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23 23:02:40瀏覽349|回應0|推薦0 | |
大約在15年前,RFID(射頻識別)技術先驅凱文‧阿什頓(KevinAshton)提出了物聯網。15年過後的今天,我們終於可以看到物聯網慢慢從夢想照進現實。目前,己有多領域的物聯網解決方案獲得突破。
未來生活中的水、電、煤氣等,會 有一個網絡集合起來;更為可見的,比如食品安全、家庭安防應急等等,也都會融入到物聯網。據有關機構預測,這個行業將來產值可高達逾14萬億美元。分析指出,物聯網夢想正逐漸照進現實,隨著產業支持政策的進一步明確,物聯網將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這樣背景下,物聯網概念股表現值得期待。 物聯網夢想照進現實 大約在15年前,RFID(射頻識別)技術先驅凱文‧阿什頓(KevinAshton)提出了物聯網。15年過後的今天,我們終于可以看到物聯網慢慢從夢想照進現實。目前,己有多領域的物聯網解決方案獲得突破。 如,利用物聯網技術,從種子到農場,再到餐館和商店對我們所吃的東西進行跟蹤,那將會減少不必要的食品召回,為人類的健康生活帶來福音。新大陸(000997)前不久公告稱,公司中標商務部2012年全國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係建設採購項目,中標總價款為7813.68萬元。 其實,物聯網離企業並不遙遠。早期的條形碼讓我們了解了該產品是什麼;現在的GPS實時定位技術讓我們知道了當前的位置。譬如,在一個摩天大樓的工廠內,GPS實時定位技術能讓人們實時找到某一重要而昂貴的工具的準確位置。 今年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展出了大量與物聯網脫下上關係的設備或應用,包括智能洗衣機和智能家居等。除了這些“小打小鬧”外,物聯網還能被用來解決重大的業務挑戰或全球性重大問題。譬如,我們能在醫院部署實施物聯網,將藥品管理和昂貴的醫療設備連接起來,以確保病人用藥的安全性以及醫療設備的智能調度! 國際電信聯盟2005年的一份報告曾這樣描繪“物聯網”時代的圖景:當司機出現操作失誤時汽車會自動報警;公文包會提醒主人忘帶了什麼東西;衣服會“告訴”洗衣機對顏色和水溫的要求。。。。。。 時至今日,雖然仍有人認為物聯網屬于炒作,事實上它已成為不折不扣的現實。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有53%的企業或組織準備在接下來的24個月內部署物聯網方案;其中亞太有69%企業或組織打算在接下來的24個月內部署物聯網。 “前幾年,大多數人只是覺得物聯網時髦,不認為有什麼實際作用。但現在,很多企業會想用物聯網來提升自身的服務、管理水平,會想有誰能提供這方面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目前我所看到的行業需求是自發產生的,而以前基本只是被灌輸了這一概念。”一位長期研究物聯網人士稱。 如存在問題而發生的產品召回。如果已部署實時的定位解決方案,企業就能夠很快找到問題出在哪一部分;更進一步,通過物聯網技術,讓產生問題的部件可以在災難發生前自動發消息通知企業或消費者,這不僅能減少損失,還能夠迅速挽回客戶的信任。 “物聯網夢想正逐漸照進現實。”券商研究員在《投資快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作為繼計算機和網際網路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將在產業支持政策的進一步明確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在這樣背景下,物聯網概念股表現值得期待。 行業高速發展產值或高達14萬億美元 未來生活中的水、電、煤氣等,會有一個網絡集合起來;更為可見的,比如食品安全、家庭安防應急等等,也都會融入到物聯網。在實現這些夢想的路上,政策也是持續給力。在今年兩會上,物聯網連續第三年出現在了政府工作報告中。 “物聯網在連續三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到,可見政府對物聯網產業的重視程度,這也給產業發展帶來了積極影響,加快了物聯網從技術走向應用,物聯網的研發應用由此踏上了快車道。”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物聯網盡管還都處于起步階段,但有了國家政策的帶動,物聯網行業的發展會非常快,相關上市公司成長空間也非常大。 據了解,物聯網2009年11月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2010年3月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0年10月發布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指出要促進物聯網的研發和示范應用。 今年2月17日,國務院公布《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5年,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初步形成物聯網產業體係。為實現目標,將加強財稅政策扶持、完善投融資政策,鼓勵金融資本、風險投資及民間資本投向物聯網應用和產業發展。 不僅在國家層面,在地方,物聯網也是的熱點。例如今年北京兩會,委員提案借助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建設全路網智能監控體係,推動交通信息共享,完善公共交通體係,讓首都不再成為“首堵”。在上海市,也有10名人大代表聯名提出議案,建議建立上海市醫院物聯網示范區。 在政策的培育下,物聯網產業在近兩年都處于高速發展狀況,一批細分產業的產值已經突破千億。2010年我國物聯網的總產值約1900億。2012年已經超過了3600億以上,年增速接近40%。業內人士估計,2017年國物聯網產業將超過萬億元。 物聯網近幾年來不光在我國發展迅速,全球范圍內物聯網產業都在逐步興起。全球領先的網際網路解決方案供應商思科公司日前表示,未來10年內物聯網技術將創造出14.4萬億美元的商機。到2022年,物聯網技術將推動全球企業的利潤總和增長21%。 值得一提的是,業界對物聯網市場規模的估值達到數十億美元,這僅僅指的是構成物聯網的技術的產值,還不包括它催生的後續商機。 “物聯網已經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中投證券分析師指出,目前,電力、交通等領域的物聯網應用已經初步具備了規模化的基礎。在這些方面,政府、企業及科研機構正在加大對于有關商業模式的探索。 個股點將臺 新大陸(000997) 公司產業橫跨物聯網信息、三網融合通信和綠色環保科技三大領域。近年,公司推出了電子憑證商業模式和動物疫病追溯、食品安全溯源等典型物聯網應用。形成多位一體的物聯網“全價值鏈”發展模式,是業界與市場共認的物聯網龍頭。 據了解,新大陸是國內唯一掌握二維碼芯片核心技術的企業。2010年11月,新大陸發布了全球首顆二維碼解碼芯片,2012年6月又正式發布了第二代二維碼芯片。專家稱,第二代二維碼的“中國芯”在關鍵技術指標上實現了質的飛躍,全面支持市場主流的二維與國際通用一維條碼,覆蓋了99%以上的市場應用范圍。 去年公司在溯源領域首創嵌入式電子秤,而其產品也佔到目前農業部相關產品採購份額的70%以上。2月20日,新大陸公告中標商務部2012年全國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係建設採購項目,中標總價款為7813.68萬元。其中,電子秤價款為4176.98萬元。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食品安全監管的一環,我國食品安全追溯體正在抓緊建立。預計該體係“十二五”期間覆蓋所有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據預測,未來三年國家在這方面的投入有望達到15億元。新大陸作為行業龍頭將明顯獲益。 遠望谷(002161) 公司是一家從事超高頻射頻識別技術研究和開發的高科技企業,時至今日,公司已形成了鐵路、煙草、酒類防偽、動物追溯和食品溯源、圖書館、國際業務六大業務。在食品溯源方面積累了先進的技術及應用解決方案,也是唯一一家通過農業部RFID智能識讀器供應廠商備案資格的廠商。 “公司受益于物聯網RFID行業的高增長。”光大證券研報指出,公司是國內物聯網RFID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在早期主要依賴鐵路市場,經過最近幾年在其它領域的努力,鐵路市場的收入佔比已大大減少,近兩年,圖書館、煙酒、物流等領域的增長明確,鐵路業務在公司的佔比將進一步減小。圖書館的信息化改造和自助圖書館的廣泛推廣將給公司帶來億元級別的年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食品溯源項目率先在名酒市場試點工作的推進,公司承擔了五糧液射頻識別防偽追溯係統的建設。在酒類企業的食品安全領域做得比較領先,讓遠望谷對于食品安全領域的物聯網技術應用具有了引導作用。 達華智能(002512) 公司是電子標簽、非接觸式智能卡、讀卡設備等產品的專業制造商,智能卡應用係統的整體方案提供商。目前為止公司已累計為國內外用戶提供了數億枚RFID產品,並參與了眾多國內及國際重大項目的籌備和建設工作,在大型地下鐵道(輕軌)、城市一卡通、Hp(美國惠普公司)資產管理、圖書館領域均有成功應用案例,為RFID產業在金卡工程事業的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去年12月達華智能宣布,控股子公司武漢聚農通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中標武漢市首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係統建設項目。公司表示,該項目是公司涉農RFID技術的首個項目,對其它城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係統建設具有良好的示范效應;同時,該項目是公司把握物聯網在農業信息化領域發展的機遇取得的一個突破性進展。 本月8日,達華智能發布定增預案,擬採用“股權+現金”的方式購買新東網100%股權,向物流網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方向前進。資料顯示,新東網是一家為行業客戶提供業務支撐解決方案並聯合電信運營商為政府及企事業單位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的ICT(信息與通信相融合的技術領域)公司。
中國制造謀供應鏈為王 物聯網時代制勝贏在掌上 中新網3月18日電傳統零售業正在走向衰微?“渠道為王”為何給一些制造巨頭帶來流通上的“堰塞湖”?3月11日,富士康與德國最大零售商麥德龍的家電零售品牌萬得城宣布關閉在上海的7家門店,徹底退出中國市場。而富士康旗下的零售品牌萬馬奔騰目前發展也是舉步維艱。 傳統零售遇高庫存“堰塞湖” 李寧、匹克、361度、安踏等紛紛關閉零售店 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代工企業的富士康,在零售渠道上的窘境也是“中國制造”的縮影。中國最大運動品牌李寧公司,僅在2012年上半年就關閉1200家零售店。李寧與匹克、361度、安踏等國內六大運動品牌在去年關店達3000多家零售店。 森馬、美特斯邦威等擁有全國零售渠道的服裝巨頭普遍出現高庫存。美特斯邦威2012年上半年庫存佔用資金17.53億元。有專家預計,國內全服裝行業庫存佔資金預計達上百億元,甚至部分單個品牌庫存就達上億元。全國庫存積壓的服裝總量預計夠國人穿三年的。 高庫存還出現在中國鋼鐵、化工、建材等領域。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首席顧問丁俊發指出,2011年,我國工業品庫存率達10%,是發達國家的3倍多。如果降低1%,就能節約庫存佔用資金8400億元。如果降低5%,就為相關工業企業增加4.2萬多億元的流動資金。 中國發展出版社推出的暢銷書《供應鏈為王》作者楊達卿指出,實體零售渠道普遍存在高庫存問題,形成供應鏈上的“堰塞湖”。在以電子商務等支撐的物聯網時代,大型實體零售店勢必被電商網店取代。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制造企業普遍實行“零庫存”管控,已經進入供應鏈競爭階段。 “渠道為王”理念正在成為過去式,傳統零售企業的窘境或是證明。2012年底,中國首富、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推出娃歐商場,進軍高端百貨,但近日娃歐商場被曝光旺季空城、客流稀少。近年來,百思買、百安居、家得寶、家樂福、特易購等美歐零售巨頭,在全球市場逐漸萎縮,甚至徹底退出中國市場。傳統大型零售商似乎正從“渠道為王”走向“渠道萎亡”。 “供應鏈為王”是市場趨勢 中國制造再騰飛需供應鏈服務商崛起 暢銷書《供應鏈為王》作者楊達卿指出,制造業在各國的發展一般都經歷四個發展階段:生產為王營銷為王渠道為王供應鏈為王。“中國制造”同樣經歷了這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生產為王”。這個階段是“短缺經濟時代”,商品供不應求,企業往往愁怎麼生產更多。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工業企業多是“以產為綱”。 “鐵人”王進喜等全國勞動模范是這個時代的楷模,大生產推動了工業大發展。如今,中國制造了全球超過1/3的家電產品,全球彩電中的50%、全球手機的50%、全球空調的70%、全球微波爐近100%…… 第二個階段是“營銷為王”, 或“品牌為王”。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張和生產效率的提高,社會商品逐漸充裕,企業往往愁怎麼銷售更多,因此“營銷包裝”成關鍵。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前後,一個點子能賣幾十萬元的“點子大王”何陽成時代寵兒,“金點子”制勝就在營銷包裝。史玉柱的“腦白金”飲品、秦池爭央視標王等多是靠營銷走紅。 第三個階段是“渠道為王”。隨著企業品牌文化的廣泛建立,社會商品品質的整體提升,同質化的產品越來越多,“價格戰”屢屢上演,利潤被攤薄,企業往往愁如何賺更多利潤,“渠道為王”大行其道。因為這個階段,生產和營銷問題解決了,企業進入渠道爭奪戰。在上世紀末至今,誰掌握了零售渠道,誰就掌握了話語權。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就是贏在“渠道為王”,成為中國首富。佔據全球空調市場60%份額的格力,也是靠董明珠自營渠道打天下。 第四個階段是“供應鏈為王”。這個階段也是“富余經濟時代”,生產、營銷、渠道都不再是大問題。首先,市場需求朝著個性化轉變,消費成為價值鏈的核心。其次,渠道越來越多元化。掌握話語權的已經不是傳統零售商,因此家得寶、百安居、百思買等在中國潰敗,而融合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商流“四流合一”的阿裏巴巴、亞馬遜等供應鏈服務商逐漸崛起。 制勝消費要向“掌上端”發力 迎頭扭轉全球供應鏈最下遊的被動局面 目前,許多中國制造企業仍然處在全球供應鏈的最下遊,扮演者貼牌生產商。處于歐美及日韓等工業巨頭夾縫的“中國制造”,該如何扭轉被動局面? 暢銷書《供應鏈為王》一書指出,全球工業競爭已經進入“供應鏈為王”的時代。從全球最大市值公司蘋果可見,蘋果公司到2012年已連續第五年位居全球供應鏈25強第一名。中國雖生產全球三分之一的智能手機,但很多企業只是蘋果、三星等供應鏈下遊的打工者。“中國制造”需全面推行供應鏈管控。該書從汽車、農業、食品、鋼鐵等領域,比較歐美企業“1+N”的獅陣式供應鏈,即由基金等供應鏈鏈主“1”,統籌N個關聯企業組成的全供應鏈陣營,在縱向一體化上較強;日韓企業“N+1”的狼陣式供應鏈,即由商社等隱形供應鏈鏈主,在幕後統籌由N個關聯企業組成的全供應鏈陣營,在橫向一體化上較強。該書呼吁中國企業結合中國國情和文化,借鑒兩種模式,建立產業全生態鏈。 《供應鏈為王》作者楊達卿指出,在物聯網時代,未來的渠道將集中在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而不是綜合超市或百貨超市。供應鏈競爭是融合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為一體的綜合競爭。傳統的實體零售渠道在“四流”整合能力和反應速度,都難以和亞馬遜、阿裏巴巴等新興企業較量。傳統渠道需要搬家到掌上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 在2012年位居全球供應鏈25強企業第二位的、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亞馬遜,將在今年6月份推出智能手機。而收購摩托羅拉的美國谷歌公司,已經進軍電子商務市場,並推出當日達快遞,向供應鏈服務企業轉身。位居亞太供應鏈15強企業第一位的韓國三星,已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供應商,三星早在2004年就通過三星商城進軍電子商務,2009年三星聯合中國聯通等進軍中國移動電子商務市場。而作為亞洲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阿裏巴巴,也在謀求推出阿裏雲智能手機,搶佔掌上電商市場。中國傳統制造商和零售商需轉變觀念,合力開拓掌上市場。 (中國新聞網) 資料來源: 新華網/投資快報 2013/3/23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info/2013-03/23/c_132254493.htm)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