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5/02 02:47:16瀏覽19|回應0|推薦0 | |
陳淑敏指出,陸生無法留在台灣工作,在台累積的人脈、同儕網絡用處不高,返回大陸求職也不一定能到台商工作,「他們根本不貪圖台灣什麼」,正也因為擁有這樣的背景,了解現況,陸生多具自我轉換心態的能力,有利於回到大陸謀職。 不只新竹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有望在106學年度起合併招生,新竹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日前也在校慶典禮上表示,期望能在校 徽再加上M字(Medicine,醫藥),說法耐人尋味,推論與陽明大學的合併案有關。 陸生不 圖台灣什麼 旺報【記者李侑珊╱專題報導】 周祝瑛指出,教育部的功能是培育人才,非產業單位,併校責任並非得由教育部一肩扛起,由於層面涉及各校人事、產權,她呼籲行政院成立跨部會小組,研商因應機制,並建立誘因,輔導辦學績效、招生不足的私校退場或轉型。陳淑敏則說,未來私立大學可能採小規模精緻化辦學,不排除特色系所將是主流,如大同大學有企業支撐,學生約3500人左右,便是顯例。 併校大不易,除了需取得兩校師生意願,如何銜接校史沿革、人力配置等項目,都是大學問。周祝瑛說,以新竹清大合併竹教大的案例來看,「併校是從學校實力強弱下手」,由生源多、評鑑績效好的學校出手。 面對竹教大可能因此消失,她批評:「為何不是交大跟清大併,這根本沒有章法!」大同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陳淑敏也認同地表示,從併校事件可看出,官方陷入「只要大,不要小」的辦校規模迷思。 教育部長吳思華曾公開表示,國內有1/3大學將在2019年前退場,但周祝瑛認為,目前僅公立大學被整併,不過20年來新成立的校系,幾乎都是私立大學,且私校設有董事會運作土地及產權,權力結構複雜,不像 公立大學隸屬教育部,「才會在第一時間,先從公立大學『動刀』。」 105高教大限已到,不僅私立大學鬧生源荒,就連國立大學也出現整併潮;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表示,台灣在1990年代中期廣設大學,綠營執政時更推行「一縣一大學」,沒有章法地擴張大學,校數在20年內快速膨脹,無法因應少子化衝擊,連廣招陸生或外籍生,都無法解決這項根源性問題,她嘆言:「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 另針對近年碩博士班招生不足,周祝瑛說,台灣多中小企業,高學歷人才需求量低,高學歷者難在業界謀職,過去多轉往大學工作,但適逢少子化,教職缺額漸少,流浪博士問題成常態,讓青年學子不願攻讀碩博士;但大陸經濟起飛,父母多有能力栽培孩子,再加上不少陸生嚮往台灣的民主社會,選擇來台讀研。 併校 從實力強弱下手
FAC70B33EEEFC670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