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3/29 23:27:33瀏覽1115|回應0|推薦0 | |
台大電子所所長呂學士(右)研究生物晶片10年,他的研究在今年國際固態電子電路會議中引起矚目。 把晶片裝進身體,治療疾病,不再只是科幻小說裡的劇情。未來,晶片能幫你止痛、治療心臟病、癲癇,用腦波控制機械手臂,眼睛內植入人造視網膜晶片,都已經是可能實現的技術。 這種技術,叫作生物晶片。明年開始的「智慧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已經把生物晶片等醫療電子納入計畫。今年,包括台大、清大、交大、中山、中正等大學都已經投入生物晶片的研發。 「生物學正在和資訊科學融合,」去年四月,《經濟學人》(Economist)雜誌如此形容,「這是人類發現基因以來,第三次的醫學革命。」 這第三次的醫學革命,引發高科技公司的追逐與投入,以全球第一大IC設計公司高通(Qualcomm)為例,去年高通甚至出錢成立威斯特無線健康研究院(West Wireless Health Institute),研究如何用半導體技術設計新的醫療器材,請來心臟科大師拓墣博士(Dr. Eric J. Topol)擔任醫療長(Chief Medical officer)。 今年的國際消費性電子展(CES)上,拓墣博士在大會中,拿出一台和手機連線的手持式超音波掃描器,當場用超音波掃描自己的心臟,手機螢幕馬上顯示出心臟超音波畫面。有了這項技術,即使病患在家裡,都能即時把身體狀況回傳到醫院。 可以立刻發現癌病變 高通現在做的只是把通訊和放在體外的醫療器材結合,但在美國,美敦力(Medtronic)和Boston Scientific等公司,早已打開能植入人體的生物晶片市場,美敦力生產的晶片,今年已被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核准可植入腦部,用來治療腦部病變。 依照市調公司Databeans的估計,二○○六年生醫電子半導體市場規模為二十四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七百六十一億元),但到了二○一二年將達到四十六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四百六十五億元),將成為半導體產業另一個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 商業周刊 1166期 & 聯合書報攤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6&f_SUB_ID=970&f_ART_ID=240962) |
|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