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科技日報:2010,傾聽世博脈動
2010/01/22 19:06:51瀏覽574|回應0|推薦0

觸摸世博

    編者按 今天,是上海世博會開幕倒計時100天。而2010年,對于中國而言將是一個充滿憧憬的“世博年”。當已走過159年歷史的世博會首次來到中國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時,會激蕩出怎樣的歷史回響?從5月1日到10月31日,長達半年的會期、24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預計7000萬人次參觀、2萬場次文化演藝活動及一係列論壇,將呈現出一屆“經濟、文化、科技的奧林匹克”盛會,一屆足以被歷史銘記的中國上海世博會。

    從今天起,本報開辟專欄,介紹上海世博會的籌備情況、建設過程、創新創意等,與讀者共同觸摸世博會的脈搏,一起迎接這場盛會的到來。

    上海世博會的腳步近了,越來越近。

    走進5.28平方公裏的世博園區,通體鮮紅、高達60余米的中國館形如中國古代的官帽,展現出“東方之冠”的磅薄氣勢。融合多元文化、富于奇思妙想、展現時代精神的各個展館拔地而起,將奏響一曲美妙的“世界交響曲”。1月11日,世博園區建設誓師大會舉行,申城飄完一場小雪,天晴後的世博會場內,形如藍天中朵朵白雲的“世博軸”輕盈飄逸,令人神往。

    “一切始于世博會。”159年來,世博會為科技新產品提供了嶄露頭角的舞臺,這段時間內人類眾多重要成果,都是通過世博會的舞臺傳向全世界。2000年漢諾威世博會上展示了700多項有利于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科技新成果,2010年上海世博會也必將成為高新技術產品的搖籃。

    159年來,世博會逐步形成具有三層含義的獨特核心價值體係:進步、創新、交流。“進步”這根貫穿世博會歷史的主線是通過“創新”和“交流”來體現的。而“創新”則是世博會的追求、姿態和方法,它激勵人們去探索未解之謎,強調用科學方法創造前所未有的奇跡。當前,它已從早期的產品和技術競爭,逐步發展到文化與理念的層面,將重心轉移到了對未來的探索和思考上。自1933年芝加哥世博會首次以“科學”為主題之後,歷屆世博會都高舉科學大旗,淋漓盡致地展示了科技迅猛發展和科學給人類帶來進步的巨大成就。20世紀70年代以後,世博會更關注如何協調技術進步、人生幸福和保護環境的三重目標,開始醞釀新一輪的發展課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面對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城市化浪潮、可持續發展、饑餓與貧困、衝突與戰爭這些世界性問題,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無疑提供了廣闊的思考和實踐空間,可以凝聚起人類更多的智慧和共識。

    截至2009年年底,上海世博會已吸引24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門票預售已突破1600萬張,大大超過原定1000萬張的計劃;全國各地的志願者網上報名人數已突破50萬人。

    據悉,世博工程建設已完成90%,預計全部園區工程建設將于4月全面完成,交付試運營。42個外國自建館已全部開工建設,其中已有32個完成結構施工進入裝修和布展階段。42個租賃館和11個聯合館已全部建成,具備向參展方交付布展條件。一軸四館永久性建築中,中國館、主題館已進入全面布展階段,世博中心已竣工,世博演藝中心正在進行內部精裝修和機電安裝。

    世博智能交通係統、門票RFID技術、立體氣象探測係統等高新技術將在此次會議上廣泛應用。會上還將在建設、能源、環境、運營、展示、安全六個領域向世界展示科技的魅力。

資料來源: 新華網 & 科技日報(作者:王春、王旗) 2010/1/21

版主揪團:  業界的好朋友們,下半年要不要安排一下,一起去上海看世博?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371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