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后里睡覺一直醒中醫門診 桃園血壓高中醫門診 台中耳鳴中醫診所
2022/04/07 10:31:37瀏覽26|回應0|推薦0

自律神經失調會造成的各種問題,尤其現代人工作家庭壓力大

容易有以下狀況:

廣泛性焦慮癥,憂鬱癥,抑鬱癥,恐慌癥,強迫癥,躁鬱癥,腸躁癥,膀胱過動癥

並伴隨頭痛,眩暈,失眠,臆球癥(喉嚨一直感覺有異物),胃食道逆流,耳鳴,睡覺一直醒,胸悶,胸痛,心悸恐慌,吸不到氣,易喘,胃脹胃痛,腸躁癥,頻尿,陽痿早洩,頭麻手麻腳麻,血壓高。

在相關門診中,尤其像是業務、設計、工程、教師、作業員等類型的職業,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最為明顯

對於有慢性疼痛的人來說,若沒有重視自律神經失調,其嚴重性更是不言可喻。

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危害機體的消化系統,造成脾胃不調,引發消化系統疾病。

有研究顯示,胃和小腸在晚上會產生一種對消化道粘膜有修復用處的化學物品tff2蛋白質,假如自律神經失調導致睡眠不足,就會危害這種物品的產生,從而大增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發作率。

偏頭痛:長期失眠引發偏頭痛的原因可能與顱內小動脈和毛細血管收縮致使腦部皮質缺血有關,這部分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除了出現睡眠障礙外,還會在晚上睡眠期間反復出現頭痛癥狀。

慢性疲勞綜合癥:本病在臨床上很多見,特別是女性失眠患者,她們常訴說自己疲憊乏力,即使臥床休息也不能緩衝疲憊部分病者還具有低熱、畏寒、頭浦、咽喉浦、心煩、急躁等不舒適癥狀。

此外,長期自律神經失調還可引發中老年人腦病、女性更年期綜合癥以及糖尿病等嚴重害人體健康的疾病。

所以專家強烈建議大家,千萬不要忽視自律神經失調的癥狀,大家應謹慎對待並應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底下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癥狀,如果符合下列5點以上,可立即前往診所掛號尋求解決途徑

自律神經失調門診中最常觀察到的癥狀如下:

對睡眠品質不滿意

.上床後翻來覆去睡不著,往往需要躺30分鐘甚至更久才能入睡;
.夜裡醒來好幾次,多在2次以上,醒來之後很難再入睡;
.早上醒得早,比正常起床時間早醒30分鐘以上;
.總睡眠時間不足6.5小時;
.睡眠品質下降,醒來仍然感到困倦,感覺體力沒有恢復。

白天正常活動受到影響

.白天精神狀態不佳,感到困倦、疲勞,想睡覺;
.工作和學習時,難以集中精力,犯錯次數增加,記憶力下降;
.情緒上,感到緊張、不安、出現情緒低落或容易煩躁、發怒;
.社交、家務、職業或學習受影響等。

而自律神經失調治療真的不難!讓您減少甚至停用安眠藥與抗憂鬱西藥…恢復該有的身心平衡。

廣和中醫診所與廣仁堂中醫診所運用傳統中藥來調理過度緊繃、亢奮的情緒,依據中醫藥的學理來調理體質;多管其下,改變您的體質,調理平衡

不是單純以藥物來壓制癥狀;經過一系列的療程,很多患者就慢慢減少甚至停止安眠藥、抗憂鬱藥物等西藥的長期依賴,回歸到身體原始的平衡統合狀態,這就是身體原始自然和諧的狀態。

透過我們診治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都可以漸漸找回正常的生活品質,使用正確的方式將幫助您擺脫失眠的痛苦!

底下為診所相關門診資訊圖片

SSll15CEFDE5廣和中醫診所

松林夜遇(此故事半真半假,夜游為真,夜遇為假)   文/ 祤歌             這件事發生在我十一歲的時候?,那是一個涼風習習的下午五六點時分,我和堂兄妹他們去壓馬路(飯后走一走),說說笑笑地就走到了離我家不是很遠的一片松樹林,馬路兩邊都是高大的松樹,我本來就是個矮個子,看著這些在夜色的映襯下顯得陰深的松樹,莫名的心底涌上一股懼意。         這時,幾個堂兄聊起了在這片松林發生的一些事。         "你們知不知道這松林里以前死過人?"?         "我知道,我知道!聽說以前這兒有一個女子被別人用火活生生地燒死。對!好像就在我們前面這兒!"?         "死得特別慘,臉全部燒爛了,我看過照片,以前就貼在松林入口那棵電桿上,確實怪可怕的。"         幾個堂哥說著,我更怕了,走路都感覺有人在我后面,我腿短,走不過他們,走在最后一個,后面根本就沒人,可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這時,堂哥他們突然往回跑,超跑邊喊:"有鬼啊!快跑。"?         這一跑一喊,我徹底慌了,也邁著短腿跟著他們跑,不跑不要緊,一跑耳邊都是陰風刮過松樹發出的聲音?。我就感覺真的有一個人拉著我的腿,不讓我跑。我回頭一看,就在離我不遠的一棵松樹下,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女子,看不清她的臉,一片模糊,衣服也好像被火燒的一樣。手里還捧著一團"肉",隱約能看到那團"肉"有手有腳。是一個嬰兒!         我連暈過去的想法都有了,但是強大的求生欲支撐著我,我真的跑不動了,只能看著那女子朝我"飄"過來,嘴里好像還說些什么:"痛,我的臉……孩子……好痛……我要報仇……?"         天已經完全黑了,可那個身影卻無比清晰,我就像一個被關在籠子里任"鬼"宰割的鳥。越來越近了!越來越近了!         啊……!?一下子,我感覺暈乎乎的,眼前沒有了松林,沒有了女子,只有黑漆漆的床簾……原來是做了一個夢,都怪堂哥他們,偏偏在那個地方講那件事……從此以后,我便沒踏進那片松林。   +10我喜歡

牛桂珍嫁給高麻子之前,曾經是村北頭王老憨的婆娘。   王家一族是G村在新國家成立之初,被劃定的地主。在當時特定年代,地主是個高成分,處處低人一等。本來就性子蔫的王老憨,自打王姓家族被劃為地主成分后,變得就像禁了聲的寒蟬。走路繞道,說話壓著嗓子,看人時神態躲躲閃閃的,活像一個剛做過虧心事的毛鬼神。   牛桂珍是在王家尚未被劃為地主成分之前,嫁給王老憨的。   王老憨家弟兄三人。   王老憨是老大,其父病逝于王老憨幼年時期。被劃為地主成分的王老憨家,孤兒寡母依靠幾畝薄田勉強維持生計。究其實,王老憨家只能算得上G村破落的地主。   牛桂珍娘家在距離G村不遠的一個山村。路途雖然不遠,但那個山村坡陡山峭,土地貧瘠干旱,一年四季幾乎寸草不生。生得豐飴、帶幾分妖治的瞇瞇眼牛桂珍,被娘家發落到G村給王老憨做了婆娘。   高麻子是G村農業生產合作社剛成立時的社長。   高麻子祖上世代給人當長工,家里窮得連片炕席都沒有。G村剛解放那會,長著一只鷹鉤鼻子的高麻子,在揭斗地主運動中表現積極,被駐扎在G村的工作隊隊長選拔為G村負責人。及至農村生產合作社成立,高麻子又被提拔為社長。G村生產合作社吃集體大食堂時期,扭著豐詒腰肢的王老憨婆娘牛桂珍,被高麻子挑選到合作社的食堂里,幫灶。   農業生產合作社在G村大辦的集體食堂,辦到最窘困時,給加入合作社的社員們,每天連一勺子清可見人影子的湯,都無法兌現分出。農業合作社、整個g村人眾吃集體大食堂后期,人們被大食堂清寡得能夠照出人影子的大鍋湯,喝得東倒西歪。   給集體大食堂幫灶的王老憨婆娘牛桂珍,卻沒怎么挨餓。伊甚至比剛嫁到王老憨家初做媳婦時,還要出脫得光鮮豐飴。   G村一度謠言四起。   有許多人親眼看到高麻子和牛桂珍兩人,芝麻綠豆互對上了眼珠。到后來,牛桂珍公然和g村生產合作社社長高麻子出雙入對,倆人夜宿在集體食堂臨時住腳處。   清瘦的瓦刀臉上長著一只鷹鉤鼻子的高麻子,年長地主王老憨近十歲。   牛桂珍嫁到G村時,高麻子那個氣息奄奄、能被一陣微風吹倒的高家婆娘,已經給高麻子生下了兩個兒子。生下小兒子尚未滿月的高家婆娘,被好事的幾個女人攛掇,顫歪歪跑到食堂試圖去捉奸。被堵在食堂里、氣急敗壞的高麻子,飛起一腳踹在自家婆娘胸口。氣息奄奄的婆娘當場倒地,被人抬回家沒過幾日就離開人世。高家嬰兒由高麻子母親撫養。恬著腰身、嬌息喘喘的牛桂珍,和罪大惡極的剝削地主王老憨離了婚,旋即就風光無限改嫁給G村的生產合作社長高麻子。夫婦倆沒去高麻子家的舊莊院居住,而是搬到了新修在合作社隔壁的新院址里。   據說,害喜的牛桂珍想吃她娘家門前那株酸杏樹上長著的酸杏子。   恨不得把牛桂珍捧在手掌心的高麻子,就令人把生長在G村村南水泉邊的一株老杏樹,挖抬到他家新修的莊院。   牛桂珍和高麻子生育了兩男三女五個孩子。   高麻子和牛桂珍的大兒子高背,據村人們傳說,模樣長得和王老憨就像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高背小時候,人們經常喊著王老憨的外號叫喚他。足見高背和王老憨長得有多么相像。   高麻子對牛桂珍一生極盡寵愛。   包產到戶,高麻子已經是個身體干瘦、氣息孱弱的小老頭。即使這樣,他也不忘每天拿把鐵鍬在G村的村頭地埂,尋找空地給他家開荒。   高麻子最終倒斃在他開荒的一處地埂邊。   那個年輕時豐飴妖治的婆娘牛桂珍,在與大兒子高背的媳婦吵架后,上吊尋了無常。   和牛桂珍離婚后的王老憨,隔了幾年,又續娶了妻室。   王老憨的新婆娘體胖個矮,乍一看上去就像半截粗木樹樁。   木樹樁說話聲音甕聲甕氣的,上嘴唇長滿了胡須般密集的一圈毛發。G村人給王老憨的這位新婆娘,起了一個外號叫“澳洲毛”。   關于澳洲毛,G村人在私下亦有許多傳言。   據傳說,澳洲毛生的兒子,像極了村里某個能說會道之人。   佟妮,出生于甘肅秦安安伏,蘭大新聞系畢業,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媒體從業者。 +10我喜歡

聽骨頭摩擦的聲音   文/向洪薈       一       又是一個沒有陽光的下午,我坐在一間空教室里,沉入靜默。   忽而窗外, 秋意繾綣。銀杏色衰,任風撩卷,在落地的最后一刻,它們早聰明地做好了打算,將僅存的風韻定格到一個或是多個鏡頭里。這不僅幫相片主人點染著一段美好的青春記憶,也能讓自己的生命遺跡多出一段旅程。它們自以為做了大好事,但殊不知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照片里潛藏著生命消亡的記號。就比如我,對于秋天,我喜歡它金黃暗紅的顏色,不喜“無邊落木蕭蕭下”的聲音。小時候不知道喜不喜歡,但我很清楚是什么時候開始厭惡這種聲音的。   是在我腦袋里響起滋拉聲的時候,那滋拉聲和秋的聲音太像了,它總是在半夜里或我傷悲的時候響起。它時柔時猛,柔的時候,像腳踩枯葉,悉悉索索。猛的時候,能聞到蛋白質燒焦的氣味兒。因為這股氣味,我斷定那滋拉聲是骨頭摩擦的聲音,不是別的骨頭,是人骨頭。   旁若無人的時候,就比如現在。我會慢慢地思索:為什么腦袋里會生出這種令人頭痛的聲音呢?大致歸結如下:或許是青春期的正常現象,或許是家庭撞上生性的后果。也或許是外公呼吸斷裂后帶來的連鎖反應。這些都只是我大腦簡單的猜測,以證明它還是顆會思維的人頭。我想只有我那二十幾年的歲月才知道這一切吧,可惜它說它要永遠保持緘默。呵,真可笑,歲月不知道我的記憶早已零星地收錄了它們。       二       多年前,爸媽的婚姻被高高地掛在墻上。來我家做客的人總是站在不同角度觀賞它,客人們把所能想到的美好詞匯全冠到了上面。小小的我抓耳撓腮,表示聽不懂大人的話語。年齡稍大些后,才恍然:他們都是近視眼,而且度數不小。以至于沒有看到那上面爬滿了蟲,蟲早已食光它的內核,空留了一副皮囊。   我媽本是高高山上的一個放牛女娃。聽她自己說,她放牛的時候,牛繩系在腰桿兒上,牛一跑,她就被拖到地上,整個身體栽進草叢里。草芒和刺刺進她的皮膚,血液在她老黃的皮膚上四處亂竄,但她從沒感覺疼過,把該拔地拔掉,該擦地擦掉。這一系列動作像把鼻涕揩到墻上,簡單快捷。牛倔,她能比牛更倔。我爸則住另一個村,這個村地勢不高,山也沒有媽那兒的山老。爸生在村長家,頂著“小兒子”的名號出生。村長有五個孩子,全是男娃。還沒從喜悅中回過神兒來,憂愁和焦慮就率先擠進這一家子。五個娃兒像田頭的瓜,次第成熟。可那個年代,家家都窮,村里的適婚女子都是往條件更好的地方走,當時嫁女有著“嫁給同村郎,不如棄路旁。”的說法。像村長家這種“僧多粥少”的情況,別說同村兒,就是鄰村知些根底的也未必肯嫁。自然而然地,我的幾個嬸嬸和我媽都來自更窮的“山溝溝”里。   當媒婆在我外公面前搭建起一座海市蜃樓時,外公就命令我媽往那虛空的臺階上爬。當媽抱著外公給她準備的破鋪蓋嫁到村長家時,才發現自己跌進了深谷。   結婚才幾天,婆婆就安排分家了。把哥哥嫂嫂們沒選的偏房分給了她。還給了她一口鍋,三個碗和一把鋤頭。我媽拿著這幾樣東西靠著她的倔勁兒,建起了一個新家。她在跟人聊天時,總是跟人說,那時她嘗到了做女人的苦。把男人的家照管好了,還得伺候婆婆。婆婆終于把小兒子的事解決了,覺得享福的時候到了。新媳婦是需要調教的,于是婆婆叉著腰指揮她干這干那。她當然不服氣,明明是分了家的,又有這么多嫂嫂,憑什么所有的活讓她一人包干。她總是處處跟婆婆對著干。于是兩人開起一場撕打大戰,顯然地,我媽在這場戰斗中占了上風。婆婆是個強硬了大半輩子的女人,眼里怎會容得沙子。晚上,我爸回來了,看著自己母親滿臉的指甲印,還沒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就隨手抓著一根木凳朝我媽扔去。那晚,我媽清楚地知道她的愛情徹底死了,或許她的愛情根本沒發生過。   后來,我也能夠證明,父母的愛情死在日復一日的大罵中,只剩了個責任和慣例的空殼兒。   我是爸媽的第三個孩子,前兩個孩子都在父母的“戰斗”中光榮地“犧牲”了。從這一點來講,我的命還是很大的。我出生的時候,爸已經二十六了。與村里同齡男子相比,第二個娃兒都可以上小學了。所以,我像上天送給爸媽的潤滑劑,填補著那摩擦過后的裂痕。   很可惜, 在我記憶的初始,我這支潤滑劑失效了。很遺憾我沒能記住我家風平浪靜的淺短時光。六歲的時候,爸替人家砌墳,墳頭的石塊掉下來,把他的腳砸成了“小碎塊”。很長一段時間,我家跟著我爸的腳一起走向畸形。別人的眼光和語言像燈油一樣續著爸媽飄忽不定的婚姻。   爸出事后,家里的所有重擔落到了我媽身上。家里的雜事她要忙活,田里的莊稼她要順時而種,順時而收。有一天,媽受不了了,她跑回娘家哭著喊著要離婚,結果外公一耳光把她所有的委屈打碎了。   外公在外人眼里是個重情重義的好男人,他喜歡活在別人的眼光和贊美聲里。在他閉眼的那天,媽仍念念不忘地說,外公這一輩子是為外人活著的,而他的兒女要為這一切買單。這樣的話,在外公生前媽有時還會當著外公的面說,而他其他的幾個子女很是贊同。   很不幸,少時的我好像成了媽緩解生活壓力的出氣筒。爸腳受傷后,把手腳上的動作變成了嘴上動作,他們倆只是吵。每次吵完架,如果正趕上我調皮,媽就會當著爸的面拿竹條在我屁股上抽打,我哭,我爸就用手狠狠地敲床沿,青筋隨著哐哐聲在他臉上暴跳。那個時候的我恨媽,在聽老師講了虐童事件的故事后,我還發過誓,要去警察局告她。   長大后,才開始逐漸理解媽,命運哄騙著生活去欺凌她,她只能以看似變態的方式噴瀉出那積壓在自己心頭的苦水,不知什么時候,我原諒了媽,甚至疼惜起她。       三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像四季輪回一樣,當最后一坨雪化成水珠從房檐上滴下時,春天的身影在我家做了片刻停留。   爸杵著拐杖能下床了。他開始幫媽分擔家里的雜事兒。而后,村里的第一抹云霧總是踩著白晝繞在我家煙囪的上方。簡單地說,那是爸還能勞作的記號。   我認為這里有一部分是我的功勞。   少時的我喜歡趴在屋前那塊大石頭上,在石頭上我的夢想。每次寫的都是希望爸早日康復之類的話,我一遍又一遍地寫,直到金燦燦的晚霞從青綠的山頭退隱,直到月亮潑下銀光,直到夜風卷走地上的最后一根雞毛。   我每天都會寫,下雨天也會,而且雨天寫得更用勁兒,因為雨水總是帶走它們。漸漸地,我的字鉆進了石頭里,當我發現,青苔在我的字上瘋狂地生長時,就不再寫了。   除了寫字外,我還做過禱告。也是在那塊大石頭上,禱告時,我是很認真嚴肅的,學著我媽拜佛的樣子,恭恭敬敬地跪著。不同的是,我媽求的是佛,我求的是月亮。還有不同的是,我媽求佛的時候眼睛是閉著的,我求月亮的時候眼睛睜得大大的,因為我覺得,只有這樣月亮才能透過我的眼看到我的真心。小時候,我求過月亮很多事,比如說,今天晚上不會挨打,數學考試能及格。我已經忘了是否它真的靈驗過,但我相信有那么幾件它靈驗過,不然,我不會傻傻地一直求著它。我想,爸媽絕對想不到他(她)們的女兒曾在少不更事的年齡做過這些令人發笑但又如此真誠的事。   現在,雖然我不再對著月亮祈禱,但我堅信,少時的月亮一直悄悄地跟著我,它看著我成長,看著我跨過一個又一個泥潭。   疼痛的經歷讓我爸逐漸收起了昔日的性情,他不愿再跟媽吵了。但這只是他單方面的意思,并不代表我媽。爸越是控制,媽罵得越是起勁兒,好像唯有吵架才能祭奠她逝去或是她應得的愛情。又或者是她想通過吵架去向她的父親鳴不平,畢竟她悲苦的前半生里,她的父親是最大的“始作俑者”。        四          冬天,風,每天都在傲嬌的新生,帶著一天比一天冷的寒氣,卷走那些垂危的溫度。跟著溫度消失的,還有那些被土地召喚的人。   在聽完四個子女多年重復的抱怨后,我媽的父親,外公終于在病魔的掩護下成功地脫離沉重的肉身。病魔和年歲的糾纏讓他選擇用肉身去頂替生命的輕與重。   外公得了肺氣腫和糖尿病,檢查時,他的病已經很嚴重了。我去醫院看他,他的臉看不到一絲血色,皺皺巴巴地皮膚下骨頭的輪廓特別顯眼。他像一具干尸陷在窗邊的那張鐵床上。窗子是緊閉的,窗外參差的樓房在冬天的灰蒙里若隱若現,像外公斷續地呻吟。我猜想外公本是想在寂靜地走完最后幾天,奈何身體早已不聽使喚,偏要用痛苦的呻吟“歡送”他如愿退場。   很久以前,外公就準備好了自己的遺像和壽衣。在病痛中,他一直在等待,等待老天將他收走。生病以來,他不愿聽從醫囑,只想以最快的速度逃脫病痛的折磨和人世的糾葛。外公心里明白,其實有更快的方法奔赴死亡。但他沒有選擇那樣做,他不想讓她的子女被唾沫星子淹沒,也不想自己很不體面的離去。   外公的四個子女雖各有不幸,雖在語言上總是將主要矛頭指向他。但在行動上,對外公還是盡到了些許孝道。   拿我媽來說, 在外公生前,她偶爾會給她的父親買衣服或吃的,一買就買幾大包,然后,托人給他帶去。盡管那時她可能正在抱怨:她的父親是怎樣扇她耳光差點害她耳聾,是怎樣因為一支筆讓她在二年級的時候就輟了學,是怎樣讓她哥哥跪在碎玻璃渣上導致幾個月不能下床。   我媽口中的父親和我眼中的外公是不太一樣的。   外公到他子女家總是表現得很拘謹,他十分的客氣,每次來我家之前,都會到街上買些水果或是帶些其他什么吃的。在我家停留的時間,一年下來,幾天而已。外公喜歡給我零花錢,他的錢是用布條兒裹著的,裹了好幾層,布條兒上面是一塊塊兒不規則的黑色污漬。但除了壓歲錢,其他的我沒有收過。收壓歲錢一方面是為了圖喜慶,另一方面是想讓外公開心。   或許我媽的話是真的,但那只是外公生命中最前頭的小半截兒。萬物都在生中死,死中生,我想我媽不應該總是將自己囚禁在那一處。   外公臨終的遺言是死后不要把葬回去。他說,那里山太高,太冷了。   那時候,我才知道不是每片樹葉都愿落葉歸根,不是每個人都會眷戀自己的故鄉,總有人欲把他鄉作故鄉。遂了外公的心愿,我們村添了一座新墳。這可能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外公最終的歸屬地不是他活了一輩子的地方,而是一個陌生的遠方。我很高興外公在生命的尾聲里唱了一遍自己,畢竟不是每個人必須得對每件事,每個人,每個地方始終至死不渝。   外公的墳像一個突然沖出的陌生人,在那一排排的墳冢里略顯突兀。就像年老后的外公,站在他的子女面前,表現得很不自然。我相信歲月會消磨那些陌生感,相信外公不會孤單,因為他的墓碑上刻著爸媽還有我的名字。在這個地方,他是有親人的。我要對著月亮發誓,我會永遠把外公放到心里最暖的位置,直至生命萎入泥土。       五        天漸黑了,我爬在窗前等待著月亮的出現。秋風習習,忽而覺得能聽到骨頭摩擦的聲音乃一幸事,盡管要接受太多不想要的東西。但我始終覺得,想要的似乎比不想要的多得多。我要學著用這摩擦的聲音去解構我的身體,去解構我的靈魂,尋求人事背后那些原始的美好。 +10我喜歡

( 心情隨筆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14gtad43906&aid=173133090