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畜類辦起“身份證” RFID技術令肉品安全有保障
2013/06/01 17:52:22瀏覽79|回應0|推薦0

奶牛耳朵上的電子標簽就像一張記錄奶牛資料的身份證

  自從上海黃浦江死豬事件發生後,人們對於“食品安全”問題日益重視。不過當食用畜類有了“身份證”後,畜類的來源以及生長過程將有證可查,超市裏也能夠隨時通過掃描二維碼來查詢食用肉的來源,這樣百姓就可以吃到“放心肉”了。記者在“印象河南中原行”採訪過程中了解到洛陽萊普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RFID技術能夠為動物辦理“身份證”,讓消費者對食用肉進行追本溯源。

  據公司總經理王善普介紹,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有了這項技術後,所有食用畜類、家禽從出生起就可以安裝該電子標簽,記錄全程的成長記錄。每一個電子標簽都有獨一無二的編碼,並建立遠程數據庫進行資料備份。這份動物的“簡歷”將來可以在上市後,由消費者掃描二維碼下載查詢。這樣,就確保了肉類的來源安全可靠,杜絕了問題肉類流向市場。

  在動物建檔方面,RFID主要使用專用動物耳標鉗,將標簽裝在牲畜的耳朵上。主要用于種畜繁育、疫情防治、肉類檢疫。

  王善普舉例,在大型奶牛養殖場,如果一頭奶牛出現身體異常,及易傳染給其他奶牛,同時身體異常的奶牛所產牛奶混入大型儲奶罐後,必然影響整體奶質。如何掌控每一頭奶牛的身體狀況?這就給動物溯源技術利用提供了舞臺。通過捆綁在奶牛腿部的電子標簽和傳感器,可以有效監控每一頭奶牛的體溫、體質、運動量等健康信息。工作人員每天可以利用掌上電腦等終端,查看奶牛身體狀態,對有異常的奶牛提前採取預防措施,有效提高奶牛的繁殖效率和所產牛奶質量。

  據悉,現在畜類養殖行業趨向集團化、專業化,不少養殖大戶也樂意給每一頭動物“辦身份證”,這樣也方面他們隨時監督畜類的健康,越來越多的養殖戶也意識到,能夠保證自家出產的食品安全是目前市場的一大優勢。

  王善普告訴記者,除了給動物建檔外,該項技術還可以用在會場,公共場所出入、圖書管理、私家車管理等領域,一旦安裝該標簽,即可遠程對被管理事物進行監控管理。

資料來源: 新華網 & 中國江蘇網 2013/6/1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770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