台專利,一旦量產,價格只要二五○至三○○元。

另台北市靜心中小學兩件作品「行動三C產品桌」、「防忘防盜智慧鎖」得到金牌。年僅十歲讀小四的王志傑、九歲讀小三的王雪敏這對兄妹檔,與其他師生一起發明可隨身攜帶的「行動三C產品桌」,收納時只有手提箱大小,可放入筆記型電腦等三C產品,帶到戶外可變身電腦桌,還可充電。這項作品在兩個月內連續拿下俄羅斯阿基米德、捷克發明展金牌,王雪敏也是此次台灣代表團中年紀最小的金牌得主。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胡清暉 2013/6/10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7745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