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拓墣產研專欄》智慧行動裝置將主導產業走向,更成為線上銷售驅動力 想賺行動付款 便利是關鍵
2013/02/19 15:52:53瀏覽282|回應0|推薦0

  根據拓墣預估,2013年全球平板機的出貨量將超越筆電,智慧手機與平板機等智慧行動裝置將主導未來產業走向,這也使以行動裝置為中心的周邊產業在未來幾年持續發酵,而智慧手機與平板機更逐步成為線上銷售的驅動力。

  在美國,感恩節後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當天,行動線上銷售額佔所有線上銷售比例從2011年的9.6%成長至2012年的16.3%;Cyber Monday的行動更佔所有線上銷售活動13%,是2011年的兩倍,成長速度令人咋舌。

  種類多 消費者眼花撩亂

  智慧行動裝置的銷量增加且普及率提升,使原本電子付款或數位錢包的業者開始針對行動應用程式平台撰寫相關應用程式,亦有業者將NFC內建至智慧行動裝置,或有銀行與金融機構成立行動銀行服務,而行動通訊服務商也期望透過智慧行動裝置也進入行動付款市場。日前公平會通過台灣五大電信業者與悠遊卡公司合資成立公司經營TSM (Trusted Service Management;TSM)平台,就是一例。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行動付款品牌包含Google Wallet、Square、IS IS、Visa的V.me、American Express的Serve、MasterCard的PayPas s、PayPal、Barclay的Pingit等。不僅網路搜尋公司、電信業者、銀行、線上付款公司、信用卡公司,甚至一些新創公司都想在行動付款的未來獲得嶄露頭角機會。全球的行動付款正處於群雄並起階段,並沒有一家或一群業者敢自稱其服務架構一定成功。如何讓商家與消費者之間,以最低成本且最簡易方式進行交易,並串起整個消費活動與行動交易的生態體系,將是行動付款的勝出關鍵。以下針對全球主要行動付款種類進行說明與分析。

  隨著智慧手機興起,許多非金融機構的公司想利用觸控手機的普及率來參與一場「金流」遊戲。包括Apple、Google、ISIS、Square等公司,其中,最為積極的代表就屬Google與ISIS。

  由於Google掌握了Android平台的主導權,其希望隨著Android智慧手機市場佔有率超越60%,且普及率不斷提升的同時,未來只要透過 Android智慧手機進行的交易,都能讓其參與其中,因此,以行動裝置當成錢包的概念就孕育而生;而將NFC晶片內建在Android智慧手機就成為其最主要方案。

  至於美國電信業者AT & T、Verizon與T-Mobile在2010年所共同成立的ISIS,由於掌控所有手機網路服務,且旗下擁有不同手機平台,因此,也希望在行動裝置起飛之際參與金流,以獲得部分交易費用,提高日益下降的語音通話費用。而2012年10月底,ISIS在美國Austi n與Salt Lake兩座城市著手進行行動錢包試驗,透過與USA Technol ogies公司合作,針對內建NFC之販賣機與旗下手機進行行動錢包的交易,未來將推出具ISIS功能的智慧手機。

  而由Twitter創辦人Jack Dorsey所創立的行動付款服務- Square ,則針對iOS與Android平台推出Square Wallet應用程式,可讓消費者透過信用卡與轉帳卡付款。基本上,Square Wallet是讓iPhone與 Android智慧手機變成行動電子錢包,以取代消費者付款時,必須拿出信用卡付款。而Square於2012年第四季之後在美國市場聲名大噪,因為全美星巴克7,000多家咖啡店都將接受來自於Square Wallet的付款服務。

  此外,Apple隨著iOS 6的推出,也開始嘗試Apple Passbook應用程式的行動付款服務。基本上,Passbook是一個存放電子優惠?、購物收據或認證資料,包括車票、機票、電影票等的應用的行動電子錢包。未來Apple應用程式商店內的消費,甚至購買Apple產品都將可以使用Passbook,以滿足大筆消費的市場。

  市場上將智慧行動裝置當成POS(Point of Sale)終端機的知名廠商就是Square。Square是讓智慧手機或平板機插入一個小型付款設備,在手機安裝軟體之後,就可以接受來自iPhone、Andriod智慧手機、iPod Touch甚至iPad的消費者的行動付款。這種行動付款方式的好處,在於消費者仍可使用原有的信用卡或轉帳卡(Debit Card)付款方式,而店家只要擁有一支智慧手機與小型付款設備,就可接受來自消費端的付款,並不需額外購買POS終端機,這對中小型商店來說,極具吸引力!

  而國人熟悉的PayPal,旗下的PayPal Here和Square一樣,也推出小型POS付款設備。由於PayPal是在電子商務平台時期設立的,因此擁有許多客戶,以及專屬的PayPal轉帳卡。如果消費者採用專屬的P ayPal轉帳卡在PayPal Here設備上「刷」一下,交易手續費將降至1 .7%,這對消費者來說很具吸引力。不過,由於PayPal是由eBay掌控,所以要打入一般零售通路商店仍需時日。其他進入此領域的業者還包含Intuit、SalesVu.com、North American Bancard(Phone Swip e)、Switch Commerce(SwitchPay)與iZettle等。

  手機付款 個資不外露

  現在有許多行動商務網站已整合行動通訊營運商的手機帳單,以方便消費者在線上玩遊戲或者購物時,可將此交易費用放入手機帳單內。

  這種付款方式的好處在於消費者不用擔心必須提供行動商務網站信用卡等個人資料,只要透過每個月的手機帳單付款即可。

  目前Facebook、BlackBerry應用程式商店、Amazon、Google Play 與Microsoft等,雖然都採用Bango所提供的手機帳單付款機制,但是,也都和不同行動通訊營運商尋求合作,以方便消費者選擇適合的行動付款方式。

  銀行體系為了迎合智慧行動時代來臨,亦針對智慧行動裝置設計應用程式,方便消費者隨時隨地掌控自己銀行帳戶的資料,甚至可以透過行動銀行支付許多帳單。

  最早期的行動銀行服務主要是通過SMS傳遞的SMS銀行(SMS Banki ng)服務。之後隨著1999年推出支援WAP的智慧手機外,亦開始推出行動網路之行動銀行服務。一直到2010年由於iOS與Android的應用程式商店模式確立,許多銀行機構開始針對行動平台推出應用程式。2 011年更隨著HTML5、CSS3與JavaScript網路技術的成熟,開始針對行動網頁的行動銀行服務。

  基本上,行動銀行並不等同於行動付款,只是許多銀行為了搶奪行動付款市場,除了提供基本讓消費者檢視自己銀行內帳號的收支情況、信用卡帳單與借貸情況外,亦開始推出透過行動裝置支付帳單的服務活動。

  P2P匯款市場 各家搶進

  P2P(Person-to-Person)付款是指讓不同手機的消費者,可以透過手機互相轉帳的付款方式。一般來說,消費者的行動裝置在沒有接觸下,直接透過Bluetooth、NFC或其他無線頻率波進行個人對個人的付款活動,是P2P付款的典型方式。此外,P2P(Peer-to-Peer)轉帳亦包含透過行動裝置之國內與國際匯款的付款。由於目前許多行動裝置都內建3G、4G或Wi-Fi網路,所以行動裝置之間可以透過行動網路或Wi-Fi無線網路進行相關匯款的支付行為;其中,包含國內行動匯款及國際行動匯款。

  PayPal就致力於美國國內P2P行動匯款的服務。目前PayPal除了能在PC網路上進行匯款外,還可透過安裝於行動裝置內的PayPal應用程式,進行相關行動匯款活動。

  根據World Bank預估,至2013年國際匯款交易將高達4,04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這也使得許多銀行或機構都覬覦這塊行動國際匯款大餅,期望能拿下部分市場佔有率。

  根據行銷研究機構eMarketer預估,2012年全球行動付款(包含採用行動瀏覽器、行動應用程式、行動POS讀卡機、SMS及NFC)的交易金額將達1,715億美元,2016年甚至上看6,170億美元,到時候,全球約有4.5億人口都將採用某種形式的行動付款方式進行交易。行動付款市場是一個新的市場,為了爭取這塊市場大餅,除了傳統的信用卡機構,銀行等金融體系外,行動通訊營運商、零售通路商、網路搜尋公司、消費電子公司、手機業者、新創公司都正積極搶奪市場大餅。

  拓墣認為,從短期兩到三年來看,行動付款中,智慧行動裝置當成電子錢包與當成POS設備的市場仍將持續產生變化。唯一可確立的是,未來行動付款不再是金融機構獨霸的局面,其他平台廠商、行動通訊營運商、甚至新創公司,都可能在此扮演要角。此外,付款技術也很可能不是只有一種,所以單一投入NFC或QR Code,恐使廠商的未來發展受到侷限,甚至面臨失敗風險。目前無論是Google、Apple、Pa yPal、Microsoft、Facebook、Amazon都正嘗試不同技術,到底誰能勝出,還有待市場考驗。

(作者/拓墣產業研究所產業顧問尤克熙)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2013/2/3

( 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7317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