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移動醫療時代來臨 物聯網醫學應時而起
2014/03/30 23:28:42瀏覽216|回應0|推薦0

    未來總規模將逾8萬億的健康服務業,引來各路資本搶灘佈局移動醫療。

    一周前,美國一家名為CastlightHealth的移動醫療公司在美國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當日該公司股價最高漲幅達1.5倍。事實上,這家公司過去三年虧損持續擴大,2013年虧損更是達到6220萬美元,約為2011年虧損額的三倍。

    CastlightHealth上市激起了移動醫療業湧動的熱情。對於中國的移動醫療產業界來說,儘管前方還有諸多技術上的未知和政策上的變數,但春天的腳步聲已隱約可聞。
物聯網醫學應時而起

    排隊3個鐘頭,看病卻只有3分鐘,這是不少中國患者在醫院特別是知名大醫院看病時必須經歷的煎熬與鬱悶。

    “我和我的兩名助手一個上午要看80個病人,一個病人才兩三分鐘;很多人還排不上號,要花數百上千元從黃牛手上買號。”對於當前社會上普遍的看病難問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白春學有切身感受。

    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稍微有點名氣的醫生每天要看50個病人,怎麼容易?開藥多、檢查多,怎麼會便宜?排隊3個鐘頭,看病3分鐘,醫患關係怎麼可能改善?”

    “另一方面,還有不少人由於搶救不及時而英年早逝,著名歌星鄧麗君因哮喘病突發去世,當時只有42歲,相聲藝術家侯耀文因突發心源性心臟病去世,當時只有59歲;如果當時有物聯網醫學,會改變這種狀態。”白春學強調。

    此外,中國還有較高的心肺疾病患病率,有3000萬哮喘患者、2000萬睡眠呼吸暫停患者、6500萬慢性心臟疾病患者,每年死於慢性病的有128萬人,相當於每分鐘死亡超過兩個人。

    如何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增加醫院,則增加醫療成本,知名醫院永遠患者雲集;增加醫生數量也不能每時每刻呵護患者。

    在白春學看來,傳統的“到醫院看病、門診隨訪”的醫療模式不但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健康資源的需求,而且無法有效地做到對重要器官疾病的提前預警、 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和避免突然死亡。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將現有的“病發後到醫院”的被動治療模式改為“及早預警和及早主動治療”的現代醫學模式。

    目前,隨著現代IT技術、無限傳感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出現,這種先進的醫療模式已經變成了可以實現的平臺。

    “綜合運用雲計算、無線感測器及相關軟體的物聯網醫學,可以通過無線感測器檢測重要器官功能、支持即時搶救與治療,對海量檢測資料進行深度加工和挖掘,精 細、動態和智慧地管理疾病預警、早起診斷和監護治療,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率和健康水準,以及用於多中心的臨床試驗的資料獲取。”白春學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與常規的醫學模式相比,物聯網醫學模式具有全時空移動效果,防病簡便易行,自我診斷比較容易,而且診斷地點不限於醫院,可以在家庭甚至移動診 斷。在管理上,還可以全時空地進行病情監測、調整方案、調整藥物。門診就診係數和病情急性加重情況比常規模式要少,社會效益要超過常規模式。

移動醫療時代來臨

    對於社會普遍存在的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2013年10月國務院發佈的《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醫療健康界為之振奮。

    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健康服務業體系,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意見提出了八大主要任務,推進健康服務資訊化即為其中之一。

    具體而言,就是要制定相關資訊的資料標準,加強醫院、醫療保障等資訊管理系統建設,充分利用現有資訊和網路設施,儘快實現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健康管理等 資訊的共用。發展遠端醫療,逐步擴大數位化醫療設備配備,探索發展可擕式健康資料獲取設備,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融合,不斷提升自動化、智慧化健康資訊服 務水準。

    而國家衛計委確定的2014年醫改八大任務之一,就是加快推進全民健康保障資訊化工程和金人工程,加強國家綜合管理平臺和區域人口健康資訊平臺建設,有效 整合全員人口資訊、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資料庫資源,50%的區域資訊平臺實現資訊資源互聯互通,加強面向基層、偏遠地區的遠端醫療系統建設。

    在這些方面,位於國家衛計委辦公大樓對面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走在全國前列。不久前,該院資訊中心主任劉帆被聘任為剛剛成立的中關村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移動醫療專委會首任主任委員。

    在劉帆看來,醫院正面臨醫療服務不斷改善、醫療品質持續改進,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現代醫院運營管理等方面的挑戰。他對證券時報記者稱,這些挑戰隱含了 潛在的契機,即利用互聯網用戶產生的大資料,彌補專業術語與大眾語言的鴻溝,在用戶意圖理解的基礎上,實現高效、準確的資訊服務;基於大資料機器學習技 術,建立用戶模型,為VIP用戶量身定做APP,提供個性化服務;在可穿戴設備大資料分析基礎上,進行健康預測與預警。

    目前,不少醫院已經行動起來了,相比較而言,大醫院、知名醫院的推進會更困難一些,畢竟包袱更重。不過,據證券時報記者瞭解,目前在醫療資訊化方面相對滯後的北京協和醫院,正在瞭解跟蹤移動醫療的最新進展,希望在這方面有所作為。

    創業軟體董事長葛航對證券時報記者說,移動醫療的機遇在於,資訊化成為健康管理的基礎,物聯網與人體局域網進入家庭,移動互聯網顛覆民用市場格局。但他也提醒,中國發展移動醫療還面臨挑戰,家庭監護及體育和健身市場主要在北美和歐洲,移動健康成本降低需要醫療結構性變化,整個醫療保障行業範圍內的合作還不健全,早期試驗以外的大規模部署比較缺乏。

    賽富投資基金執行董事蔡翔則認為,目前中國的移動醫療類似於2002年的電子商務,估計還有3~5年的探索期。

    活法兒網創始人章堅也持類似觀點。他認為,目前移動醫療健康行業還沒有到爆發點,只有打通執行環節才可能迎來行業井噴,其重要參考是“支付寶”對於電子商務的作用。

    對於未來發展趨勢,英代爾中國區投資總監吳蓉暉對證券時報記者稱,移動醫療在國內剛剛開始,商業模式需要探索,付費用戶需要培養,未來市場潛力最大的是軟體硬體相結合的遠端監測和遠端資料獲取,這種模式具有可持續性。

    熙康阿爾卑斯總經理竇元珠則認為,移動醫療和可穿戴設備的本質是追求即時性、便利性、非拘束性、脫手性,只要能實現上述目的,就不應該局限戴在手腕或架在 鼻樑上。除了腕表和眼鏡,還可以有其他各式各樣的隨身設備,如富士膠片利用可溶微針結構開發的100um~2000um的針排,針是可溶性針,為安全性多 糖材料,內含藥物,無痛,可以像創可貼一樣完成無痛注射。

    而在一直從事醫療健康領域投資的中興合創投資總監劉明宇看來,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老幼、慢性病、運動人群會是移動醫療的三大服務群體,移動醫療設備必須具有的特質是操作傻瓜化、結果讀數化、結論清晰化。

誰主產業沉浮

    國內外不少知名企業已經從中嗅出了巨大的商機並開始佈局發力。

    中南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鄒北驥向證券時報記者介紹,2012年中國移動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合作成立了移動醫療實驗室,以湘雅醫院為主,資訊科學 與工程學院負責技術方面的工作。主要進行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過互聯網實現區域醫療資訊共用,主要是電子病歷共用;二是大資料獲取,5年投資1億元,為 100個科室採集醫療大資料;三是構建健康管理平臺。

    主要在新聞出版、新媒體、廣電、印刷等領域扮演產業引領者角色的方正資訊產業集團也在開闢新的業務領域,試圖進軍移動醫療。還有不少旨在解決看病難等問題的企業應運而生,並受到投資機構的追捧,其中以丁香園、春雨醫生、大姨嗎、杏樹林等最為知名。

    春雨醫生CEO兼創始人張銳對春雨醫生在產業鏈上的定位是:互聯網上的全科醫生、醫療行為入口、緩解醫療資源緊缺、調劑醫療資源不平衡、不做硬體但可為設備廠商提供介面。

    在他看來,春雨醫生是醫患交流與交易平臺,包括自診、問診和導診,將幫助醫生實現時間解放、動力解放、地理解放和智力解放。所謂“動力解放”,是指通過該 平臺幫助醫生維護醫患關係,吸引並經營自己的粉絲用戶,進而將其轉化為個人服務的消費者;所謂“地理解放”,是指春雨平臺上超過80%的用戶分佈在醫療資 源欠發達地區,但通過春雨平臺仍能享受北上廣的優質醫療資源。

    此前,春雨已經獲得兩輪共計1100萬美元融資,另據證券時報記者最新瞭解,春雨的第三輪融資已經洽談得差不多了,但還是有其他私募股權基金找春雨洽談投資事宜。不過,在受到投資界追捧的同時,春雨也面臨著“線上醫生水準不高甚至越大越難做”的質疑。

    在美國,微軟、蘋果、英代爾等IT行業巨頭都在進軍移動醫療。據英代爾中國區投資總監吳蓉暉介紹,英代爾此前在美國投資了一家可穿戴設備公司,不過目前該公司已經被收購並成為公司的一個部門。

    此外,還有眾多的小公司在介入該領域,並形成了不同的商業模式。其中,專注糖尿病管理平臺的WellDoc有“潛力股”的資質;CardioNet主打醫療開銷透明度工具,被譽為“高富帥”,因為去年進入美國保險體系,該公司股價從2012年的3美元漲到了去年的10美元多。

    “現有企業都是在試錯階段,不成先驅便成先烈,借鑒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收費模式的創新可能會產生行業領軍企業。”對於國內外的移動醫療企業發展狀況,中興合創投資總監劉明宇對記者如是說。

    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天使投資聯盟副秘書長陳輝則告訴記者,專利優於研發,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知識產權都應該成為移動醫療的核心戰略,目前知識產權已經成為 跨國公司並購的主要目的。“未來移動醫療競爭格局將呈現微軟、蘋果、英代爾、索尼、惠普、IBM等大公司為主導的局面,這些公司正在做大量專利佈局,可以 說專利到哪里,這些公司的邊疆就拓展到哪里。”他說。

海外移動醫療行業

成功案例

    Epocrates:移動藥物字典,通過為醫生提供手機上的藥品和臨床治療資料庫來幫助醫生進行處方決策。該公司於2011年上市,2013年被ATHN收購,2012年收入為1.2億美元,收入的80%來自藥廠,20%來自醫生。

    Castlight:醫療開銷透明度工具,今年3月14日剛剛登陸紐交所,IPO估值達30億美元。

    PracticeFusion:線上電子病歷服務商,2013年融資7000萬美元,總計融資1.34億美元。

    ZocDoc:預約平臺,為患者提供免費預約服務,線上推薦預約醫生,向醫生收費,融資近1億美元。

    WellDoc:移動端的糖尿病管理平臺,為患者提供糖尿病管理專案,已有相關產品通過美國FDA審批,收入來自於保險公司和大公司福利計畫,2014年初融資2000萬美元。

    HealthTap:線上醫患問答網站,2011年A輪融資1150萬美元,2013年B輪融資2400萬美元。

    CardioNet:為患者提供長期遠端心臟監測,向保險公司和研發機構收費。2008年上市,2012年收入為1.1億美元,2013年前三季度為1.72億美元。

資料來源: http://www1.gzbio.net/news_info.php?id=24888&cat_id=86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12125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