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個傻瓜》看印度荒謬戶政
2011/04/04 11:33:46瀏覽568|回應0|推薦0

     印度電影《三個傻瓜》締造賣座紀錄,在台灣上映廣受好評,繼《平民百萬富翁》後再度形成話題;印度經濟則快速成長,在全球主要國家中,僅次於中國,多家外資機構更評估印度未來將躍居全球前三大經濟體。 本報於兩年前製作「金融海嘯下的印度」專題,今再度推出「崛起中的印度」專題,帶領讀者了解兩年來印度社會、經濟的成長與變化,並針對台商赴印度投資的機會與挑戰、台印雙方的文化衝擊進行第一手報導。

     印度電影《三個傻瓜》創下寶萊塢最高票房記錄,擄獲全球數億觀眾的心。這部電影對印度教育體系提出嚴厲批判,同時也凸顯一個荒謬的現象:印度十二億人口由於沒有統一的身分證,沒有人知道誰是本尊,誰是分身,富豪子弟利用他人為自己唸一個名校學位,神不知鬼不覺,同班同學直到畢業十年後才發現這個祕密。

     《三個傻瓜》男主角藍丘家境貧困,因頂替主人的兒子進入印度最好的理工學院,日後成為傑出的發明家。不過,現實生活中,許多住在印度偏遠地區的窮人家,孩子出生後沒有出生證明,也沒有好好上學,長大後既不識字又找不到好的工作,連申請銀行帳戶都沒辦法,他們可能一輩子貧窮,成為被社會遺忘的一群人。

     「現在不太可能發生電影中頂替取得學位的情節啦!」來自印度南部喀拉拉(Kerala)的化工博士克利希納(Binesh Unnikrishnan)指出,印度雖沒有統一的身分證,但進入大學時要先通過嚴格的入學考試,准考證上面有照片與號碼,可以辨識身分。此外,一般人在成年後有投票卡、稅籍卡、駕照,不過,他也坦承,缺乏統一的身分證,衍生許多社會問題。

     印度人口眾多,缺乏完整的電子化戶政系統,政府對窮人的補助,多數被中間人A走。《經濟學人》報導,印度有三分之二的糧食補助被中間人偷走,根本沒人能確定糧食被送到窮人手中。不可思議的是,農人辦理貸款要申請土地所有權狀,他們必須送紅包,才領得到權狀證明。

     為改善這些問題,印度政府決定推出全國性身分證計畫,除了提升效能,也有國防考量。負責推動這項全球最大規模生物辨識卡計畫(UIDAI)的是印度知名軟體企業Infosys共同創辦人奈里坎尼,他在一年多前受總理辛格之邀入閣擔任部長級閣員,全力推動這項空前計畫。這項由總理直接主導的超級大計畫,以每人二美元成本估計,總經費達廿四億美元(約台幣七二○億元)。

     行程滿檔的奈里坎尼撥空接受訪談,他指出,這項計畫自去年十月開始進行,迄今約有二百七十萬人資料建檔。每個人要填寫基本資料、臉部照相、指紋掃瞄,計畫未來四年內有六億人完成晶片認證碼。

     「每個人從出生起,就有認證碼。」他指出,這項計畫最大的意義是「經由認證碼,可以確保每個人有同等機會接受各項公共服務,從教育、醫療到社會福利。」

     奈里坎尼指出,「這是一個開放的軟體平台,就像蘋果電腦應用程式庫一樣,未來將衍生龐大商機,歡迎參與開發。」

     談起未來的應用商機,奈里坎尼瞪大眼睛興奮地說,「將來這個晶片碼可以運用在銀行帳戶、教育或醫療系統,特別是偏遠地區窮人可以透過手機晶片轉帳購物,政府也可以把補助款直接匯入受補助者的帳戶,這對窮人幫助很大。」

     目前許多科技業者看好偏遠地區「行動銀行」商機,村民們以後可以透過手機晶片轉帳購買生活日用品,農村裡的小雜貨店也可以透過手機晶片讓客戶賒帳,同時收取一筆手續費。

     上個月從印度回台的外貿協會前駐清奈代表吳賀彬認為,台灣資訊科技廠商要競標印度政府採購案恐不易,但晶片卡周邊電子化應用商機非常大,台商可多留意。

     世界銀行統計,印度十二億人口中,每日所得在二美元以下高達八億多人,未來這個小小的晶片碼將確保窮人獲得各項社會福利補助,並且有效降低貪汙率。如同奈里坎尼所說,「這正是透過科技的力量幫助窮人翻身的重要方法。」

資料來源: 中國時報  謝錦芳 2011/4/4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5050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