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真相都不是表象
2010/01/25 09:14:10瀏覽447|回應0|推薦0

真理等於偏見,在這個創新求變的時代裡,我們說知識就是力量,但是愛因斯坦卻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說謊是人類的天性,欺騙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對自己有利的形勢,爭取別人的信任,還有轉移目標。既然是這樣子,我們是否應該去相信數字,數字應該不會說謊了吧?其實還是會的,數字也是編出來給人看的,就拿股市來說好了,今天的數字並不能拿來預測明天的數字,只能說「有可能」會猜到而已。我們也知道大多數的事情,從不同的立場來看有不同的想法。鴉片戰爭在英國歷史裡認為這是「貿易戰爭」,我們看的是列強入侵,他們看的是貿易公平。所以經營事業,我們不能一廂情願地想要挖出真相來證明什麼事實給客戶看,客戶永遠是對的,因為我們的薪水是客戶給的(老闆發薪水只是表象,不是嗎?)。

Walmart有個著名的女褲理論,大意是說,如果用200元賣女性內衣,可以賣1件,但是用100元卻可以賣三件,價格對半,銷售增加三倍。看故事的人都覺得合理,但是真正做生意的人都知道,誰敢隨便把價格砍一半?價格只會降低不會升高,所以要砍一半也要找個理由,周年慶、黑色星期五、明天結束營業……。

對於經營而言,週轉率是我們常常在提的,卻最容易被忽略。表面上看起來有些餐廳常常客滿,客戶大排長龍,但實際上卻不賺錢,因為桌子的週轉率太低,有些人一進來就耗兩個小時,一個晚上一張桌子做不到兩組客人,這樣怎麼可能賺錢?所以要加快上菜速度、加快清潔速度、想辦法讓客戶吃快一點,才能提高轉桌率。經營的現金利用也是如此,如果一次買貨賣貨,可以賺8%,那麼兩個月轉三次就是賣24%,但是如果我們堅持要賺20%的利潤,可能兩個月轉不到一次,差異就出現了。我們看到的表象是低利潤不能做,但卻沒有思考是否有提高周轉率的可能性。

期望值是最常被拿來當作真相與表象差異的最明顯例子。某個產品,被銷售出去的機率是70%,成為庫存無法賣出去的機率是30%,賣出的利潤是4元,成為庫存造成資金無法周轉、倉儲的代價,以及該批貨的物料人工損失等等是負9元,表面上看起來有七成機率可以賣出去,這應該是很可以做的生意,可是期望值是負數(0.7×4-0.3×9=-0.3),代表八九不離十會賠錢,跟我們以為可以賣掉七成會賺錢,差異是很大的。所以經營者常常會告誡我們,先想想賠錢的苦日子,再來想看看怎樣賺錢。

如果有一隻細菌,每一秒可以分裂出另外一隻成為兩隻,那麼把細菌放在杯子裡,從半杯到一杯需要多久的時間?答案是一秒,因為半杯的細菌在一秒之內同時分裂出另外一隻,就填滿了另外半杯。如果比賽高爾夫球,第一洞賭100元輸贏,第二洞加倍為200元,第三洞再加倍為400元,那麼第18洞如果打輸會賠多少?答案是兩千六百萬左右。這就是次方數的力量,也就是愛因斯坦所說的世界第八大奇蹟:「複利」。複利是利用次方數的概念,也就因此理財老師常常建議我們定時定額地投資,透過長久的累積,就可以得到豐厚的回報。這些都不是直覺可以察覺到的。

眼見為憑並不是真的,很多的問題反而出在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我們看到的庫存,是因為賣不掉?賣錯東西?還是IT系統操作錯誤造成的?有很多問題,並不能只看表面,還需要進入其中抽絲剝繭,找到真正的罪魁禍首。公司不賺錢只是表象,但是其中可能是因為員工態度、流程運轉、業務接單出了問題。客戶對我們不好,難道都是客戶的問題嗎?是不是我們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別人的公司為什麼賺錢?他們的金牛是甚麼產品?這些都不是單單靠表象可以察覺到的。

Levis牛仔褲的創始人Levis當初到舊金山的時候,開了一家雜貨店。他本來以為大家都會搭帳篷,所以進了很多帆布的貨,結果其實來的人自己都有帳篷,也很耐用,所以帆布賣得很差。表面上看起來,這批貨其實應該要停損出清了,但是Levis並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反而相信顧客的需求。那時候常常有人抱怨,棉褲很容易破,又容易髒,實在不適合當時掏金那種在泥水裡面打滾的工作。於是他把帆布剪裁成褲子賣給客戶,耐用又不容易髒,於是馬上風行起來。這種創新都不是能用眼睛看到的表象,都是客戶來跟我們說的,只是我們有沒有發現並且正確執行而已。更何況,大多數人可能自己就坐在黃金箱上面,只是眼界不夠廣,跳脫不了表象,沒辦法發現自己所擁有的可能是極有價值的事物。

真理等於偏見,在這個創新求變的時代裡,我們說知識就是力量,但是愛因斯坦卻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能用眼睛看到、耳朵學到,但是想像力呢?要發現事物背後的真相,需要靠想像,就像Levis從顧客需求來發想到用帆布來做褲子。表象其實是一種框架,「外行領導內行」已經是過去式了,內行人如果還是被表象迷惑,往往發現黃金的,都是外行人。

作者簡介:
吳俊瑩-iThome電腦報技術主筆
交大電子工程系、臺大電機研究所、政大科技班畢業,身兼IT/電子技術顧問和某小型電子公司研發處長。

資料來源: iThome 2010/1/24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59178)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3719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