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球移動支付市場今年進入戰國時代
2011/07/28 11:07:25瀏覽302|回應0|推薦1

  2011年,全球移動支付市場進入“戰國時代”。

  電信運營商,無論是最早介入移動支付市場的日本電信大鱷NTT DOCOMO,還是去年由美國前三大電信運營商合資成立的ISIS公司,或是正在法國NICE開展迄今為止最大一次NFC試點的歐洲運營商Orange,亦或是全球擁有用戶數目最多、正在申請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中國移動,他們對手機及相關生態圈有著巨大掌控力,也涉足一些應用,首當其衝成為移動支付市場上的一個重要陣營。

  但同時,他們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做過支付業務,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唯一一個成功范例來自NTT,自2004年聯合索尼成立了FELICA NETWORK公司布局移動支付市場以來,目前已有50%以上的日本用戶使用帶有移動支付功能的手機,數目在6000萬部以上。

  能與電信運營商勢均力敵的是信用卡組織和銀行這類傳統金融機構。他們手中擁有龐大的清算平臺,並且在線下支付市場佔有絕對優勢。以中國銀聯為例,它擁有全國超過半數的線下POS機。但這類機構對于網際網路的商業運作以及手機應用業務並不擅長,在網際網路支付、電子商務市場上所佔份額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由此,動力缺乏成為該陣營的一大短板。

  以PayPal、支付寶等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雖然在傳統銀行卡業務建樹無多,但卻佔據了線上支付的大部分市場,對于與此密切關聯的移動支付領域,他們的表現異常活躍。PayPal在今年4月收購現場支付公司FigCard,7月又斥資2.4億美元收購手機支付公司Zong,以此補上了其與運營商、零售商之間的合作空白。而在中國,支付寶自7月起也宣布以二維碼技術布局現場移動支付業務。一旦這條產業鏈打通,第三方支付的集團勢力將大舉進入手機端。

  此外,各地的公交公司也是移動支付市場上一個“狠”角色。由于公交係統是全球范圍內開展非接觸式智能卡小額支付最成功的環節,僅在中國就有幾億張公交卡在使用。而且,公交公司也都是壟斷的,它可以決定與誰合作、不與誰合作。

  除了上述這些“顯而易見”的玩家外,一批新勢力正在崛起。

  以谷歌為代表的移動互聯平臺供應商因其超強的整合力和對業界的影響力正顯示出後發制人的態勢。谷歌在2010年年底才對外明確了移動支付戰略,在今年5月就迅速聯合花旗銀行、萬事達卡、First Data、Sprint和恩智浦公司共同宣布推出基于近場通信(NFC)技術的“Google Wallet”這一綜合支付工具。與其他移動支付市場上的“勢力”相比,谷歌有著“龐大的信息資源、豐富的應用產品線和滲透率極高的用戶到達渠道”,乃至支持NFC的Google Nexus S手機,這些都是任何銀行、電信運營商或第三方支付企業很難企及的資源優勢。據悉,微軟在它明年上市的Windows 8中也將集成NFC協議棧,其策略與谷歌類似。

  有類似姿態的還有蘋果。蘋果的App Store自2008年7月上線起,目前的年收入近24億美元,更可怕的是,蘋果手中有粘性很強的用戶端,一旦蘋果推出支持現場支付的新一代硬件設備和服務,移動支付市場上必然會為蘋果“預留”位置。其他手機廠商,如RIM、三星也正在加快步伐。

  除此之外,亞馬遜、Facebook也都加入了這場硝煙彌漫的戰爭。亞馬遜正在考慮創建基于NFC技術的現場支付體係和服務體係,而Facebook的目標是圍繞Facebook Credits虛擬貨幣形成一個豐富的生態係統,再迂回包抄移動支付市場。

  各方都在勵精圖治,頻頻上演合縱連橫的戲目。究其實質,大家無非在爭奪三樣東西:一是電子錢包所在的安全芯片到底放在哪?只要能控制這個安全芯片,就扼住了整條產業鏈的咽喉;二是用戶賬號,包括各個機構發的卡、電子現金賬戶等;三是渠道,也就是使用錢包的線上和線下應用通道。

  誰能得到這三樣東西,誰就能成為移動支付亂世的終結者。其中,經濟實力決定了某個陣營能在多大范圍內、用多大決心來推廣定制終端和改造受理環境;而用戶黏性則決定了用戶對于移動支付的支付意願。

  移動支付產業鏈太過復雜,單一標準的出臺恐怕仍難徹底改變現狀。各陣營的嬗變和滲透,以及整個移動支付生態體係的優化,絕非單靠標準就能夠推進,大家還在等待更好的機會,一個能夠重塑新秩序的機會。

資料來源:新華網 & IT經理世界 2011/7/26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5476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