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手機錢包”引領跨界消費
2013/06/04 13:22:05瀏覽56|回應0|推薦0

    紛繁復雜的城市生活,讓無數人被“卡”住了手腳:銀行卡、加油卡、公交卡、購物卡、美發卡……打開錢包,錢不一定很多,但卡一定不少。而如果有一天只需帶上手機就可以完成所有支付功能,你還會需要這些卡嗎?

    2012年,爭議多時的移動支付標準終于明朗,在銀聯對POS機大規模升級改造的背景下,長期困擾移動支付的受理環境問題也得到根本改善。自去年末以來,三大運營商紛紛力推基于NFC技術的手機近場支付業務,一機在手、走遍全國的願景或許近在眼前。

    大規模推廣條件已成熟

    手機近場支付,通俗地講就是變刷卡為“刷手機”。易觀咨詢分析師閆曉佳告訴記者,早期的手機近場支付多是在用戶手機上安裝具有RFID(無線射頻技術)芯片的SIM卡,通過強行植入一張IC卡,來實現公交、門禁、飯卡等簡單功能。

    由于種種原因,發展多年的手機近場支付產業並未壯大。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1511.4億元,近場支付佔比僅為2.6%。

    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早期的手機近場支付發展不順利,主要是因為標準不明朗,手機近場支付一般只是在運營商集團網用戶內部實現門禁、飯卡等簡單功能。如今,發展基于銀聯標準、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技術的手機近場支付已經成為三大運營商的共識,大規模發展的條件已經成熟。

    首先,相對于傳統解決方案,NFC技術本身有諸多優勢。NFC解決方案有更多的交互功能,用戶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上的應用對近場支付進行靈活設置。在NFC解決方案下,一張SIM卡上可以集成公交卡、購物卡等多種卡,綁定多個銀行卡賬戶,使用范圍更廣。

    其次,使用NFC手機近場支付,首先要有具備NFC模塊的智能手機。截至2012年底,我國智能手機用戶達到3.8億人,預計到今年底將突破5億人。隨著技術的進步,NFC模塊將成為未來智能手機的標配,預計2013年兼容NFC的手機出貨量將達2.85億部。

    再次, POS機大規模改造,支付受理環境改善。在中國銀聯和各商業銀行的大力推動下,全國范圍內120萬臺非接終端的改造已經完成。在銀聯標準事實上已成為手機近場支付國家標準的情況下,未來,用戶可以直接在有“閃付”標志的POS機上“刷手機”支付,過程與刷銀行卡類似,這從根本上解決了手機近場支付產業長期面臨的受理環境受限問題。

    “手機錢包”大戰山雨欲來

    據悉,發展較早的日本已擁有5000萬“手機錢包”用戶,按照他們的比例,我國有數以億計的潛在用戶。面對廣闊的市場,自去年以來,三大運營商均在NFC手機近場支付方面動作頻頻,“支付大戰”一觸即發。

    2012年11月26日,中國聯通與招商銀行聯合推出名為“聯通招行手機錢包”的信用卡手機支付產品。使用NFC手機的聯通用戶,可將招行信用卡賬戶內置在手機USIM卡中,實現“機卡合一”,在支持“閃付”的POS機上刷手機即可直接進行各種消費。中國聯通天津分公司產品創新部的夏研告訴記者,該解決方案SIM卡擴展性很強,可以為銀行卡、公交卡、優惠券等多個項目單獨建立賬戶,這樣手機就將同時具備多種功能。

    中國移動與中國銀聯則在去年年中達成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移動天津公司市場經營部商城運營室經理莫非告訴記者,中國移動在今年推出了“電子錢包”產品。用戶可以在特定應用上下載銀行卡、公交卡、優惠券、加油卡等各種卡,並輸入相關信息與實體卡綁定。一部手機可同時綁定多家銀行的銀行卡,且錢包中最高可以有1000元的電子現金。用戶在支持“閃付”的POS機刷手機消費,只要額度在1000元以內,不需要輸入密碼。

    據了解,2013年,中國移動將發展300萬“手機錢包”用戶,發行可存儲數十張電子卡應用的SIM卡,目前已與中國銀聯、浦發銀行、招商銀行等金融機構簽署合作協議,並與部分學校、企業以及20多個城市的公交地鐵管理部門達成了合作意向。

    此外,中國電信總經理王曉初也表示,2013年中國電信將與銀行合作採用NFC-SWP方案推出“電子錢包”,將規模投放NFC-SWP卡,並啟動終端定制。中國電信天津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基于NFC技術的手機近場支付,已經成為中國電信下一步發展的重點。

    “手機錢包”的大火難免牽連銀行。相比傳統的物理網點和日漸成熟的電子銀行,移動金融屬于更加領先的服務平臺,市場前景不言而喻。易觀公司預測顯示,2013年中國移動支付客戶將達3.08億,交易規模將由2011年的742億元猛增至2013年的2230億元。為此,各大銀行紛紛發力,聯手運營商推出“手機錢包”產品。

    中央財經大學民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壯指出,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手機隨時帶在身上,銀行卡卻不一定。由于使用更加便捷,手機近場支付發展順利的話,越來越多“實體”銀行卡裏的錢,會向手機裏的“銀行卡”搬家,未來甚至連銀行卡都可能被淘汰。

    李永壯認為,對銀行來講,若及時跟上技術進步的步伐,將自己的銀行卡集成在各大運營商的手機近場支付產品中,可以極大地增強其銀行卡業務的吸引力,促進自身銀行卡、信用卡業務的發展;相反,若某銀行的銀行卡與NFC手機近場支付“不兼容”,則很可能在未來的“銀行卡保衛戰”中陷入被動。

    “刷手機”時代還有多遠

    專家指出,盡管手機近場支付前景廣闊,眼下仍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安全性亟待增強。手機的便攜性,使其有被盜的風險。一旦被盜,“手機錢包”中不記名、不需輸入密碼支取的電子現金很難保全。且在竊密軟件肆虐的今天,存在手機上的個人賬號資料,也存在被盜取的風險。運營商以及商業銀行需要加強安全防護工作,把好“安全關”。

    張毅指出,雖然手機近場支付有其便攜性,但一部手機上集成了多張銀行卡、公交卡、購物卡,一旦手機被盜,所綁定的賬戶即有被盜刷的風險。只有把手機近場支付做得像金融IC卡一樣安全,才會真正贏得用戶的信任。

    其次,產業鏈整合仍需加強。張毅認為,未來三大運營商真正的競爭不是在技術上,而是在市場上。只有真正把產業鏈條整合好,為用戶提供更多元、更優質的服務,才能真正取得勝利。

    李永壯則表示,發展基於NFC技術的手機近場支付,既需要打通上遊的手機終端制造商,推動手機廠商生產具備NFC模塊的定制機,又需要在應用裏集成更多元的服務,這需要運營商與手機廠商、銀行、公交公司、地鐵公司、加油站、超市、商場等建立合理的合作及分成模式,而這將極大地考驗運營商的產業鏈整合能力。(記者 鄧中豪)

資料來源: 新華網 2013/6/3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771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