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張江物聯網和RFID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期
2011/04/03 11:27:20瀏覽267|回應0|推薦0

 張江高新區近日獲批準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喜訊傳來,張江的物聯網和RFID產業倍感振奮,認為大發展的春天來臨了。

 4月1日,上海張江集成電路產業區開發有限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據了解,張江高科技園區目前已經集聚物聯網相關企業近200家。同時,作為目前中國唯一的國家級RFID產業化基地,張江已經形成了較完整的RFID產業鏈,聚集了一批芯片設計、標簽和讀寫器研發生產以及係統集成等重點企業,迎來了物聯網和RFID產業的黃金發展期。

 “十二五”規劃提出,物聯網將會在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金融與服務業、國防軍事十大領域重點部署。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物聯網時明確指出要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建設高性能寬帶信息網,加快實現“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示范應用。而作為物聯網中的重要支撐——RFID(射頻識別,即電子標簽),在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有望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優勢。

 上海桑銳董事長聶光義說,桑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最早一批專業從事物聯網微功率無線通訊技術的高新科技企業。“十二五”期間,國家對智能電網的投資預計將達到2.55 萬億元,佔全國電力工業投資的48%,相對“十一五”期間增長了約70%。這對于桑銳來說無疑是政策上的利好消息。聶光義透露,桑銳2011年銷售額將有望增長150%,達到約1.2億人民幣,公司預計將在2年內上市。桑銳目前的關注重點是短距離無線通信模塊、公用事業整體解決方案和軟件服務,並致力于幫助企業和社會實現高校的管理方式,甚至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其中以無線遠傳集中抄表等微功率無線通訊技術應用為代表。隨著“智慧浦東”的提出,桑銳正在積極地與上海張江集成電路產業區開發有限公司接洽合作打造智能樓宇示范項目,推動浦東新區智慧城市建設。

 上海盛銳董事長趙華國介紹說,盛銳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在日前結束的“兩會”中,食品安全問題由于關係著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關係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而再次成為人大代表們關注的焦點。上海盛銳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曾承擔國家農業部的肉牛生產全程質量安全追溯體係和國家科技部畜產品質量安全跟蹤及可追溯技術農業成果轉化項目,相繼應用于2008年奧運會食品安全和世博會食品安全項目,是國內領先的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解決方案供應商。“我們公司已經實現了通過RFID技術使從農場到餐桌的動物食品安全有‘據’可查,以及對各類農副產品冷鏈物流的全程監測,隨著食品安全問題和物聯網技術越來越多地被政府所關注,我們預測,今年將是RFID企業效益明顯提升的一年。”趙華國說,“此外,我們還承接了南方電網輸變電設備基于RFID的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係統項目,並規劃在2015年之前將這套係統逐步覆蓋整個華南地區,所以我們預計今年銷售額將比上年大幅增長,達到5000萬人民幣。”

 上海鐵勳首席執行官王忠說,鐵勳智能識別係統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僅有的幾家專注于RFID超高頻特種標簽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物聯網企業之一,也是張江高科技園區最富成長性的物聯網企業之一。由鐵勳研發團隊自主研發的多層立體天線設計技術使金屬表面變為特種標簽天線的一部分,解決了金屬表面對無線電波的反射幹擾和吸波衰減,提高了超高頻頻段下的抗金屬性能;同時,鐵勳將自主研發的特殊組成成分的陶瓷作為RFID標簽的基材,進一步縮小的了標簽的體積,標簽的性價比也遠遠超過國外企業。王忠介紹,“今年隨著全球經濟回暖和國家政策傾斜,物聯網和RFID產業市場需求量將會出現大幅增長。這從我們目前已經接到的涉及金額約2000萬的訂單便可窺的一斑,今年全年我們將力爭銷售額超過5000萬人民幣。”

 上海商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基于RFID技術的提供商,專為服裝行業提供基于快速反應的供應鏈解決方案。2010年商格針對大型服裝企業常常會出現的跨區域竄貨的現象,推出了商格(BizGrid)RFID防竄貨管理解決方案。通過採用商格PL-1 inlay服裝專用電子標簽和商格提供的整體解決方案,品牌商的稽查人員很快就可以通過讀取服裝內部的電子標簽得知該服裝的流向和歸屬,從而為品牌商建立竄貨懲罰機制的有力依據。目前,商格已為北京的某服裝集團公司旗下品牌“SNOOPY史努比”提供RFID防竄貨管理解決方案和140萬片RFID標簽。商格技術總監王剛表示,商格希望通過這樣的貨物跟蹤方案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為“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過渡做出貢獻。

 上海桑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聶光義、上海盛銳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華國、上海鐵勳智能識別係統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忠、上海商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剛紛紛表示,物聯網目前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但是即將進入至少15年的黃金期。聶光義指出,雖然目前物聯網的企業較少,規模也多數較小,但是其他行業對于物聯網的需求將極大促進這個產業的發展。因此物聯網應該加強與其他行業的結合與合作,扮演好“技術服務”的角色。

資料來源: 新華網/邱悅  2011/4/2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504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