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何Nest值得32億美元?
2014/03/14 12:10:58瀏覽47|回應0|推薦0

回家之前,冷氣就能自動設定調溫,微波爐也會自動啟動,進門時只要用指紋辨識通關,走到哪個房間就能自動開關電源調整光線,冰箱也能自動提醒你哪些食物快過期…這些在科幻電影中,早就司空見慣的景象,究竟何時才能成真?

在2014開春之始,就發生了一件可能上述情境有關的併購案,Google以32億美元(約960億新台幣)的現金,買下智慧調溫器與煙霧警報器公司Nest Labs。這是 Google史上第2高的併購金額,僅次於收購 Motorola時的125億(包含 17,000的美國專利、7,000審查中的專利、30億現金,與相關實體設備)。

Google每次大手筆併購,都可觀察出此網路巨擘的未來動向。花費125億買下 Motorola,強化與蘋果打專利戰爭的籌碼,並進軍智慧型裝置市場;花費31億買下Double Click,為AdSense清除障礙以壟斷線上廣告市場,並發展Real Time Biding的線上廣告競標系統;花費16.5億買下YouTube,拿下線上影音平台,並佈局行動影音市場;花費9.6億買下Waze,鞏固線上地圖服務版圖,也收編以色列的人才與技術。那麼,Nest呢?

Nest的專業技術,在於調溫器與煙霧警報器,這兩樣商品都是自動化的智慧型家電,能自動偵測使用者的習慣,分析資料後自動設定到最適合的溫度,這完全符合Google未來發展的目標。

目前已掌握了大量網路數據的Google,下一個鎖定的發展方向,即是眾家大廠久攻不下的智慧家庭。目前網路的勢力範圍,透過智慧型行動裝置,已滲透到一般人的生活中,若能繼續發展智慧型家電,則能進行更無縫的虛實整合,取得更全面的巨量資料,佈局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的廣大商機。

這則併購案之所以眾所矚目,除了超高併購金額之外,也與Nest的老闆有關。Nest的創辦人,是Apple的元老級人物Tony Fadell,他在2001年進入蘋果iPod部門,從第一位硬體研發成員,一路爬升到iPod部門的資深副總裁,因其「手持音樂播放器+數位音樂商店」的創意,被《Fortune》雜誌評為「iPod 之父」。

曾經手握iPod與iPhone兩大明星商品的Fadell,2010年因公司管理因素,無奈的離開蘋果。不久便創立了Nest,以蘋果設計思維,繼續創造革命性的產品,並招攬了大約100位蘋果員工,占整個公司的1/3。這個蘋果風格濃厚的公司,被收編進入Google之後,Google不但讓iPod之父成為旗下大將,也買進了一批「蘋果的腦袋」—蘋果最引以為傲的設計團隊。

對Nest而言,在加入Google大家庭後,將可透過技術支援與產業鏈整合,化解未來商品規模化的阻力。而Nest手上持有的500項專利(其中200萬已備案,200萬準備備案),也有利於未來與Honeywell與BRK等競爭業者打專利戰爭的勝算。

總結來說,Google花了32億美元買到了智慧家電的技術、專利與設計能力,以及具有蘋果腦袋與經驗的人才,以換取Android@Home未來的發展潛力,還有更龐大與值錢的數據,逐步發展成為「全知者」,成為名符其實的Google大神,你說這筆交易是否划算呢?

資料來源: techcrunch & FIND/研究員張哲豪 2014/3/7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news&id=7040)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1171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