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Google結合NFC實現手機行動付款機制
2011/04/07 01:55:37瀏覽693|回應0|推薦0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目前Google與萬事達以及花旗集團正在協商合作,希望透過Andriod手機中的NFC技術完成購物消費動作,省下現金交易或拿取錢包的麻煩,並且無需簽單。同時Google也和擁有NFC技術的Verifone公司商談合作,目的讓Android手機成為使用者常用的付費工具,取代現有的付費模式,落實手機結合電子錢包的概念。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又稱近距離無線通訊,由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演變而來,是一種高頻 ( 13.56 MHz ) 且短距離 ( 約10~20公分)無線通訊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的點對點資料傳輸。而NFC的最大資料傳輸量是 424 kbit/s,雖然在傳輸速度與距離比不上藍芽(2.1 Mbit/s),但是NFC 能夠自動和 NFC 裝置連線,不像藍芽需要花時間配對,因此連線的速度較藍芽為快。NFC技術分為主動與被動,被動方式則不需要電源,由於一次只和一台機器連結,擁有較高的保密性與安全性,亦可於資料傳輸過程中透過加密加強安全性。

NFC的功能並非取代藍芽等其他無線技術,而是在不同的場合、領域發揮相互補充的作用,例如:使用你的手機與也有NFC的印表機接觸即可列印你選擇的檔案、手機與手機進行資料交換、手機和數位相框感應直接傳輸照片、遙控器等電子裝置,讓多裝置間透過NFC達成資料無縫傳輸型態。

日常生活中已有不少行動支付工具的應用,例如:公車、捷運、停車、超商小額付款等;在許多其他國家,也有不少廠商整合RFID或NFC技術,讓手機直接感應來進行付費,例如日本、韓國、歐洲部分國家,這類型的應用已經逐漸成熟。目前較為有名的就是飛利浦Mifare(台灣的悠遊卡就是採用此種技術)與Sony的Ferlica等兩大規範,但仍缺少指標性的單位發揮NFC的強大的應用能力。

2010年11月Google在手機Nexus S中採用NFC之後,建立了NFC應用發展重要里程碑。近期據華爾街日報消息透露,目前Google與萬事達以及花旗集團正協商合作,希望透過Andriod手機中的NFC技術完成購物消費動作,省下現金交易或拿取錢包的麻煩,並且無需簽單。同時Google也和擁有NFC技術的VeriFone公司談合作,目的讓Android手機成為使用者常用的付費工具,取代現有的付費模式,藉以落實手機結合電子錢包的概念。

當然Apple或微軟都不想在這場戰爭之中失去位置,Apple近年也擁有許多關於NFC的專利應用,未來期望整合機票、電影票等生活所需於手機之中。美國彭博網站也指出下一代iPhone5將可支援NFC並與iTunes相通,實現手機支付。

NFC的免接觸及快速連線優點,搭配安全機制,將來NFC裝置拿來當作付錢的工具將成為常態,如此一來,再經過物流、金流的整合,手機商和行動業者將可能成為主要的大眾資金付費中心,從龐大的信用卡市場裡分一杯羹。

資料來源 : ENGADGET & FIND 2011/4/5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505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